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心系民众的古诗1、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释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原文: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宋代·陆游《示儿》 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5、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2.描写**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成语词语和蔼可亲 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拼音] hé ǎi kě qīn [出处] 明·李开先《闲居集·驾邑令贺洪滨奖异序》:第五卷:“迄今才八阅月;绝丛生之文法;除苛细之科条;虽若凛不可犯;而实蔼然可亲。” [例句] 张老师和蔼可亲,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 [近义] 平易近人 冬日可爱 菩萨低眉 蔼然可亲 。 [反义] 拒人千里 冷若冰霜 灸手可热 凛若冰霜 。 3.和群众打成一片的成语同甘共苦 tóng gān gòng kǔ 【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同;不能读作“tònɡ”。 【辨形】甘;不能写作“廿”。 【近义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反义词】同床异梦 【辨析】~和“患难与共”;都含有同患难;共艰苦的意思。~不仅指“共苦”;而且也“同甘”;而“患难与共”仅指“共患难”。 【例句】抗日斗争中;我们党的各级干部和人民~;冲破了重重困难;战胜了内外敌人;取得了今天的胜利。 4.赞美付出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2、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 3、燃烧自己!这样,即使你化为灰烬,人们也会从火光中找到你。 4、要像灯塔一样,为一切夜里不能航行的人,用火光把道路照明。 5、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6、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 7、**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8、你要记得,永远要愉快地多给别人,少从别人那里拿取。 9、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10、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受。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11、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上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12、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 13、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14、当我们为了公众的幸福而蔑视辛劳危险和死亡时,当我们为了国家的利益献出生命从而使生命变得崇高时,辛劳危险,还有死亡本身,便都会显得美好而动人。 15、当你往前走的时候,要一路撒下花朵,因为同样的道路你决不会再走第二回。 5.关于心系民众的古诗1、原文: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释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原文: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自:宋代·文天祥《过零丁洋》 释义: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3、原文: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 释义:病体虚弱消瘦,以致头上的纱帽也显得宽大了,孤单一人客居在万里之外的成都江边。 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希望天地神灵保佑国家社稷,北方百姓都在日夜企盼着君主御驾亲征收复失落的河山。 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4、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出自:宋代·陆游《示儿》 释义: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5、原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自:唐代·杜甫《春望》 释义: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