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浒墅关的诗句

1.浒墅关的概述

浒墅关[xǔ shù guān],当地人多简称作浒关,濒临运河,“上接瓜埠,中通大江,下汇吴会巨浸,以入于海” ,号称“十四省通衢之地”,北方的棉花、小麦、杂粮、南方闽广的海货、苏杭嘉湖的丝、棉织品和其他手工业品,都通过这里,故镇内商贾骈集,贸易繁盛,“每日千百成群,凡四方商贾皆贩于此,而宾旅过关者,亦必买焉”。

正德时,明政府在浒墅设关征税,自此成为明代最著名的钞关之一,每年商税收入十分可观。直到清代,济墅关仍是驰名全国的繁华市镇,被称为“商旅之渊薮,泽梁之雄钜”。

物华天宝黄金地,人杰地灵浒墅关。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的浒墅关是千年古镇、文化名镇、经济重镇。

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从事渔猎、稻耕等活动。秦代开始设乡,元代至正年间设税关,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设钞关(官员级别均在六品以上)。

民国20年(1931)为吴县第一区区署所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民国23年(1934)与第四区(望亭)合并,为四区区署所在地,面积165平方公里。

地域东至黄埭,南至木渎,西至光福,北至无锡县界,1949年4月为吴县县政府所在地。1950年浒墅关区辖2镇18乡。

1960年划归苏州市,1962年回归吴县为县直属镇。1988年11月,浒墅关从吴县划归郊区(虎丘区)。

1992年9月至1994年4月陆续划出18个村建立省级浒墅关经济开发区。2002年9月,高新区、虎丘区合并后浒墅关归高新区管辖。

相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虎丘山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疁”地。唐代,讳虎,改为“浒疁”。

五代吴越王钱鏐忌“疁”,遂改名为“浒墅”。宋《吴郡图经续记》又称“许市”。

明宣德四年(1429)户部设钞关。景泰元年(1450)建关署,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

境内山水资源十分丰富。山有阳山、观山、鹿山、真山、瓦山和白石(豸)山等。

水有大运河、白荡、竹清塘(浒光运河)、青苔湖、裴家圩、九曲荡等。其中“阳山为吴之镇”,是吴地主山。

主峰箭阙峰高338.2米,箭阙峰顶有一缺口,相传为秦始皇射箭所形成。山顶原有浴日亭,是古时候重阳节登高观日月同升的绝佳处。

明王稚登曾记“郡城人于九月重阳群集亭间寅时观日月合壁于此。”阳山素有“吴中普陀”盛誉。

鼎盛时达到“一里一庙”。自东晋至明清,有庙宇神殿30余处。

阳山凤凰寺在当地有“先有阳山凤凰寺,后有杭州灵隐寺”之说,故凤凰寺素有“小杭州”之谓。苏州城内香客到杭州烧香后,都要到凤凰寺烧“回头香”、“拷仙水”。

观山,又名管山,因秦时白鹤道人管霄霞隐居在此修炼得名,为明清时期吴中道教胜地,香火极盛,1958年毁。鹿山,相传为吴王养鹿的地方。

现有兰风寺,始建于元大德二年(1298),原名景福庵,因清初庵中出了一名高僧兰风禅师,故名兰风塔院。阳山又为古今战场。

吴越春秋时,公元前437年秋,吴王夫差兵败自刎于阳山山南一里,越王勾践葬夫差于此。半山寺是吴王夫差忠臣公孙圣“天葬”之地。

当地有民谚曰:“夫差的梦,半山寺的钟(忠);夫差的恨(狠),公孙圣的命。”文昌阁道院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年)。

当时为全国著名道院—太微律院。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登阁眺望运河风光,赞为“昌阁风桅”。

明王稚登《夜过浒市》诗中写道:“东归夜指阖闾城,月出津亭听鼓声。”这鼓声就来自文昌阁。

太平军占领苏州时,又成为太平军扼守苏州的北大营。1757年,苏州府司马林良铨以乾隆皇帝南巡时赞美浒墅关文昌阁“昌阁风桅”为由头,与当地风雅士人饮酒唱和,赞浒墅关美景八处,其余为浮桥夜月、龙华晚钟、渔庄夕照、南河榆荫、管山春眺、白荡菱歌、秦馀积雪。

世事变迁,有的美景已不复存在;有的依然在展示着迷人的风姿;有的是新发现的旅游景点,如真山吴王陵等。浒墅关地处江南水网地区,西部为丘陵山区,有山有水,气候宜人。

自然资源雄厚,物产丰腴。平原水网地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及经济作物为主,畜禽、草席、蚕桑等为副。

