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写霜的诗句并有作者、作品名.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唐·白居易《村夜》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唐·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二、关于霜的诗句谁知道1、唐代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秋兴八首》“玉露凋霜枫树林” 3、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夭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杜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鸡声茅店月,枳花明驿墙。 8、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9、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三、写霜的诗句,一、静夜思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二、燕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 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三、赠从弟(其二) 【作者】刘桢 【朝代】魏晋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四、鲁山山行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译文 正好迎合了我爱好自然景色的情趣。清晨,连绵起伏的鲁山,千峰竞秀,忽高忽低,蔚为壮观,一路上,奇峰峻岭在眼前不断地变换,沉醉于一人在蜿蜒幽深的小路上游览的野趣,竟忘了走到了什么地方。 太阳高升,霜雪融落,山林显得愈加寂静空荡,笨熊正在缓慢地爬着大树,鹿儿正在悠闲地喝着小溪的潺潺流水。山里是否也有人家居住?就在这时,忽听得远处云雾缭绕的山间传来一声鸡鸣。 五、八声甘州 【作者】柳永 【朝代】宋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译文 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念佳人,一定天天登上江边画楼,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只当作心上人的归舟。眺望我的归舟误认一舟一舟。你可知道我,倚高楼眺望,愁思正如此的深重。 四、关于霜的诗句谁知道1、唐代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2、《秋兴八首》“玉露凋霜枫树林” 3、曹丕的《燕歌行》“秋风萧瑟夭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杜牧“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6、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鸡声茅店月,枳花明驿墙. 8、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9、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五、跟霜有关的诗句《枫桥夜泊》 年代: 唐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静夜思》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 宋 作者: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蝶恋花·庭院碧苔红叶遍》 年代: 宋 作者: 晏几道 庭院碧苔红叶遍, 金菊开时,已近重阳宴。 日日露荷凋绿扇,粉塘烟水澄职练。 试倚凉风醒酒面, 雁字来时,恰向层楼见。 几点护霜云影转,谁家芦管吹秋怨。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渊明最爱菊,三径也栽松。何人收拾,千载风味此山中。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罢,杖屦晓霜浓。皎皎太独立,更插万芙蓉。水潺湲,云澒洞,石巃嵸。素琴浊酒唤客,端有古人风。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诗句得活法,日月有新工。 《鹧鸪天·木落山高一夜霜》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木落山高一夜霜。北风驱雁又离行。无言每觉情怀好,不饮能令兴味长。 频聚散,试思量。为谁春草梦池塘。中年长作东山恨,莫遣离歌苦断肠。 《鹧鸪天·新月光寒昨夜霜》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新月光寒昨夜霜。三年不一奉瑶觞。朱颜大药知能驻,白日仙家岂计长。枫渐赤,橘初黄。五湖烟水动归航。且倾寿酒歌难老,便见除书出未央。 六、有关 霜 的诗句《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兴 (之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七、描写霜的诗句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魏晋·曹植《情诗》 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 唐·李世民《秋暮言志》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霜露晚凄凄,高天逐望低。 唐·杜甫《出郭》 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唐·白居易《秋雨夜眠》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唐·王昌龄《秋山寄陈谠言》 霜根渐随斧,风玉尚敲秋。 唐·杜牧《斫竹》 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唐·孟浩然《寒夜》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张继《枫桥夜泊》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唐·白居易《村夜》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唐·白居易《长恨歌》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唐·徐寅《荔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唐·李商隐《霜月》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 唐·王昌龄《九日登高》 零叶翻红万树霜,玉莲开蕊暖泉香。 唐·杜牧《华清宫》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巩《咏柳》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宋·张耒《夜坐》 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照地凝霜珠结露,浸楼似水玉含烟。 清·秋瑾《月》 昨夜风风雨雨秋,秋霜秋露尽含愁。 清·秋瑾《秋风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