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亭的诗句有哪些

1.有关亭子的古诗

高亭

【唐】白居易

亭脊太高君莫拆,东家留取当西山。

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江亭夕望

【唐】白居易

凭高望远思悠哉,晚上江亭夜未回。

日欲没时红浪沸,月初生处白烟开。

辞枝雪蕊将春去,满镊霜毛送老来。

争敢三年作归计,心知不及贾生才。

曲江亭晚望

【唐】白居易

曲江岸北凭栏干,水面阴生日脚残。

尘路行多绿袍故,风亭立久白须寒。

诗成暗著闲心记,山好遥偷病眼看。

不被马前提省印,何人信道是郎官?

新涧亭

【唐】白居易

烟萝初合涧新开,闲上西亭日几回?

老病归山应未得,且移泉石就身来。

暮春日宴溪亭

【唐】成彦雄

寒食寻芳游不足,溪亭还醉绿杨烟。

谁家花落临流树,数片残红到槛前。

苏溪亭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章梓州水亭

【唐】杜甫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

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灞陵亭

【唐】高蟾

一条归梦朱弦直,一片离心白羽轻。

明日灞陵新霁后,马头烟树绿相迎。

南亭

【唐】韩偓

每日在南亭,南亭似僧院。人语静先闻,鸟啼深不见。

松瘦石棱棱,山光溪淀淀。堑蔓坠长茸,岛花垂小蒨。

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更有兴来时,取琴弹一遍。

颍亭

【唐】韩琮

颍上新亭瞰一川,几重旧址敞幽关。寒声北下当轩水,

翠影西来扑槛山。远目静随孤鹤去,高情常共白云闲。

知君久负巢由志,早晚相忘寂寞间。

津亭

【唐】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

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

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飞丝织晓空,疏帘半卷野亭风。

荷花向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绿沼中。

金陵新亭

【唐】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西亭

【唐】李商隐

此夜西亭月正圆,疏帘相伴宿风烟。

梧桐莫更翻清露,孤鹤从来不得眠。

临水亭

【唐】施肩吾

只怪素亭黏黛色,溪烟为我染莓苔。

欲知源上春风起,看取桃花逐水来。

登岘亭

【唐】司空曙

岘山回首望秦关,南向荆州几日还。

今日登临唯有泪,不知风景在何山。

梅亭

【唐】唐彦谦

东海穷诗客,西风古驿亭。发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世事徒三窟,儿曹且一经。丁宁速赊酒,煮栗试砂瓶。

宴南亭

【唐】王昌龄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2.描写“亭子”诗句有哪些

1.

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清代:钱枚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那回临别两魂销,恨迢迢,双桨春风打暮潮。

2.

滕王亭子

唐代:杜甫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 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 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

3.

宿村家亭子(一作宿杜司空东亭,或题杜司户亭子)

唐代:贾岛

床头枕是溪中石,井底泉通竹下池。 宿客未眠过夜半,独闻山雨到来时。

4.

题郑县亭子(郑县游春亭在西溪上一名西溪亭)

唐代:杜甫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云断岳莲临大路, 天晴宫柳暗长春。巢边野雀群欺燕,花底山蜂远趁人。 更欲题诗满青竹,晚来幽独恐伤神。

5.

宴陶家亭子

唐代:李白

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 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

6.

滕王亭子

唐代:杜甫

寂寞春山路,君王不复行。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 鸟雀荒村暮,云霞过客情。尚思歌吹入,千骑把霓旌。

7.

过杨驸马亭子

唐代:钱起

衣冠在汉庭,台榭接天成。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 歌钟芳月曙,林嶂碧云生。乱水归潭净,高花映竹明。 退朝追宴乐,开阁醉簪缨。长袖留嘉客,栖乌下禁城。

3.有关亭子的诗句,要有作者和出处

1、《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话翻译: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

最喜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白话翻译: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白话翻译: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4、《丰乐亭游春·其三》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白话翻译:

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5、《玉楼春·春恨》

【作者】晏殊 【朝代】宋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白话翻译:

在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他好像情侣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楼头的钟声惊醒了五更的残梦,心头的离愁就像洒在花底的三月春雨。

无情人哪里懂得多情的人的苦恼,一寸相思愁绪竟化作了万缕千丝。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4.形容“亭子”的句子有哪些

