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韬光养晦的诗句

1.关于“韬光养晦”的格言

韬乃韬光,晦即晦迹,所谓「韬晦」或韬光养晦,就是收敛锋芒,隐藏不露。

仅从词义上看,这是一个中性的词汇,就看处在什么语境之中,用在什么人的身上。「王莽谦恭未篡时」,这也可以叫做「韬光养晦」,这种「韬晦」,也可以说是「阴谋家野心家的伎俩」。

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韬光养晦」大致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乃是一种不得已的举措。中国人有许多保护的需要,乃是一种不得已的举措。

中国人有许多格言,深究下去,都与「韬晦」二字有关。「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此「风」当为世风;「枪打出头鸟」之「枪」,恐怕就是强权者之专利了。

纵观历朝历代,尤其是有才华有志向却一切都维系于君主的臣子在能够决定臣子生死荣辱的君主面前,往往就需要韬晦。明明有才华的却要掩饰自己的才华,明明有志向的却要掩饰自己的志向,就像明明会说话却要装成哑巴,其实是一种很痛苦的事。

恰如王翦,既要为你去冲锋陷阵,又怕你过河拆桥,其韬光养晦之中,包含了多少辛酸和不得已,何罪之有?。

2.“韬光养晦是什么意思

出 处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

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都处在一种竞争状态,为了维续生存,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 在自然界中,当相对弱小的动物受到强大对手的攻击时它往往会以假死来蒙骗敌人、保护自己。

同样,韬光养晦实际上也是一种类似假死的行为,人类社会和动物界一样处在竞争的状态,由于人比动物更聪明,这种竞争也更加复杂和残酷! 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竞争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往高处爬,这过程要牺牲许许多多弱小或者不幸的人!每当这种生存竞争经历过一次较大的动荡之后,社会会走向有序化和规范化,社会或者国家的组织秩序、尊卑贵贱也都已经确立下来,按理说至此天下就该太平无事了,可是问题的复杂性在于这种生存竞争的延续性和永恒性,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虽然大权在握,但是因为担心周围的人侵犯到自己、把自己拉下马,故时时充满恐惧、没有安全感!他们警惕四周的人,看哪些人可能对自己构成危协!如果他发现目标,就会展开清洗,这种流血事件在历史上举不胜举。 比如说,曹操就是一个极其多疑而没有安全感的人,为了防止别人暗杀自己,他连给他盖被的侍卫也杀了,且说:“吾梦中好杀人!”可见在古代和帝王权贵相处的危险性,难怪古书上有伴君如伴虎之说,真的一点都不为过。

由于帝王权贵缺乏安全感,生性好疑,常好杀人!在其身边相对弱小的群体为了保护自己,韬光养晦这种生存艺术就诞生了。 实现韬光养晦的要旨在于:实施对象没有安全感、怕人谋害,就向他表示最大的忠诚和善意;实施对象怕有人威胁到他的位置,就向他表示自己淡泊名利的态度;实施对象害怕失去权威,就向他表达最大的敬畏与尊崇!当你成功地让实施对象相信你的这种意图,你就是一个成功地掌握韬光养晦这种艺术的人。

如果说弱势群体为了保护自己有向强势群体示弱的必要,强势群体何必韬光养晦呢?这里面也有很多奥妙。一般来说,强势群体大权在握,处在比较显眼的位置。

这样,他受人关注的就必然多,所要应付的事情也必然多。这样,会让他把许多的精力分散在与人周旋、应付上。

一个人如果没有安静思考的时间,长期处在显眼的位置指挥、领导、周旋、应付。久而久之,精力、健康、知识、智慧,都会受到亏损!这就要求处在领导位置的人,避开众人的焦点,避开不必要的繁杂事物,回到比较隐蔽的位置。

这样的位置有助于人修身养心、恢复精力;有助于人们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拓展自己心灵的空间,强大自己灵魂的力量。 这样,当人再一次投入到工作中,就会获得足够的智慧和精力去面对。

所以,强势群体也常常会运用“韬光养晦”这种生存策略。只不过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运用韬光养晦的手段和目的不一样。

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 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

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

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你就什么事也别想做!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

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

所以说,谦卑对一个人很重要。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