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太阳的古诗句登鹳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诗中有一联名句: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采莲曲 宋.何应龙 采莲时节懒匀妆,日到波心拨棹忙。 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 词笑令(采莲) 宋.秦观 若耶溪边天气秋。 采莲女儿溪岸头。 笑隔荷花共人语,烟波渺渺荡轻舟。 数声水调红娇晚。棹转舟回笑人远。 肠断谁家游冶郎,尽日踟蹰临柳岸。 柳岸。 水清浅。笑折荷花呼女伴。 盈盈日照新妆面。水调空传幽怨。 扁舟日暮笑声远。对此令人肠断。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2.有关太阳的诗句花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东郎山 年代:【唐】 作者:【曹邺】 体裁:【七绝】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为顾彦先作诗 年代:【魏晋】 作者:【陆机】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已亥杂诗 53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秋日杂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岁寒堂三题其一·岁寒堂 年代:【宋】 作者:【范仲淹】 我先本唐相,奕世天衢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双松俨可爱,高堂因以名。 雅知堂上居,宛得山中情。 目有千年色,耳有千年声。 六月无炎光,长如玉壶清。 于以聚诗书,教子修诚明。 于以列钟鼓,邀宾乐升平。 绿烟亦何知,终日在檐楹。 太阳无偏照,自然虚白生。 不向摇落地,何忧岁峥嵘。 勖哉肯构人,处之千万荣。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年代:【宋】 作者:【梅尧臣】 吴夫,佩银龟。 乘天马,索怪奇。 忽得虢略一片石,其中白色圆如规。 又有树与乌,画手虽妙何能为。 吴乃持问欧阳公,比公曩获尤可疑。 疑不为辨赋以诗,诗辞粲粲明星垂。 复遣齎来使我和,坐上钜公傍睨之。 范侯实有杨雄学,咸云此理难究推。 我归涤虑反覆思,义虽不经聊解颐。 月与太阳合朔时,阳乌飞上桂树枝。 枝上作窠生群儿,人不知天公。 天公欲俾世间见,影著石面如黏黐。 乌既不得去,月亦不可移。 留为千古作好玩,慎勿倾仆同玉碑。 逍遥咏 年代:【宋】 作者:【宋太宗】 神仙上界道清虚,那个何亲那个疏。 修炼岂教人世识,归真本是太阳居。 三天定相玄中得,一气须闻妙更殊。 运偶不同他往日,老来自在见功夫。 3.关于太阳的诗句有哪些花影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体裁:七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湖上 作者:徐元杰 朝代:宋 体裁:七绝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早春即事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律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东郎山 作者:曹邺 朝代:唐 体裁:七绝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4.与“太阳”有关的诗句有哪些1. 宋·宋祁《玉楼春·春景》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解释】: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2.宋·徐元杰《湖上》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解释】:在那开满了红花的树上,欢跃的群莺在不停的鸣叫,西湖岸边已长满了青草,成群白鹭在平静的湖面上翻飞。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3.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解释】: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海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江北却才回春。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晴朗的阳光下绿萍颜色转深。忽然听到你歌吟古朴的曲调,勾起归思情怀令人落泪沾襟。 4.唐·王之涣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释】: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5.元·白朴《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解释】: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6.唐·高适《别董大·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解释】:日暮黄昏,且又大雪纷飞,于北风狂吹中,唯见遥空断雁,出没寒云,使人难禁日暮天寒、游子何之之感。 7.宋·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解释】: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8.宋·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解释】: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9.唐·杜甫《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解释】:李白的诗作无人能敌,他那高超的才思也远远地超出一般人。李白的诗作既有庾信诗作的清新之气,也有鲍照作品那种俊逸之风。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10.五代·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 【解释】:风和日丽的春天,摆起丰盛的酒宴。一杯美酒一曲歌呵,拜了又拜许三愿:一愿郎君你长寿千岁,二愿我身体永远康健,三愿我俩如同梁上燕呀,双双对对,幸福无边。 5.诗歌类关于太阳的诗句描写太阳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悯农》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乐游原》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沈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唐·刘禹锡) 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明·顾炎武) 千山红树万山云,把酒相看日又曛 (唐·韦庄)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宋·范仲淹)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宋·李觏)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6.关于太阳的成语和诗句并把意思写下来日薄桑榆 犹日薄西山。 比喻老年的时光 日薄西山 太阳快要落山了。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薄,迫近。语出《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日不我与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日不暇给 形容事务繁忙,没有空闲。 语本《史记·封禅书》:“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日不移晷 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 日不移影 见“日不移晷” 日程月课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式课试。 