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静”的古诗词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2.高分急求以声写静的古诗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回答者:鹰流浪的梦 - 魔法学徒 一级 9-16 11:03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回答者:3170989 - 试用期 一级 9-16 11:05这句怎样?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回答者:祭语 - 魔法学徒 一级 9-16 11:05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王维《鸟鸣涧》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贾岛《不知道》 回答者:李耳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9-16 11:0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回答者:jipinghuamaofe - 试用期 一级 9-16 11:12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别时茫茫江浸月" 《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回答者:陶延光 - 童生 一级 9-16 11:17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回答者:gaylordzh - 秀才 二级 9-16 11:46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晓发 赵嘏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 去去渡南渚,树深人出稀。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望中有怀 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早秋宿田舍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杂曲歌辞·入破第一 千门今夜晓初晴,万里天河彻帝京。 璨璨繁星驾秋色,棱棱霜气韵钟声。 宿山寺 项斯 栗叶重重复翠微,黄昏溪上语人稀。 月明古寺客初到,风度闲门僧未归。 山果经霜多自落,水萤穿竹不停飞。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钟声催著衣。 泊舟 吴商浩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 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横塘夜泊 释宗渭 偶为看山出,孤舟向晚亭。 野梅含水白,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清响破空冥? 宿甘露寺僧舍 曾公亮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玉楼春 徐照 萤飞月里无光色。 波水不摇楼影直。 每怜宿粉涴啼痕,懒把旧书观字迹。 枯荷露重时闻滴。君梦不来谁阻隔。 妾身不畏浙江风,飞去飞来方瞬息。 清平乐 石孝友 霁光摇目。 春入郊原绿。 残雪压枝堆烂玉。 时闻枝间蔌蔌。 瘦藤细履平沙。 醉中一任欹斜。 落日数声啼鸟,香风满路梅花。 江宿 汤显祖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回答者: 先飞之笨鸟 - 探花 十一级 9-16 12:04没有自己写的吗? 我写的是以动写静的,个人风格,绝对原创! 花恋蝶 花恋清风,清风水露,水露润染,染尽红尘! 蝶舞清风,清影随风,风荡花影,影影相偕! 明媚如斯,花开如期,破茧相见,逍遥如斯! 相逢如期,钟情如斯,终始难忘,花恋蝶。 3.关于描写静的诗句有哪些呢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入若耶溪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入若耶溪 崔颢 轻舟去何疾,已到云林境。 起坐鱼鸟间,动摇山水影。 岩中响自答,溪里言弥静。 事事令人幽,停桡向馀景。 逢雪宿芙蓉山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晓发 赵嘏 旅行宜早发,况复是南归。 月影缘山尽,钟声隔浦微。 星残萤共映,叶落鸟惊飞。 去去渡南渚,树深人出稀。 山下宿 白居易 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 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望中有怀 朱长文 龙向洞中衔雨出,鸟从花里带香飞。 白云断处见明月,黄叶落时闻捣衣 4.形容“宁静”的诗句有哪些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出自唐代王维的《鹿柴》 描写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描写了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宁静安谧的黄昏景色,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出自五代李煜的《捣练子令·深院静》 描写了秋风起,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征人在外勾起了绵绵的离恨和相思。因而长夜不寐,愁思百结。 4、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出自唐代王维的《鸟鸣涧》 描写了春天夜晚,寂无人声,青山碧林,更显空寂的景色。 5、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出自宋代苏轼的《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描写安静的诗句有哪些描写安静的诗句有: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译文:春天的夜晚十分寂静,听得见桂花掉落的声音。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译文: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4、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译文: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5、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译文: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一位僧人正在月下敲响山门。 6.求带“静”的古诗词心空道亦空,风静林还静。 出自:《卜算子》 年代:宋 作者: 徐俯已是更阑人静,粉郎恣意怜伊。出自:《失调名》 年代:宋 作者: 连静女静于诸境静,高却众山高。 出自:《早秋游山寺》 年代:唐 作者: 李咸用 耳边要静不得静,心里欲闲终未闲。出自:《寄右省王谏议》 年代:唐 作者: 罗隐静女乐于静,动合古人则。 出自:《静女歌》 年代:唐 作者: 张南容云峰咫尺,竹静芭蕉静。出自:《清平乐 九月回至隆兴 隆兴厅事壁间作六鹤图》 元 刘敏中深闺白日静,熏香垂罗帱。 出自:《与冢妇朱柔则》 年代:清 作者: 紫静仪静中有真静,猿啸暮林边。 出自:《张进甫静寮》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闲将世味闲中嚼,静把天机静处穷。 出自:《拙庵》 年代:宋 作者: 白玉蟾 秋静夜方静,月圆人更圆。出自:《中秋朋和桃源夫人》 年代:宋 作者: 陈纯夜静风还静,凝情一弄琴。 出自:《缘识》 年代:宋 作者: 宋太宗爱静无由静,思归不得归。出自:《秋暮书怀》 年代:宋 作者: 张舜民疏帘不卷薰风静,坐看庭花日影移。 出自:《客中即事》 年代:明 作者: 朱静庵蚕眠桑老红闺静,灯火三更作茧圆。 出自:《长水竹枝词》 年代:清 作者: 黄燮清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出自:《长安秋望》 年代:唐 作者: 赵嘏霁分星斗风雷静,凉入轩窗枕簟闲。出自:《雨过偶书》 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 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出自:《直中书省》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几家春袅袅,万籁静喑喑。出自:《无题》 年代:近代 作者: 鲁迅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出自:《猛虎行》 年代:魏晋 作者: 陆机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出自:《杂诗 其二》 年代:魏晋 作者: 陶渊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自:《入若耶溪》 年代:南北朝 作者: 王籍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出自:《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年代:南北朝 作者: 谢朓 花落空难遍,莺啼静易喧。 出自:《南还寻草市宅》 年代:隋 作者: 江总静吟乖月夜,闲醉旷花时。出自:《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出自:《宴桃源》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静山空歇又闻。出自:《竹枝》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出自:《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年代:唐 作者: 岑参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出自:《船子和尚偈》 年代:唐 作者: 德诚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 出自:《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年代:唐 作者: 杜甫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出自:《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年代:唐 作者: 杜甫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出自:《漫成一首》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出自:《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年代:唐 作者: 杜牧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 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采桑子》 唐 冯延巳绿杨风静凝闲恨,千言万语黄鹂。 出自:《临江仙》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出自:《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年代:唐 作者: 韩愈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出自:《捣练子令》 年代:唐 作者: 李煜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出自:《寻南溪常道士》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出自:《咏风》 年代:唐 作者: 王勃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出自:《酬张少府》 年代:唐 作者: 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自:《鸟鸣涧》 年代:唐 作者: 王维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出自:《桃源行》 年代:唐 作者: 王维碧沼红芳烟雨静,倚兰桡。 垂玉佩,交带,袅纤腰。出自:《诉衷情》 年代:唐 作者: 韦庄蜀锦地衣丝步障。 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出自:《凤栖梧》 年代:宋 作者: 柳永人间与世远,鸟语知境静。 出自:《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年代:宋 作者: 欧阳修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出自:《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年代:宋 作者: 苏轼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出自:《临江仙》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