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1.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3.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4.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知予懒是真。 5. 《峨眉饵黄精》唐代诗人: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峨眉山月歌》唐代诗人:李白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代诗人: 杜甫 《登峨眉山》唐代诗人:李白 《漫 成 》唐代诗人:杜 甫 2.赞美峨眉山的诗句1.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峨眉山清音阁 2.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王维 3.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登峨眉山》李白 4.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余光中 5.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白 《山中》王维 6.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7.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登峨眉山》李白 8.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9.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10.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11.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12.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13.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14.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15.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李白 16.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的《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体诗,流露出作者的出世之思。李白生长于蜀国,见惯了蜀地奇伟秀丽的山峦。然而,面对峨眉山时,仍止不住惊叹“峨眉邈难匹”,极言其超群脱俗之美。他“周流试登览”,却发现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林泉胜迹,是难以尽觅的。 3.赞美峨眉山诗句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 天气: 温度: ℃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 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4.描写峨眉山的句子峨眉山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省,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峨眉山平畴突起,巍峨、秀丽、古老、神奇。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而著称于世。被人们称之为“仙山佛国”、“植物王国”、“动物乐园”、“地质博物馆”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对峨眉山情有独钟的唐代诗人李白,远在一千二百年前就写下了对峨眉山的深爱。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是把对峨眉山的赞美推向了极至,他在诗中写到:“大峨两山相对开,小峨迤逦中峨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明代诗人周洪谟写下:“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须涉海寻蓬莱”;当代文豪郭沫若也题书峨眉山为“天下名山”。峨眉山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古“天府之国”的四大风景名胜之一,享誉国内外。古往今来,峨眉山就是人们礼佛朝拜、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休闲疗养的胜地。 峨眉山在中国各大名山中具有独特的优点――“雄、秀”兼备。雄是指其山体的巨大,全山总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千岩万壑,云蒸霞蔚。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山下的平原地区海拔400余米,相对高差在2600米以上,大大超过了久享盛誉的五岳和黄山、庐山、雁荡山等国内旅游名山。在登山公路和索道未建成时,登顶的石径长达60余公里,登顶的游人和香客须路跋涉数日以至十数日。人在山间,只觉到处峰起去涌,苍茫如海。秀是指其宁静、深沉的迷人风采。 峨眉山千姿百态,东部低山,势若锦屏;中部群峰耸峙,如笋如莲,如诗如画;西部山势巍峨,雄伟壮观。春季万物萌动,郁郁葱葱;夏季百花争艳,姹紫嫣红;秋季红叶满山,五彩缤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瞰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中部群山峰峦叠嶂,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金顶海拔3077-3099米,三峰并峙,绝壁凌空,刚劲挺拔,“高凌五岳,秀甲九州”。俯瞰峨眉山,气势雄伟而景色秀丽,山静云动,仪态万方,多姿多彩,飘逸神奇。游客人峨眉山,有如在画中游,感觉到一种诗的意境,美的享受,仿佛超然于尘世之外,身心俱净化澄澈。难怪《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称赞峨眉山"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一山而具"五种美感":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听觉美、意境美。美的事物和美的自然,带来美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美的感受。