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三峡有关文章诗句

1.求关于三峡的文章或诗词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唐】白居易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送客归京【唐】白居易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入峡次巴东【唐】白居易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三峡闻猿【唐】贯休历历数声猿,寥寥渡白烟。应栖多月树,况是下霜天。

万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三峡闻猿【唐】慕幽谁向兹来不恨生,声声都是断肠声。七千里外一家住,十二峰前独自行。

瘴雨晚藏神女庙,蛮烟寒锁夜郎城。凭君且听哀吟好,会待青云道路平。

上三峡【唐】李白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唐】李白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李白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

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

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

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

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夔州歌十绝句之一【唐】杜甫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瞿塘两崖【唐】杜甫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

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悲秋【唐】杜甫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初至犍为作【唐】岑参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闻范秀才自蜀游江湖【唐】杜牧蜀道下湘渚,客帆应不迷。

江分三峡响,山并九华齐。秋泊雁初宿,夜吟猿乍啼。

归时慎行李,莫到石城西。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唐】孟浩然岘山南郭外,送别每登临。

沙岸江村近,松门山寺深。一言予有赠,三峡尔将寻。

祖席宜城酒,征途云梦林。蹉跎游子意,眷恋故人心。

去矣勿淹滞,巴东猿夜吟。巫峡【唐】杨炯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送人归蜀【唐】张祜锦城春色溯江源,三峡经过几夜猿。

红树两厓开霁色,碧岩千仞涨波痕。萧萧暮雨荆王梦,漠漠春烟蜀帝魂。

长怨相如留滞处,富家还忆卓王孙。送王处士游蜀【唐】齐己又挂寒帆向锦川,木兰舟里过残年。

自修姹姹炉中物,拟作飘飘水上仙。三峡浪喧明月夜,万州山到夕阳天。

来年的有荆南信,回札应缄十色笺。出峡【唐】胡皓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

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

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送友人归荆楚【唐】许浑调瑟劝离酒,苦谙荆楚门。

竹斑悲帝女,草绿怨王孙。潮落九疑迥,雨连三峡昏。

同来不同去,迢递更伤魂。巫山高【唐】陈陶玉峰青云十二枝,金母和云赐瑶姬。

花宫磊砢楚宫外,列仙八面星斗垂。秀色无双怨三峡,春风几梦襄王猎。

青鸾不在懒吹箫,斑竹题诗寄江妾。飘飖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辔红霞幡。

归时白帝掩青琐,琼枝草草遗湘烟。琴曲歌辞·三峡流泉歌【唐】李季兰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水常自闻。

玉琴弹出转寥夐,直似当时梦中听。三峡流泉几千里,一时流入深闺里。

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初疑喷涌含雷风,又似呜咽流不通。

回湍曲濑势将尽,时复滴沥平沙中。忆昔阮公为此曲,能使仲容听不足。

一弹既罢复一弹,愿似流泉镇相续。峡中即事【唐】廉氏清秋三峡此中去,鸣鸟孤猿不可闻。

一道水声多乱石,四时天色少晴云。日暮泛舟溪溆口,那堪夜永思氛氲。

2.词念奴娇【宋】曹冠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满江红【宋】何师心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而未许游鱼宿。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修竹。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2.关于三峡的诗句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

《宿巫山》

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入峡次巴东》

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工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晓行巴峡》

白居易

际晓投巴峡, 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 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 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 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 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 稍解别离情。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竹枝词九首》(其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山曲》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蓬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瞿塘峡》

张问海

峡两蒙蒙竟日闲, 扁舟珍落画图间。

便将万管玲珑笔, 难写瞿唐两岸山。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在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江》

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悒,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出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关于三峡的所有诗句

关于三峡的诗句: 1、上三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译文: 巴水穿过巫山,巫山夹着青天。

巴水忽然像是到了尽头,而青天依然夹在上面。 三个早晨行在黄牛峡,三个晚上还在黄牛峡打转。

这样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黄牛峡。怎能不使人愁得两鬓斑斑? 2、赋得白鹭鸶送宋少府入三峡 唐:李白 白鹭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惊远飞去,直向使君滩。 译文: 白鹭鸶拳着一条腿,单足立在冰凉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洒满大江。

白鹭鸶受人惊吓以后,高飞而起,直向波涛汹涌的使君滩飞去。 3、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

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4、阁夜 唐: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译文: 冬天到了,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短;漫天的雪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停住了。

天未明时,当地的驻军已开始活动起来,号角声起伏悲壮;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 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哭声响彻四野;渔人、樵夫们在好几个地方唱起了民歌。

(像)诸葛亮和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是贤还是愚)都终归黄土;我眼前的这点寂寥(指郊游和亲人间的慰藉)又算得了什么呢。 5、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译文: 关中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躲避战乱漂泊流浪来到西南。

长久地停留三峡楼台熬日月,与五溪民族都住在一片云山。 羯胡人狡诈事主终究不可靠,伤时感世的诗人至今未回还。

梁代庾信的一生处境最凄凉,到晚年作的诗赋轰动了江关。

4.有关三峡的,名人写的文章或诗词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编辑本段]读法: 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 水襄陵,沿/ 溯 /阻绝。

或/ 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 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 素湍/ 绿潭,回清/ 倒影。

绝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 荣/ 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 晴初/ 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

[编辑本段]译文: 1、到了三峡大约二百公里(现译)当中,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悬崖,排排岩石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在夏天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时候,顺流而下的流水把逆流上行的船阻挡了,不能通行。