西部山区主产花果、茶叶、苗木和蚕桑等。其中蚕桑和草席生产已有近两千余年历史。

清末民初,在蚕桑界前辈章孔昭、郑辟疆、邵申培、费达生、姚咏平等推动下,培育了高品质低病毒的“铁种”蚕种,推广全国。草席生产为全国四大产区之一。

历史上浒墅关的草席作为贡品供皇帝享用,称为“贡席”。粮油总产量至九十年代已达到3.27万吨。

新民苗圃的苗木出口海外。阳山地区的高岭土及钽铌矿储藏量为全国较大容量的矿藏之一。

明代前,浒墅关已是“吴中一大镇”,当时设置巡检司和税务机关,“一地两关”。经济十分繁荣,“为十四省货物辐辏之所,商船往来,日以千计”。

成为康熙“海禁开放”后江南对外开放的商品集散要地。人称浒墅关为“活码头”。

近代工业发展较早,1919年起就有了造纸、供电、缫丝、丝织等企业。1949年前已有工业企业50余家。

1949年建国后,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形成以冶金、建材、造纸、轻纺、化工、陶瓷、食品机械等工业门类。1986年被列为江苏省首批对外开放的工业卫星镇。

至1999年。

2.浒墅关的来历,450字

浒墅关:xǔ shù guān

秦代

相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虎丘山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疁”地。唐代

唐代,讳虎,改为“浒疁”。五代吴越王钱鏐忌“疁”,遂改名为“浒墅”。

宋代

宋《吴郡图经续记》称“许市”。

明代

明宣德四年(1429)户部设钞关。景泰元年(1450)建关署,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时已是“吴中第一大镇”。崇祯间收藏家袁枢(袁可立子)以户部朗中钞关此地,“榷政告竣,颂声塞途。”(钱谦益《牧斋全集·南征吟小引》),《潇湘图》、《层岩丛树图 》等数幅名画也在此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书法家王铎在此寓居数月,并在名画上为后人留下“明日别浒墅,心犹游其中”的跋语。

清代

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误将“浒”字念成“许”,故至今一直称“浒(Xǔ)墅关”。(此种说法,在当地流传最广。)

相传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虎丘山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疁”地。唐代,讳虎,改为“浒疁”。五代吴越王钱鏐忌“疁”,遂改名为“浒墅”。宋《吴郡图经续记》又称“许市”。明宣德四年(1429)户部设钞关。景泰元年(1450)建关署,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

3.关于虎丘的古诗文有哪些

除了LS所说的袁宏道的《虎丘记》外 还有张岱的《虎丘中秋夜》 原文如下

虎丘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土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葸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亻奚僮走空之辈,地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螟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挠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秦,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萧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4.孟江女哭长城的诗句

有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流传甚久。说的是秦始皇为修长城而大量征用民工,其中就有孟姜女的丈夫范杞梁。

孟姜女和范杞梁的感情非常要好, 却说范杞梁在北方修长城,孟姜女在南方日思夜想,夏日蚊虫多,孟姜女止不住祈祷说:“蚊子啊蚊子,就是咬上孟姜女千万口,也千万别咬我的夫君范杞梁”。

冬日来临,寒风阵阵,孟姜女想到范杞梁身着薄薄的单衣,实在按捺不住,就做了几件厚厚的棉衣,决心去看望丈夫。先是来到苏州的浒墅关前,把关的兵卒硬是不让她进去,孟姜女哭着祈求,一边唱道“正月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挂红灯; 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的丈夫修长城。。”,孟姜女从一月一直唱到十二月,兵卒终于被她感动了,就放她过了关。

就这样,孟姜女过了一关又一关,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长城脚下,巍峨的长城脚下民工万万千,可就是不见她的夫君范杞梁。孟姜女多方打听,方才知道他已累死在长城脚下,一霎间,孟姜女放声大哭,凄惨悲怆,声闻九天,老天爷禁受不住,几声巨响,犹如天崩地裂,长城倒了八百里。

5.我家乡的名人我家乡在浒墅关,请问那里出了哪些名人

卖麻团的老人 卖麻团了,卖麻团了……"又是这该死的叫卖声把我从梦中吵醒,不用说,现在是五点三十分,离我该起床的时间还有半小时。

不知怎地,就在最近,我们这来了一个卖麻团的老头子,他每天五点半的时候就开始叫卖了,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无论是晴天,还是刮风下雨,都雷打不动。 每天都是他搅乱了我的好梦,我本应在六点起床,这时候被他吵醒,让我睡又不敢睡,起又不想起,只好在床上翻来覆去,白白浪费半小时的时光,别提有多难受了,为此我对这个卖麻团的十分痛恨,听到这个叫卖声就头痛心烦,不知在心里恶狠狠地骂过他多少次了。

然而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个卖麻团的老爷爷的看法,一下子改变了。 那是一个很晴朗的星期天的早晨,我照例还是被这可恶的叫卖声吵醒,我用被子紧紧捂住头,心里别提有多狠这老头了,难得有这么一个休息日,也不让人好好睡个懒觉,真是可恶!忽然,在声声刺耳的叫卖声中,传来了一声又一声百灵鸟的啼鸣声,清脆悦耳,宛转悠扬,我的心不禁一动,反正也睡不着,不如出去看看早晨的景色,顺便看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老人,手艺究竟如何,于是我掀开被子,麻利地穿了起来。

我拿了点零钱,走出家门,嘿,好晴朗的天哟,天空一碧如洗,阳光灿烂,我的心一下子也开朗起来。我顺着叫卖声找寻那位卖麻团的老人,远远就看见一个老人被一大群孩子围着,我心想,怪不得天天来叫卖,原来生意不错。

