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采橘的诗句

1.描写橘子的诗句

浣溪沙 咏橘 作者: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

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三日手犹香。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又射覆橘子 (唐)无名氏 圆似珠,色如丹。 傥能擘破同分吃,争不惭愧洞庭山。

拣贡橘书情 (唐)白居易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谅公洞庭孤橘歌 (唐)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

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 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病橘 (唐)杜甫 群橘少生意,虽多亦奚为。

惜哉结实小,酸涩如棠梨。 剖之尽蠹虫,采掇爽其宜。

纷然不适口,岂只存其皮。 萧萧半死叶,未忍别故枝。

玄冬霜雪积,况乃回风吹。 尝闻蓬莱殿,罗列潇湘姿。

此物岁不稔,玉食失光辉。 寇盗尚凭陵,当君减膳时。

汝病是天意,吾谂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支。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庭橘 (唐)贯休 蚁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缘松树称君子,肯便甘人唤木奴。 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 (唐)皎然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橘 (唐)李峤 万里盘根植,千秋布叶繁。 既荣潘子赋,方重陆生言。

玉花含霜动,金衣逐吹翻。 愿辞湘水曲,长茂上林园。

南中荣橘柚 (唐)柳宗元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 (唐)陆龟蒙 到春犹作九秋鲜,应是亲封白帝烟。 良玉有浆须让味,明珠无颣亦羞圆。

堪居汉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珍重更过三十子,不堪分付野人边。

庭橘 (唐)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早春以橘子寄鲁望 (唐)皮日休 个个和枝叶捧鲜,彩凝犹带洞庭烟。 不为韩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圆。

剖似日魂初破后,弄如星髓未销前。 知君多病仍中圣,尽送寒苞向枕边。

谢橘洲人寄橘 (唐)齐己 洞庭栽种似潇湘,绿绕人家带夕阳。 霜裛露蒸千树熟,浪围风撼一洲香。

洪崖遣后名何远,陆绩怀来事更长。 藏贮待供宾客好,石榴宜称映舟光。

钟传客占历日包橘 (唐)无名氏 太岁当头坐,诸神不敢当。 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

敕移橘栽 (唐)张彪 南橘北为枳,古来岂虚言。 徙植期不变,阴阳感君恩。

枝条皆宛然,本土封其根。 及时望栽种,万里绕花园。

滋味岂圣心,实以忧黎元。 暂劳致力重,永感贡献烦。

是嗟草木类,禀异于乾坤。 愿为王母桃,千岁奉至尊。

奉和白太守拣橘 (唐)张彤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 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

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 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和白太守拣贡橘 (唐)周元范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 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

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 看取明朝船发后,余香犹尚逐仁风。

2.形容橘子的诗词

《橘园》

——唐·李绅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朱实摘时天路近,素英飘处海云深.惧同枳棘愁迁徙,每抱馨香委照临.怜尔结根能自保,不随寒暑换贞心.

《奉和白太守拣橘》

——唐·张彤

凌霜远涉太湖深,双卷朱旗望橘林.树树笼烟疑带火,山山照日似悬金.行看采掇方盈手,暗觉馨香已满襟.拣选封题皆尽力,无人不感近臣心.

《和白太守拣贡橘》

——唐·周元范

离离朱实绿丛中,似火烧山处处红.影下寒林沈绿水,光摇高树照晴空.银章自竭人臣力,玉液谁知造化功.看取明朝船发后,馀香犹尚逐仁风.

3.关于"桔子"的诗句有哪些

1.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李白

2.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浣溪沙》 咏橘

3. 琼浆气味得霜成。《拣贡橘书情》白居易

4. 绿叶素荣,纷其可嘉兮 。《楚辞·橘颂》

5. 绿叶迎露滋,朱苞待霜润 。《橘》沈约

6. 金黄的橘园 是情人眼中那抹光彩。《橘子红了》

7.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橘颂 》屈原

8.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橘颂 》屈原

9.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庭橘 》孟浩然

10.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拣贡橘书情 》白居易

4.描写关于橘子的诗句 要有译文

《橘颂 》屈原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庭橘(唐)孟浩然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拣贡橘书情 (唐)白居易 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登山敢惜驽骀力,望阙难伸蝼蚁情。 疏贱无由亲跪献,愿凭朱实表丹诚。

译文,百度一下。

5.有关采茶的诗句

西晋左思的《娇女》诗也许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

“心为茶荈剧。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与左思此诗差不多年代的还有两首咏茶诗: 一首是张载的《登成都楼》,用“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的诗句,赞成都的茶;一首是孙楚的《孙楚歌》,用“姜、桂、茶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的诗句,点明了茶的原产地。

到唐宋以后,茶的诗词骤然增多,这些茶诗茶词既反映了诗人们对茶的宝爱,也反映出茶叶在人们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唐代,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 珠翠歌钟俱绕身”;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而广为后人传诵。诗人袁高的《茶山诗》:“黎甿辍农桑,采摘实苦辛。

一夫旦当役,尽室皆同臻。扪葛上欹壁,蓬头入荒榛。

终朝不盈掬,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捣声昏继晨”,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李郢的《茶山贡焙歌》,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

此外,还有杜牧的《题茶山》、《题禅院》等,齐己的《谢湖茶》、《咏茶十二韵》等,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

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苏轼的《次韵曹辅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和他另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两句构成了一副极妙的对联。范仲淹的《斗茶歌》、蔡襄的《北苑茶》,更为后世文人学士称道。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

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

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

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等。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文征明的《煎茶》、陈继儒的《失题》、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

如高启的《采茶词》: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

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时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

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

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

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

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