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需要紧急传达,早晨就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相距了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水流)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高山上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山峰中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茂盛),的确有很多趣味。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清凉山涧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啸,声音接连不断,悲哀婉转,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很久才消失。所以”渔人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从三峡全长七百里中看,两岸山都是相连的,没有中断的地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把太阳光和天空都遮蔽了.如果不是正午晚上,绝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洪水暴涨满上山冈的时候,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都被阻绝了.有时皇帝的诏书急需传达,那么,从白帝到江凌,虽有一千二百里之多,早上出发,晚上便到,即使乘飞奔的马,驾者烈风也没这样快. 每当春冬的时候,白色的急流和碧绿的深谭,回旋着清波,倒影着两岸的景色.高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怪的柏树,悬崖上流下的瀑布,飞花四溅,在山峰和树林之间飞溅,水清、树荣、高山、草盛(茂盛),确有许多趣味. 到秋天初晴下霜的早晨,树林萧瑟冷静,山涧寂静,猿猴啼啼的长叫,持续有很久,凄惨的声音异常,在山谷久久回荡,所以打渔的人说:"巴东三峡巫峡最长,听见猿声后,眼泪沾湿了衣服. 赏析一: 郦道元的《三峡》(首段)是一篇著名的山水之作,以不到区区200字的篇幅,作者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

作者用“自三峡七百里中”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 接着,作者先写山,用“两岸高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让人进一步感到三峡的狭窄,寥寥数笔形象地勾勒出三峡磅礴逶迤、雄伟峭拔的整体风貌,使读者很快被三峡的雄险气势所吸引。

水是山的眼睛。作者按自然时令来写水,先写水势最大最急的夏季。

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正面极写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

再写水势减小的春冬,此时的三峡可用一“秀”字概括。“素湍”“绿潭”,两种色彩、两种情态,动静交织,对比鲜明;“怪柏”“悬泉”“瀑布”,也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山水树木交汇其中,蔚为奇观。

“清荣峻茂”一句话四字写三物:“清”字写水,“峻”字写山,“荣”“茂”写柏树。“良多趣味”,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

写秋水,作者用一“霜”字暗示,写三峡秋景的清寒,并用猿鸣来烘托萧瑟的秋高,让人不胜凄凉。 作为描写山水之作,本文并非单纯写景色,而是以情托景(如“良多趣味”托出春冬景色之佳,“猿啸”“凄异”托出秋季景色之凉),缘情入景(如开头几句体现了初赏三峡的总体之情,使人顿有雄伟奇险之感,以下再分写时而悚惧,时而欣喜,时而哀凄的四季之情),作者以情而非四季的顺序来布局谋篇。

引用渔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学写作者,写景状物要做到写出其特点,要和自己的思想感情相一致。

5.有关三峡的诗句和文章段落 全一点的 (*^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水经注》郦道元 关于长江三峡的诗词 《上三峡》 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及三暮,不觉鬓成丝。

《三峡歌》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入峡次巴东》 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工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竹枝词九首(其七) 刘禹锡 瞿塘嘈嘈十二滩, 人言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 等闲平地起波澜。

《巫山曲 》 孟郊 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蓬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

《秋兴》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在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江》 杜甫 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朝宗人共悒,盗贼尔谁尊? 孤石隐如马,高萝垂饮猿。

归心异波浪,何事即飞翻?。

6.描写三峡的诗句

杜甫三峡名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李白三峡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7.有关长江三峡散文或诗歌

长江三峡介绍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它西起四川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江面狭窄曲折,江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元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见曦月……"。

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一,西起奉节县白帝山,东迄巫山县大溪镇,总长八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但最为雄伟险峻。难怪古代诗人发出"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的赞叹。湍急的江流,闯入夔门,在紧逼的峡谷中奔腾咆哮。船驶峡中,真有"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之感。

巫峡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迄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公里余,包括金盔银甲峡和巫山十二峰,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特别是巫山十二峰,千姿百态,其中神女峰最高。神女峰宛如一位少女,婷婷玉立于云雾缥缈之中,时隐时现,给人间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两岸风景优美,大诗人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都曾游此留诗。

西陵峡东起香溪口,西至南津关,约长七十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以滩多水急闻名。整个峡区由高山峡谷和险滩礁石组成,峡中有峡,大峡套小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西而东依次是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灯影峡四个峡区,以及青滩、泄滩、崆岭滩、腰叉河等险滩。解放后,经过多年的整治,航道已大为改善,从而结束了"三峡千古不夜航"的历史。

即将建成的三峡大坝水电站正位于西陵峡中部宽敞处,目前工程进展迅速,夜航西陵峡,可见两岸灯火通明,车水马龙,施工场面蔚为壮观。

下行至南津关,见江面豁然开朗,这就是长江三峡的出口。北岸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宜昌三游洞景区,比邻气势恢宏的长江葛洲坝水电枢纽,共同构成环大坝平湖风景区,使宜昌作为长江三峡旅游的起点或终点城市,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在这壮丽的山川之中,曾经闪耀着大溪文化的异彩,诞生过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三国时代,这里曾是吴蜀相争的战场。唐宋以来,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范成大、苏轼、陆游等许多诗圣文豪,在这里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章。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今天我们优秀的人民,将以创造性的劳动,开发三峡,建设三峡,把它装点得更加美丽多姿!

参考资料:/special/view.asp?id=3988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