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分急求:醉花阴或破阵子的诗歌素描或400字翻译,谢谢了,在线等醉花阴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抒发的是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眼,作词数阕,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这一天从早到晚,天空都是布满着“薄雾浓云”,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瑞脑消金兽”一句,便是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个儿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真是百无聊赖!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重阳”一句有深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 这天亲友团聚,相携登高,佩茱萸,饮菊酒。李清照写出“瑞脑消金兽”的孤独感后,马上接以一句“佳节又重阳”,显然有弦外之音,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身边。 “遍插茱萸少一人”,怎叫她不“每逢佳节倍思亲”呢!“佳节又重阳”一个“又”字,是有很浓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达了她的伤感情绪。紧接着两句:“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又会有什么感触!“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下片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大概为了应景吧,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来了。可是,这并未能宽解一下愁怀,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有暗香盈袖”一句,化用了《古诗十九首》“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句意,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 “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破阵子 :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熟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 完成君王统一国家的大业,博得天下身前死后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赏析: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 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 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娱乐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 “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麾”是军旗。 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 “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 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 “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 “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 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 2.急求:醉花阴或破阵子的诗歌素描,选一个就哦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 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连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 破阵子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杀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惊弦。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求一篇宋词素描柳丝长,春雨细。 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 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春夜静寂,淡淡的晨曦已遥遥可见。 如烟的柳丝随晨风轻摆。春雨仿佛水晶的珠帘被微风轻轻的挂起,斜斜细细的雨丝悄然投入大地的胸怀,她只是缓缓的滋润春天,不露一点声息。 那嘀哒的更漏声从远处传来,打破了这拂晓的沉寂。惊醒了梦中的大雁,城门楼顶上栖息的乌鸦也被惊得飞了起来。 只有画屏上的金鹧鸪还静静地睡在那里。 香炉里轻烟袅袅,薄如晨雾,丝丝缕缕地透帘而出。 寂寞的重门里溢满凄凄的惆怅。伊人长夜难寐,对烛思人,终是解不开那心中的愁绪。 她轻起慵身,吹灭了红烛,垂下了绣帘,和衣斜倚的香榻之上。恍惚中那心上人来到了身旁,陪她赏月吟花,伴她写词作赋。 那柳丝般的长发荡起无尽的柔情,那点点的雨滴是她面庞上幸福的喜悦。花儿含羞,鸟儿轻唱,他们相依而行,有说不完的情话,诉不尽的相思。 突然那一滴一滴的更漏声又传入耳畔,伊人惊起,哦!原来只是一场春梦。清泪又湿春衫,抬起那双迷惘的秀目,向着远方遥望,心中在想:那心上的人儿也许不知道她的苦苦的相思、缠绵的情素和切切的期盼吧。 4.宋词素描 武陵春(就是扩写)200字到400字之间的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春风时起时停,当它留恋这块土地时,它便停了.我站在窗口,看着那些被冬日严寒折磨的落花,被春风吹进尘土里,偶而散发出几阵香气,似乎在诉说着自己悲惨的命运.看着这番悲凉的景色,这悲伤似乎传染了给我,使得爱美的我连头都无心去梳理,整天蓬着头发,满脸惆怅.我又不禁回想起以前,这番景色也时常看到,只是心情没这么悲伤罢了.而现在,要找人诉说自己的心情,话还没上来,眼泪却先涌上来了.我曾经几度想要出去散心,从别人那里听说双溪的春色正茂,于是曾打算去哪儿划轻舟,看美好春色,只是担心我这么浓厚的愁绪,那双溪的小小蚱蜢舟是否能够载动?。 5.求宋词素描,最好是初二的宋词,最好原创李清照的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词素描: 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眼前只剩下冷冷清清,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深秋骤然又骤冷的时候,最难以调养静息。 喝几杯清淡的薄酒,怎能抵挡晚上大而急的寒风。正在伤心之时,传书的大雁飞过去了,却原来是以前就相识的。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没有人有摘花的兴致。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样捱到天黑啊!细雨打在梧桐上,一直下到黄昏时分,绵绵细雨还是发出点点滴滴的声音。 这种情形,一个愁字怎么能包容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