我赶忙紧走几步,走近一看,心中不由得有些吃惊,我心中卖麻团的是一个全身沾满油污、邋遢龌龊的人,没想到眼前的这位老人他穿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军装,却上下整洁得体,显得干练精神。 我暗暗产生了几分好感,递过手中的零钱,说:"给我来两只。

"老人一手接过钱,另一只手拿起一双筷子和一只方便袋,夹出两只麻团放到袋子里温和地说:"小心,拿好。"我接过来,拿出一只,咬了一口,真是又香又脆,口感极佳,味道好极了,我不禁对他喜欢起来,细细地打量着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道道岁月刻磨的皱纹,身体硬朗,脸上始终对孩子洋溢着可亲的笑容,怪不得孩子围了一大圈,怪不得孩子这么愿意吃,怪不得天天来叫卖……我满怀惬意吃着麻团往回走…… 谁知刚走了几步就被老人叫住了,我的心不由得"咯噔"一下,心想我不是刚付过钱吗,怎么,想讹我?我心中刚升起的对他的好感一下子风吹云散,荡然无存了,我愤怒地转过身,刚想发作。

谁知这位老人从口袋里掏出四块半钱递给我,歉意地对我说:"小同学,刚才忙,没功夫找你钱,实在对不住。"我莫名其妙,他忙说:"你给了我五块钱。

"我恍然大悟,原来因为着急,没在意错把五块当成五角了,望着老人递过来的钱,想起自己头脑里的念头,我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知怎么办才好,老人看到我这样,关切地问:"小同学,怎么啦?哪儿不舒服?"我无言以对,我真恨我自己,我怎么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位用辛苦劳动养活自己的老人呢?我忙把老人递过的钱又伸了过去,说:"没什么,全买了。 "老人将剩下的麻团全给了我,说:"多两只,免费赠送。

"我说什么也不肯收,可老人笑呵呵地说:"这就算是亏本大甩卖,买五赠一吧。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老人越来越远的背影,我对他产生了无比的敬意,我的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分:平时所接触的小商小贩们,他们都是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欺骗顾客,人与人之间哪有什么诚信?今天,这个老人为我上了生动的一课,人间需要诚信,更要爱惜诚信。

6.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出自及全诗

崔华,字不凋,号蕴玉,小字连生,太仓直塘镇人。生于明崇祯十年(1637),九岁父殁,与母亲凌氏相依为命。家贫好学,自幼聪颖,工诗善画。清顺治十四年丁酉科举人。诗学出自大诗家、刑部尚书王士禛之门。

崔华自中举后,即北上会试,途经姑苏浒墅关,深有所感,咏诗一首云:

霜兼月色漾河湄,晓起频将玉笛吹。

同立桥边忘别绪,独行关外解相思。

丹枫江冷人初去,黄叶声多酒不辞。

此路三千今日始,蓟门何必胜于兹。

这首七律,崔华的同乡、同窗凌思彦在其著述中登载,并收入《渔洋集》、《池北偶谈》、《香祖笔记》等书。

王渔洋又云:“予少年之时,喜和李清照《潄玉词》云:‘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予极爱崔华‘黄叶’诗句,刘(甬戈)公呼予‘王桐花’。”邹程村云:“今崔黄叶合作王桐花门生耳。”由此吴中称其为“崔黄叶”,诗坛皆呼“崔黄叶”,崔华亦名重于时。当时他的故居所在地直塘,也一度别称为“黄叶村”。

7.浒墅关的历史

浒墅关,地处东经120°29',北纬31°23',位于苏州城西北、南阳山东北麓,东南距苏州古城中心12公里,踞京杭大运河两岸。

总面积60平方公里,原有41个行政村,2000年经村级合并后,现有行政村24个,目前设有高新区浒墅关分区管委会和浒墅关镇两个行政单位,总人口8.5万人。沪宁铁路、京沪高速、绕城高速与31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穿镇而过,沪宁铁路在镇区设有车站。

目前有多条公交线连接市区,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物华天宝黄金地,人杰地灵浒墅关。

历史悠久、地域广阔、物产丰富、交通发达的浒墅关是千年古镇、文化名镇、经济重镇。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从事渔猎、稻耕等活动。

秦代开始设乡,元代至正年间设税关,明代宣德四年(1429年)设钞关(官员级别均在六品以上)。民国20年(1931)为吴县第一区区署所在地,面积110平方公里。

民国23年(1934)与第四区(望亭)合并,为四区区署所在地,面积165平方公里。地域东至黄埭,南至木渎,西至光福,北至无锡县界,1949年4月为吴县县政府所在地。

1950年浒墅关区辖2镇18乡。1960年划归苏州市,1962年回归吴县为县直属镇。

1988年11月,浒墅关从吴县划归郊区(虎丘区)。1992年9月至1994年4月陆续划出18个村建立省级浒墅关经济开发区。

2002年9月,高新区、虎丘区合并后浒墅关归高新区管辖。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