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日出不穷 形容接连不断地出现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 日出三竿 同“日上三竿”。 《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日东月西 比喻远隔两地,不能相聚 日短心长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 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日锻月炼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日复一日 过了一天又一天。形容日子久,时间长 日旰不食 同“日旰忘食” 日旰忘餐 见“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日高三丈 犹日上三竿 日和风暖 见“日暖风和” 日积月聚 同“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 长时间地积累 日角龙庭 旧时相术家谓天庭隆起为龙庭。“日角龙庭”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龙颜 旧时相术家谓额头隆起为龙颜。 “日角龙颜”为帝王的贵相 日角偃月 旧时相术家称极贵之相。偃月,指额角似半弦月 日角珠庭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日近长安远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后以“日近长安远”喻指向往帝京而不得至 日久见人心 时间长了,便可看出人心的好坏真假 日久岁长 见“日久天长” 日久岁深 见“日久月深” 日久天长 亦作“日久岁长”。谓时日长久 日久月深 谓时日长久 日就月将 每天有成就,每月有进步。 形容积少成多,不断进步 日居月诸 日月。居、诸,语气助词。 《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毛传:“日乎月乎,照临之也。” 后用以指岁月流逝 日来月往 见“日往月来” 日累月积 见“日积月累” 日丽风和 阳光明丽,微风和煦。形容天气晴和 日丽风清 阳光明丽,清风送爽。 形容天气晴和 日陵月替 谓逐渐衰落、弛退 日落千丈 形容景况急剧下降 日落西山 ①太阳从西山落下。指黄昏时。 ②比喻衰老的人或腐朽的事物临近死亡 日莫途远 见“日暮途远” 日暮道远 同“日暮途远” 日暮路远 同“日暮途远” 日暮途穷 ①天色已晚,路已走到尽头。比喻到了末日。 语本唐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②比喻到了无路可走、忍无可忍的地步 日暮途远 亦作“日莫途远”。 天色已晚而路程尚远。比喻力竭计穷 日暖风和 阳光温暖,微风和煦。 形容天气晴和 日暖风恬 见“日暖风和” 日乾夕惕 乾乾,自强不息貌;惕,小心谨慎。“日乾夕惕”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不敢懈怠。 语出《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日日夜夜 每天每夜。 形容延续的时间长 日上三竿 太阳升起来离地已有三根竹竿那么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 多用以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日甚一日 一天超过一天。形容事物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加深或越来越严重 日慎一日 一天比一天谨慎。 形容做事十分小心 日升月恒 旭日冉冉上升,月亮渐渐盈满。比喻事物兴盛发展。 语出《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毛传:“恒,弦;升,出也。 言俱进也”。郑玄笺:“月上弦而就盈,日始出而就明”。 后常用为祝颂之词 日省月课 见“日省月试” 日省月试 每天每月进行考核 日食万钱 ①每天的饮食耗费上万的钱。形容生活极其奢侈。 语本《晋书·何曾传》:“扞何曾呴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於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②形容俸薪丰厚 日试万言 以每天试写万言为验;以一日写上万字的文章为考校。极言才气横溢,文思敏捷 日诵五车 一天诵读好多书。 五车,形容书多 日往月来 形容岁月不断流逝。语本《易·系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日无暇晷 一天中没有空闲的时间。形容非常繁忙,时间不够用 日下无双 京师没有第二人可比。 谓才能出众 日削月割 一天天地削减分割 日削月朘 一天天地损削缩减 日销月铄 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日新月盛 每天每月都有变化、增加。形容不断发展 日新月异 日日更新,月月不同。 形容变化、发展很快 日新月著 日日更新,月月显著。 7.形容太阳的诗句有哪些形容太阳的诗句有: 1.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宋代) - 《春日》 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2.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唐代) - 《忆江南·江南好》 释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唐代) - 《登鹳雀楼》 释义: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4.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宋代) - 《登飞来峰》 释义:听说在飞来峰极高的塔上,鸡鸣时分可看到旭日初升。 5.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元代) - 《天净沙·春》 释义:桃红柳绿的春山,煦暖的阳光照耀,和柔的东风吹拂,楼阁上高卷起帘拢,倚栏干远望。杨柳垂条,秋千轻晃,院长子里静悄悄。 6.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唐代) - 《暮江吟》 释义: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 7.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唐代)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释义:暮色苍茫,更觉前行山路遥远。天寒地冻,倍觉投宿人家清贫。 8.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吴均(南北朝) - 《山中杂诗》 释义: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云烟,从竹林的缝隙里看洒落下余晖的夕阳。 9.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钱福(明代) - 《明日歌》 释义: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10.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钱福(明代) - 《明日歌》 释义: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才是真生活。 11.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宋代) - 《村晚》 释义: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12.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晏殊(宋代) - 《清平乐·红笺小字》 释义: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 13.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欧阳修(宋代) - 《丰乐亭游春·其三》 释义: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