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柳州的诗句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登柳州峨山》 荒山秋日午,独上意悠悠。 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柳州寄京中亲故》 林邑山连瘴海秋,牂牁水向郡前流。 劳君远问龙城地,正北三千到锦州。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苹花不自由。 《放鹧鸪词》 楚越有鸟甘且腴,嘲嘲自名为鹧鸪。 徇媒得食不复虑,机械潜发罹罝罘。 羽毛摧折触笼籞,烟火煽赫惊庖厨。 鼎前芍药调五味,膳夫攘腕左右视。 齐王不忍觳觫牛,简子亦放邯郸鸠。 二子得意犹念此,况我万里为孤囚。 破笼展翅当远去,同类相呼莫相顾。 《柳州峒氓》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圩人。 鹅毛御腊缝山蹋罽( ji ,毛制毡),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投章甫作文身。 《柳州城西北隅种甘树》 手种黄甘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海畔尖山似剑鋩,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别舍弟宗一》: 寥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2.赞扬柳州的诗词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第二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كك。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第三联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尾联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3.歌颂柳州和内蒙古的诗句柳暗花明又一村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答案补充一剪梅·谒昭君墓 昨访君家仍有灵, 村上留踪, 心上留情。 今看青冢更峥嵘, 花满园陵, 人满园陵。 多少英雄殁北征, 谁晓其生, 谁记其名。 何缘远嫁古今崇, 人要和平, 国要安荣。 水调歌头·车行呼伦贝尔大草原 空碧蓝如海, 云白似征帆。 天高地阔, 溪水婉转绕群山。 千里草原春色, 千古自然生态, 大美谁比肩。 悠哉牛羊牧, 和谐在人间。 英雄地, 忆大汗, 跨雕鞍。 长驱欧亚, 风骚独领上千年。 大漠雄鹰飞去, 大野雄风依在, 后代续新篇。 民族复兴计, 南北竞相攀。 浣溪沙·游扎兰屯 昔日俄臣万里寻, 游闲可意扎兰屯。 山灵水韵最怡人。 夏日满城飞柳絮, 暑天遍地吐芳馨。 江南春景又重温。答案补充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谁有描写柳州夜景的散文柳洲的夜景 是谁把柳州的夜空照亮得白天一般?是谁把柳州的高楼大厦点缀得如此绚丽?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柳州的夜景越来越美了,给来柳州旅游的游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每当夜幕降临,柳洲的高楼大厦闪烁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霓虹灯,有蓝色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形态有的像漂亮的星星,有的像可爱的小兔,还有的像胖乎乎的小猪。 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新华书店的霓虹灯。新华书店的霓虹灯,一会儿像瀑布倾泻而下,一会儿像绚丽夺目的珍珠钻石,一会儿又像活泼乱跳的小鱼。 柳州的夜景最美的要数柳江两岸了。夜幕初垂,华灯初上,柳江河旁的大山亮起了鲜艳的灯光,灯光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河水又平又静,好像不忍打扰柳州的宁静。 半山腰的大瀑布倾泻而下,既壮观又美丽。柳江河畔灯火闪耀,像银河的星星撒落人间。 喧闹的五星街是我们柳州最繁华的地方。那里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商店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在那里人们可以娱乐、休闲、购物,是个放松的好地方。 身临其境你会感觉到柳州是个繁华的大都市。 美丽的灯光把柳州装扮得这么美丽、这么绚丽多彩,让我们共同祝愿柳州的明天会更美好。 5.歌颂柳州 爱我家乡 的作文1 一条柳江,如仙子飘舞的绸带,婀娜地穿游于自然之手得意雕凿于南国之域的一座小城中。 几弯回曲,增添了它的几分灵巧。可能是因“八龙现于江”的腾挪,水流随意地把柳州弯绕成一尊可意的碧壶。 在俯瞰之下,柳江沿岸那秀峰峻岭的滴翠,更让这把壶有了立体而朦胧的姿韵。而这一脉柳江之水温婉地在这把壶的臂弯里绕了朵朵漂亮的花扣之后,飘然地东去南流。 殊不知,人们的乡恋便于此在这个扣上打了许许多多的情结…… 我们依着柳州的山,恋着柳江之水。山是我们的思想之魂,水是我们的情感之脉。 我们在山的褶皱里解读着启智的密码,在水的起伏中录辑着历史的雄浑。于是,那些关于山的歌、水的文便贯注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滋润着我们日积月累的成长怀想,深深浅浅地入诗入梦…… 拥揽柳江,枕水小眠,听山歌悠扬轻叩耳鼓。 抬头看,一城柳水十二桥,渔火江上有人家。慢说万水千山凭君览,只道一草一木撩人思。 于是我在想,柳江水呵,它流到了哪里?在水流过处,是否徘徊着一颗颗思归的心…… 看不到故乡的山,心不会安宁。找不到故乡的水,心不会快乐。 那用心力写就的怀乡之情,不会因距离和时间而淡漠,乡心贯穿于人们的千古记忆。在望乡的秋山上,乡情是牵念的舞者,翻越时空和季节,舞也玲珑,蹈也翩翩…… 什么声音能让久别家乡的人在刹那间动容?是乡音! 