从白玉桥下来,顺着弯弯曲曲的甬道,来到山顶的小凉亭。凉亭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柳树和奇形怪状的假山。凉亭顶上飞檐翘脊,六角高耸,屋脊上还刻着龙和一些怪兽。金黄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凉亭里面有六根朱红的大柱子,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房梁上还刻着精美的图案,真是巧夺天工。凉亭中还有一张圆石桌,两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下棋。他们正杀得难分难解,真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1. 过了平台有一个凉亭,凉亭的柱子是棕色的,瓦是黑的,坐凉亭的木头长凳上,抬头看凉亭顶部画着八仙图等各种画,画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2. 走进生物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凉亭,凉亭顶部是由琉璃瓦铺成的,在边沿躯微微地翘起了六个小角。凉亭是由六根红色的柱子支撑起来的。凉亭里还有二排白色的凉椅。

3. 夏天来了,爬山虎从一两片叶子长成了绿叶成荫的树叶凉亭,我和我的好朋友在院子里玩久了,特别热!我们立刻就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凉亭,在凉亭里休息一会儿,喝点水,吃个刚从地里摘的黄瓜,黄瓜的清香立刻赶走了暑热,很快就凉快了,姥姥家的凉亭在夏天真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呀!

4. 从文峰学校那边走进淠阳湖公园,首先你可以看到凉亭,凉亭的作用是给走累的人歇歇脚。有一次,我门一家从家走到淠阳湖,结果下雨了,妈妈好累好冷,我们在凉亭歇了一会,妈妈就好多了,凉亭作用可真多呢,不紧可以歇脚避暑,还可以避雨抗寒呢!

5. 我们来到森林公园的大门。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六角亭,有六根红色的大柱子分别支撑着凉亭的六个角。凉亭的屋顶呈弓形,里面画满了天女散花、历史人物和兰草等图画。凉亭的六个角上分别蹲着四个形态各异小兽,爸爸告诉我那叫镇角兽。他的顶上全部镶嵌着琉璃瓦,被阳光一照,烁烁闪光,漂亮极了。凉亭的前方有一座平台,站在这里可以全览公园全貌,这里真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6. 小凉亭亭顶有六个往上翘的角。朱红色的琉璃瓦像一块红色的布铺在上面,下面的六根柱子分别支撑着六个角。小凉亭里面有一些学生在里面写作业。要想到小凉亭里面就要过弯弯曲曲的小桥,小桥旁边有栏杆可以防止人掉下去。小桥下面是清澈的池水,春天池水清澈见底,碧绿发亮,池水里面有大脑袋小尾巴的小蝌蚪。

5.带亭子的诗句有哪些

1、亭上谁家子

陈子昂

《感遇·之卅四》

2、亭上谁家子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3、人在子亭高处

王以宁

《水调歌头·岁晚橘洲上》

4、子亭突兀

王以宁

《念奴娇·天工何意》

5、辉射南州孺子亭

姚勉

《沁园春·摘玉蕊梅》

6、子云亭户好、龙津路

王恽

《感皇恩 夏日,同延陵君遇签事顺之心远堂,》

7、孺子亭荒只草烟

黄庭坚

《送徐隐父宰余干二首》

8、亭边思子悲啼血

现代

郁达夫

《满江红·三百年来》

9、经行孺子亭边路

戴复古

《豫章东湖感旧》

6.谁知道带“亭”的诗句

另外哦还有一句我很喜欢的..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劳劳亭,三国吴时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区南,是古时送别之所。李白写这首绝句时,春风初到,柳条未青,应当是早春时节。不过,诗人要写的并非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为题来表达人间的离别之苦。

[]

诗的前两句“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以极其洗炼的笔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题而入,直点题旨。就句意而言,这两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说的“悲莫悲兮生别离”和江淹《别赋》所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但诗人既以亭为题,就超越一步,透过一层,不说天下伤心事是离别,只说天下伤心处是离亭。这样直中见曲,越过了离别之事来写离别之地,越过了送别之人来写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运思就更超脱,而读者自会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