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现在人们又不断发现和创造了许多新景观。进入山中,重峦叠嶂,古木参天;峰回路转,云断桥连;涧深谷幽,天光一线;灵猴嬉戏,琴蛙奏弹;奇花铺径,别有洞天。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雄伟的山体景观、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巧妙地融合为一幅幅美景,一个个奇观,"峨眉十景",四季风光,给人以种种美感和美的享受,构成了峨眉山独有的"雄、秀、险、神、奇、幻"六大特色。 特殊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气候类型,使得峨眉山地区远离尘世,自然资源保存良好。山间野生动物种类丰富。类型齐全,区系复杂,具有模式种多、古老物种多、东洋区系多、珍稀物种多的物点。据统计,全山共有动物2300多种,其中珍稀特产及经济种类有27种:鸟类有265种,占四川全省总数的43;昆虫保有268种,其中属峨眉山特有种的达53种,英雄金凤蝶和中华枯叶蝶为稀世之琴。四川省的两栖动物名列全国之首,而峨眉山保有的品种就占全省的37。小熊猫、苏门羚、蜂鹰、凤头鹰、白鹇、大鲵、山溪鲵、环毛蚓等动物都极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迷人风采。崇山峻岭名得自《水经注》所引用的《益州记》中描写峨眉风光的句子:“秋日清澄,望见两山对峙如峨眉焉”。而“峨眉”正是《诗经》中形容女子秀眉的用语。隐隐浮现于去海之上的如黛青山、漫山遍野的葱茏植被、山间无数的溪涧潭瀑,峨眉之秀,秀在其骨,秀在其神。 5.描写峨眉山的诗文描写峨眉山的诗句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4.《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关内昔分袂,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笑谈偶然同。道术曾留意,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处处识壶公。长啸峨眉北,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虚室使仙童。发少何牢白,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毕景羡冲融。丧乱形仍役,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倚剑短亭中。永作殊方客,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亦遣驭清风。5.《送张炼师还峨眉山》司空曙太一天坛天柱西,垂萝为幌石为梯。 前登灵境青霄绝,下视人间白日低。松籁万声和管磬,丹光五色染红霓。 春山一入寻无路,鸟响烟深水满溪。拓展知识:峨眉山(Mount Emei)山头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山上的万佛顶最高,海拔3099米,高出峨眉平原2700多米。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的交汇地区,区系成分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特有物种繁多,保存有完整的亚热带植被体系,有植物3200多种,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1/10。 峨眉山还是多种稀有动物的栖居地,动物种类达2300多种。山路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山为蚀余山,介于北纬29°16′-29°43′,东经103°10′-103°37′之间,为邛崃山南段余脉,自峨眉平原拔地而起,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主要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4座山峰组成。山的中、下部分布着花岗岩、变质岩及石灰岩,山顶部盖有玄武岩。 峨眉山-乐山大佛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峨眉山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峨眉山为主体的峨眉山景区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6.关于峨眉的古诗1、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忆昔[宋] 陆游 忆昔西游两鬓青,即今镜里雪千茎。 峨眉风月犹关念,濯锦莺花已隔生。 避暑有时移枕簟,畏人终日闭柴荆。 此怀恨欠诗千首,且寄秋泉一再行。 3、浣溪沙[当代] 梁羽生 已惯江湖作浪游,且将恩怨说从头。 如潮爱恨总难休。 瀚海云烟迷望眼,天山剑气荡寒秋。 峨眉绝塞有人愁。 4、霜天晓角·峨眉仙客[宋] 甄龙友 峨眉仙客,四海文章伯。 来向东坡游戏,人间世、著不得。 去国谁爱惜,在天何处觅。 但见尊前人唱,前赤壁、后赤壁。 5、山[唐] 李峤 地镇标神秀,峨眉上翠氛。 泉飞一道带,峰出半天云。 古壁丹青色,新花绮绣纹。 已开封禅所,希谒圣明君。 7.请问在峨眉山月歌中描写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007-5-17 17:43:38 心情:天气:温度:℃ ——李白《峨眉山月歌》赏析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是李白二十六岁(726)初离蜀地时的作品,诗中描写了峨眉山月影入江流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离乡时对故乡山水的深深依恋.全诗意境明朗清新,语言自然流畅.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中,伴随着诗人远去的行舟,和江水一起流向远方.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又一个天高云淡的夜晚,一叶轻舟从清溪出发,在月光的照耀下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要到达渝州了,从峨眉山一直跟随诗人行走的明月,被岸边的高山遮住看不见了. 注释: ①峨眉山:位于四川成都西南峨眉山市境内,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 ②半轮秋:半圆的秋月. ③平羌:平羌江,又名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经芦山、雅安、洪雅、夹江,到乐山与大渡河汇流入岷江. ④ 清溪:唐时泯江的一处渡口.君:指峨眉山月. ⑤渝州:今重庆市为唐代渝州治所.。 8.形容峨眉山的诗句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漫 成 杜 甫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