让水岸载起歌台,唱一支歌,歌里有关于山的思恋、有水的眷念。 让乡音在清柔如缎的水流里荡漾,让乡音纯粹地说说笑笑,让乡音、乡情点点重来,点点重来…… 不要等到倦了,才想到家…… 2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中国工业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柳州鲜活鲜亮地从广西腹地拔地而起,壮阔、大气宛如一个精致的盆景,含蓄内敛,沉静灵秀,将一方山水和谐地揽在怀抱,在改革开放中与时倶进又风貌独具。 孟冬的蓝天和碧水映出江城特有的明媚,眼睛和皮肤都能告诉我,这是个温柔多雨的地方,与北方的凛冽寒风、雪花纷飞、四季分明截然不同。 站在柳江大桥远眺,满眼的绿在整洁的街道,错落的楼群穿行,一座座挺拔的山峰,浩浩荡荡的江水逶迤东去…… 这是一座以工业为主导的城市,这两年市委市政府狠抓“经济升级,城市转型”在“二次创业”中,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工业总量的四分之一强。 坚持汽车、机械、冶金、化工、造纸、制药、建材、纺织等工业并举,同时不忘生态治理,精心打造“人类宜居城市”。走走,看看,令人目不暇接:山水之美与工业之强,青山绿水间城高路阔,楼台掩映处笑语欢歌,1.8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尽显48个民族的文化与风情,无论是高雅的文学、神秘的宗教、通俗的山歌,还是民间奇石……共生共绘出这块土地上斑斓的景象和色彩。 天凉如水,桂花依然香气宜人。柳州古称龙城,建制于西汉王朝,距今有2100多年的历史。 然而在历史上的中原人眼里,柳州是一块蛮荒之地,只有犯了罪时,往往才会被充军、流放、贬谪到此。这种认知并不全面。 柳州的历史文化不仅源远流长,甚至比有些中原城市还要丰厚些。数万年前,柳江人、白莲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铸着汉字的铜镜和富有南方特色的铜鼓真实地记录了2000多年前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在这儿的交汇与融合;迤至唐宋时期,只要说到柳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是绝绕不过去的。 作为刺史的他,收起乡愁,知命勤济,与龙城结下不解之缘。有后人赞“柳州山水因子厚而生色”。 再看今日柳学的研究与盛传,让人感慨。俗话说“江山也要伟人扶”,地域的历史与文化名人相契是柳州的幸运。 历史上出任柳州刺史的人很多,为何柳州人独爱柳宗元呢?那是因为柳宗元为柳州各族人民的文明进步作出了特殊贡献,正如郭沫若在《访柳宗元遗迹》诗中所说的那样:“柳州旧有柳侯祠,有德于民民祀之。丹荔黄蕉居士字,剑铭衣冢众人思。 芟锄奴俗敷文教,藻饰山川费品题。地以人传人以地,拜公遗像诵公诗。” 柳宗元在柳州不仅仅是文学家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知百姓疾苦的父母官。仕途上一贬再贬,几经磨难。 挫折是人生的重要内容,一旦遭遇它也提供了一种机会。于是便有了旷世之作《永州八记》,有了柳州千年柳侯祠。 虽然仅做了四年刺史并病逝于此,但留下五大德政,100多篇诗文,凭自己的文化人格,道德文章,却惠及柳州上千年,是不可多得的一笔文化财富。 始建于宋的柳侯祠,被围在清末所建的柳侯公园内。 园内绿荫成片,风景醉人,不禁想起“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的诗句。 如今柳宗元植的柳种的柑仍在泽被后人啊!进门是柳侯石塑像,不远处是罗池,东面有柑香亭,北有衣冠墓,西有长长历代题咏石刻。其中一块两米多高、碑身断裂的《荔子碑》引人目光,是柳侯公园现存最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据说,当年柳宗元公暇常同属下在罗池散步,死后托梦葬于此地。好友韩愈写下《柳州罗池庙碑》,碑文中记载着在柳州的柳宗元劝农桑、除陋俗、修道路、修寺庙、放奴婢、兴礼法教化等等,文末作“迎享送神诗”,供柳州人祭祀柳宗元时歌唱。 因诗首句。 6.形容柳江的诗句1. 政尔双泉忆旧游,柳江闻又有归舟。 2. 谁能不作千年调,梦断真成万事休。 3. 倾盖向来情莫逆,奠刍无计泪空流。 4. 重云已失鹍鹏影,愁绝沧浪一白鸥。 1, 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 2, 从贵州流下来的都柳江,给广西人带来了侗文化,成为了广西唯一的一个侗族自治县。 3, 2011年5月14日广西柳州地区,曾经位于柳江河畔银行的两个雕像被洪水淹没。 4, 始建于1958年,现位于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柳江县城。 5,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6, 介绍了柳江造纸厂的企业基本情况,重点阐述了该厂原料林基地规划布局、树种选择以及主伐年龄、轮伐期和产量情况。 7, 738楼都柳江、山气、人、石子合一,犹如一幅国画. 8, 柳江盆地是秦皇岛市的重要水源地,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在隐伏岩溶发育区将引起地表塌陷。 9, 这里是广西柳江县的一个小村外,这里没有名气,没有游客,没有脏乱差,有的只是青山绿水,和一个美丽的无名小洞。 10, 所以,柳江洪水素来被称为“竹筒水”,来势凶猛,暴涨暴落。 11, 金黔在线讯三都水族自治县今年首度在都柳江进行人工增殖放流鱼苗,入夏以来,已经分4个点将10万尾鱼苗投放都柳江。 12, 三都原是柳江头,都柳江上乐漂流;两岸林幽嵌碧玉,一江水浓淌绿绸。 13, 蜿蜒潆绕的柳江,在柳州市区勾勒出了马蹄形的半岛轮廓,从高处俯瞰,那种“天然大盆景”般的独特观感,造就了全球最具辨识度的一座城市。 14, 通报称,新津县水务局原副局长张贵强、锦江区柳江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董涛等6人因涉嫌受贿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其中,3人已被批准逮捕。 15, 拿广西的柳江,郁江,漓江跟他比,那简直就是小河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