不过,这首诗的得力之处,还不是上面这两句,而是它的后两句。在上两句诗里,诗人为了有力地展示主题,极言离别之苦,已经把诗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没有什么话好讲,没有进一步盘旋的余地了。如果后两句只就上两句平铺直叙地加以引伸,全诗将纤弱无力,索然寡味。而诗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条未青之景,陡然转过笔锋,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这样两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这一出人意表的神来之笔,出自诗人的丰富联想。《文心雕龙·物色篇》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诗思往往是与联想俱来的。诗人在构思时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联类越广,转折和层次越多,诗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寻味。古时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一些诗人写离别时常想到杨柳,在杨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就是从杨柳生意,构思也很深曲;但就诗人的联想而言,只不过把送别与杨柳这两件本来有联系的事物联在了一起,而在诗中虽然说到杨柳是“东风树”,却没有把送别一事与东风相联。李白的这两句诗却不仅因送别想到折柳,更因杨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风吹拂,从而把离别与春风这两件本来毫不相干的事物联在一起了。如果说王诗的联想还是直接的,那么,李诗的联想则是间接的,其联想之翼就飞得更远了。

[]

应当说,古诗中,从送别写到折柳,再从杨柳写到春风的诗,并非绝无仅有。杨巨源的《折杨柳》:“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憔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写得也具见巧思,但与李白的这两句诗相比,显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则是把联想与奇想结合为一的。诗人因送别时柳条未青、无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这是春风故意不吹到柳条,故意不让它发青,而春风之所以不让柳条发青,是因为深知离别之苦,不忍看到人间折柳送别的场面。从诗人的构思说,这是联想兼奇想;而如果从艺术手法来说,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春风写得有知有情,使它与相别之人同具惜别、伤别之心,从而化物为我,使它成了诗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诗法易简录》中赞美这两句诗“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语中的的评论。

与李白的这首诗异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诗的第一首:“暂凭樽酒送无憀,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对照之下,两诗都以离亭为题,都是从离别想到杨柳,从杨柳想到春风,也都把春风写得深知离别之苦,对人间的离别满怀同情。但两诗的出发点相同,而结论却完全相反:李白设想春风因不愿见到折柳送别的场面,而不让柳条发青;李商隐却设想春风为了让人们在临别之时从折柳相赠中表达一片情意,得到一点慰藉,而不惜柳条被人攀折。这说明,同一题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写法。诗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飞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无限广阔的。

7.有关亭子的诗句

1,《西亭子送李司马》唐代 岑参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

译文:高高的亭子位于郡城以西,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 2,《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3,《山亭夏日》唐代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译文: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亭子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4,《丰乐亭游春·其三》宋代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

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

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 5,《苏溪亭》唐代 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译文:苏溪亭子边野草茁长,遍地青青,已是暮春时节。在东风吹拂中,斜倚阑干象《西洲曲》里的那人是谁呢?。

8.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描写“小亭子”的优美诗句有:

1. 高高亭子郡城西,直上千尺与云齐。———年代: 唐 作者: 岑参《西亭子送李司马》

2. 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年代: 宋 作者: 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3. 甫营亭子小,花柳斩新栽。———年代: 宋 作者: 郑雪岩《水调歌头·甫营亭子小》

4. 韩家亭子能潇洒,流水溅溅竹四围。———年代: 元 作者: 王冕《水竹亭》

5. 酒市茶寮总看场,金风亭子入春凉。———年代: 清 作者: 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四十七》

6. 兰溪水亭子,作意定留侬。———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过金台,望横山塔》

7. 看来众亭子,最是妙高奇。———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化成岩二首》

8. 先登东畔高亭子,洗却胸襟万斛尘。———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游曹园》

9. 台馆高低皆得所,松间亭子最清幽。———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张园》

10. 山上茅亭子,扶衰为一登。———年代: 宋 作者: 赵汝鐩《郑氏庄》

11. 直到翠微亭子上,漫吟重续旧时题。———年代: 明 作者: 陈铎《游清凉寺次藻庵韵》

12. 浮亭子夜月色古,一曲万籁鸣清商。———年代: 明 作者: 林鸿《月夜闻李生弹筝歌》

13. 竹阴深中即亭子,风月为户云为棂。———年代: 宋 作者: 姚勉《题河沙寺西崖》

14. 郑县亭子涧之滨,户牖凭高发兴新。———年代: 唐 作者: 杜甫《题郑县亭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