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1.运用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唐 · 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

译文: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3、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 唐 · 李白《古朗月行》

译文: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2.带有比喻句的诗句

一、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出自《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作者】李贺 【朝代】唐 释义: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本诗中将大漠的沙比喻成雪,将月亮比喻成弯钩。 二、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咏柳》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释义: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本诗中将二月的春风比喻成剪刀。

三、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自《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释义: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本诗中将九月初三夜里的露比喻成珍珠,将月亮比喻成弯弓。 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朝代】唐 释义: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本诗中将雪花比喻成梨花。

五、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出自《望庐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释义: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本诗中将瀑布比喻成银河。 六、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出自《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作者】李煜 【朝代】五代 释义: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本诗中将哀愁比喻成滔滔春水。 扩展资料: 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

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

基本以3部分为主。 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

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3.含有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已经有了如

56、巧比妙喻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⑵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⑷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⑸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⑹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57、大胆夸张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⑵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⑶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⑷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8、生动拟人⑴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⑵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⑶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⑸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⑹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⑺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59、讽刺笔调⑴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⑵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⑶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⑷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⑸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60、疑问语气⑴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⑵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⑶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61、反问语气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⑵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⑶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⑷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62、感叹语气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⑶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⑸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⑺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⑼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⑽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63、对偶句式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⑵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⑶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⑸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64、诗中藏词⑴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⑵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⑶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⑸春风得意马啼疾,一日看尽长安花.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⑼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65、诗词互对⑴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再接再厉)⑶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落千丈)⑷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势不可挡)⑸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奋不顾身、粉身碎骨)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⑻危楼高百尺.(直插云霄)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⑾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⑿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宁死不屈,无颜见江东父老)66、诗谜成趣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及时雨 宋江)⑵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无用——吴用)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花荣)⑷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黑旋风李逵浪里白跳张顺)⑸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时迁)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神行太保戴宗)⑺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孙策)⑻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留蝉——刘禅)⑼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关羽)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晴雯)⑾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假宝玉——贾宝玉)⑿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屈原)⒀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高适)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适)⒂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陆游 郑板桥)。

4.带有比喻的诗句有哪些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2.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 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3.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 唐?孟郊《苦寒吟》

叫:风声如吼。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高骈《对雪》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5.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

6.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

唐?刘驾《苦寒吟》:“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7.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玉龙:形容飞雪。败鳞残甲:形容雪片乱舞如鳞甲之片纷纷坠落。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诗话》载张元作《雪》诗

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 元?黄庚《雪》玉:喻白雪。

9.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清?洪升《雪望》

10.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诗经?小雅?角弓》

瀌瀌:雪盛的样子;一说犹“飘飘”。晛;太阳的热气。曰:语助词,无实义。

11.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汉?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凄凄:寒凉。翳翳:阴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见。皓:白。

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3.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14.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朔风:北风。劲:猛烈。哀:凄厉。

15.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

16.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

17.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19.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20.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

21.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唐?杜甫《对雪》

回风:回旋的风。

22.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指直:手指僵直。

23.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无行:不成行列。

24.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25.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一作张继诗)

26.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唐?韩愈《李花二首》:“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5.描写有比喻的诗句

庭中有奇树①,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④,路远莫致之⑤。

此物何足贡⑥,但感别经时⑦。

饮酒①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②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③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菊 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不象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地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咏菊,一般要说说菊花的可爱。但诗人既没列举“金钩挂月”之类的形容词,也未描绘争芳斗艳的景象。而是用了一个比喻——“秋丝绕舍似陶家”。一丛丛菊花围绕着房屋开放,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秋丛,即丛丛的秋菊。东晋陶渊明最爱菊,家中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是他的名句。这里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如此美好的菊景怎能不令人陶醉?故诗人“遍绕篱边日渐斜”,完全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遍绕”、“日斜”,把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辨已忘言。④

6.关于比喻句的句子有哪些

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4.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5.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6.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

7.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8.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9.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10.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11.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2.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13.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14.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15.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16.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17.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18.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19.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20.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7.用比喻的古诗有哪些呢

【古诗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句把“白雪”比作“梨花”。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曹操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李煜 (4)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青玉案》贺铸 (5)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马诗》李贺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处:贺知章《咏柳》) (7)日岀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忆江南》 白居易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燕草碧如丝,秦桑低绿枝 (10)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大似翻鹅毛,密如飘玉屑。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1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12)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13)落月挂柳看悬蛛----《舟中夜起》 (14)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注:本体有“人”与“事”,喻体为“秋鸿”与“春梦”,比喻词是“似”与“如”。

诗中运用比喻,产生了明朗的美感。 (15)茨棘尚未容,蒙翳争交构 --《种茶》 注:前者以安然居高堂的“白衣仙人”借喻在大雨成灾、民不聊生之时不体察民情而一味过着纸醉金迷生活的朝廷命官们,讽刺入木三分。

后者以茶困于茨棘、丛翳来借喻诗人自己为奸佞小人所不容,含意深远。两者皆具含蓄美。

(16)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百步洪二首》(其一) 注:连用兔走、鹰落、骏马下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与露珠翻荷七个比喻来形容轻舟在急流中飞驶之快。 (17)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 注:以万人鼓噪与浮江而来的晋王浚的水师,比喻钱塘江潮的雄壮气势; (18)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西湖真西子,烟树点眉目 --《次韵刘景文登介亭》 (20)西湖虽小亦西子 --《再次韵德麟新开西湖》 注:以春秋末年越国美女西施分别比喻天然妩媚秀丽的杭州西湖与颍州西湖,极有韵致。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