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荆柯刺秦的诗词名句唐·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咏荆轲 作者:【陶渊明】 [名句]其人虽已没 千载有余情 [原文]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蠃,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借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析赏〕此诗是咏赞荆轲侠义行谊,很为他的刺杀秦王失败惋惜-然其人虽已死,千百年后,却仍流传着他那慷慨悲壮的豪情。 战国时代末期燕国的义士荆轲(?--公元前227年)的《易水歌》。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 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 成白虹。 咏荆轲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内容: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2.荆轲刺秦的故事有诗赞之乎【名称】《咏荆轲》 【年代】东晋 【作者】陶渊明 【体裁】五言诗 作品原文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澹澹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基本信息 【名称】《咏荆轲》 【年代】中唐 【作者】柳宗元 【体裁】五言古诗 作品原文 咏荆轲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 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 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 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 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 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 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 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 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3.荆轲刺秦王中的著名诗句著名诗句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 出处:《荆轲刺秦王》 选自《战国策·燕刺》。原文节选: 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始末,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与燕国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实际上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强秦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斗争。 作者尤其着力刻画了荆轲这一侠士形象,对这一形象作者持敬仰、歌颂的态度。他反抗强暴、有胆有识、大智大勇、视死如归,是一个英雄形象。 4.有关荆轲刺秦王的诗词咏史诗 阮瑀 燕丹善勇士。 荆轲为上宾。图尽擢匕首。 长驱西入秦。素车驾白马。 相送易水津。渐离击筑歌。 悲声感路人。举坐同咨嗟。 叹气若青云。 拟咏怀诗 二六 萧条亭障远。 凄惨风尘多。关门临白狄。 城影入黄河。秋风别苏武。 寒水送荆轲。谁言气盖世。 晨起帐中歌。春坊正字剑子歌 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挼丝团金悬簏敕,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杂兴 王昌龄 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 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 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 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史 李峤 马记天官设,班图地里新。 善谈方亹亹,青简见彬彬。方朔初闻汉,荆轲昔向秦。 正辞堪载笔,终冀作良臣。三不为篇 海顺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斫石通道,祈井流泉。君肝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不为则已,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永□今好,长绝来怨。 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 书临雪彩,牒映萤光。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笼餐讵贵,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我欲炫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厨富甘肴。讽扬弦管,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旦,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奉酬圣从侍制 王安石 班行想望岁空多,知有龙门未敢过。 和近圣人师展季,勇为君子盗荆轲。三刀旧协庭闱梦,五腨今传里巷歌。 复道谏书尝满箧,不唯诗句似阴何。 5.荆轲刺秦王有何典故秦王灭赵以后,命令大将王翦去平定北方 的燕国。 燕国的太子丹得到了情报,便挑选了一个 名叫荆轲的勇士去刺杀秦王,企图借此挽救燕 国的危亡。荆轲带着督亢(燕国一块富饶的地方,在今 河北涿县东)的地图,以割地求和为名,到咸阳 去求见秦王。 听说燕国人要向自己投降,秦王 暗中大喜,马上接见荆轲。 当他打开地图观看 的时候,却发现里面藏着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 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荆轲抄起那把匕首,直朝 秦王的胸口刺去。秦王大吃一惊,急忙闪开身 子,才没有被刺中。 当时,秦国朝廷上有规定,任何人也不准带 兵器上殿。群臣没有兵器,一个个都吓得手忙 脚乱,眼睁睁地看着荆轲行刺。 事情发生得这 样突然,也来不及宣召殿下的卫兵。秦王虽然 佩戴着宝剑,但因为他的宝剑太长,一时拔不出 来,只好围着柱子转。 荆轲朝这边追,他就朝那 边跑;朝那边追,就往这边跑。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秦王的医生夏无且 急中生智,举起他的药盒子就朝荆轲的头部猛 砸过去。 趁这点儿工夫,秦王才抽出宝剑,砍断 了荆轲的左腿,殿下的卫兵闻讯过来,一会儿就 把荆轲杀死了。秦王不由得勃然大怒,急令王翦加紧攻燕。 太子丹率军迎战,被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年,秦 王又调来大批军队支援王翦作战。 王翦乘势发 动进攻,一举消灭了燕军的主力,杀了太子丹, 攻占了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市西南)。 燕王收 拾残兵败将,吓得逃到遥远的辽东(今辽宁省辽 阳市)去了。 到公元前222年,秦王又派王翦的儿子王 贲率领军队远征辽东,俘虏了燕王喜,终于灭亡 了燕国。 6.“荆轲刺秦”的典故秦国的将军王翦攻破赵国,俘虏赵王,全部占领了赵国的国土,进军向北侵占土地,到达燕国南部的边界。 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就请求荆轲说:“秦军马上就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头颅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有德行的人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说:“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 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现在听说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买将军的头颅,您将怎么办?”樊将军仰面朝天,长长地叹息,流着眼泪说:“我每当想起这一点,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计策啊!”荆轲说:“现在有一个建议,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深仇大恨,怎么样?”樊於期于是上前问道:“怎么办?”荆轲说:“希望得到樊将军的头颅来献给秦国,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 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用右手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 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於期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近一步说:“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现在才能听闻到您的教悔!”于是自刎。 太子听说了这件事,赶着马车跑去,伏在樊於期的尸体上大哭,非常悲伤。 事已至此,没有办法挽回了,于是就收拾安放樊於期的头颅,用匣子封好它。 于是太子预先寻求世上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用毒药水淬过它。 用人做实验,血沾湿衣缕。没有一个不立刻死的人。 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对视,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 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同他一起去。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 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就又请求他说:“日子已经不多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发怒,呵斥太子说:“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请允许我告别吧!”于是出发了。 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给他送行。到易水上,祭过路神,就要上路。 高渐离敲着筑,荆轲和着节拍唱歌,发出变徵的声音,众宾客都流着眼泪小声地哭。荆轲又上前作歌唱道:“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又发出悲壮激昂的羽声。 众宾客都瞪大了眼睛,头发都向上竖起顶住了帽子。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说:“燕王确实非常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出兵来抗拒,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意为:燕国愿意同别的诸侯一起尊秦王为天子)像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赋税,保存祖先留下的国土。 他们诚惶诚恐,不敢自己来陈述,恭谨地砍下樊於期的头颅和献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用盒子封好,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吩咐。” 秦王听了蒙嘉的话,非常高兴。于是穿了上朝的礼服,安排下隆重的九宾大礼仪式,在咸阳宫接见燕国的使者。 荆轲捧着装了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武阳捧着地图匣子,按次序进宫,到达殿前的台阶下,秦武阳脸色都变了,十分害怕,秦国的群臣对此感到奇怪。荆轲回过头来对秦舞阳笑了笑,上前替他向秦王谢罪说:“北方蛮夷地区的粗鄙人,没有拜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希望大王稍微原谅他些,让他在大王的面前完成他的使命。” 秦王对荆轲说:“起来,取来武阳所拿的地图!” 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于是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匕首刺秦王。 还没有刺到秦王的身上,秦王非常惊骇,自己伸直身子站起来,挣断了袖子。秦王拔剑,剑很长,就握住剑鞘。 当时秦王心里又怕又急,剑插得很紧,所以不能立即拔出来。荆轲追逐秦王,秦王绕着柱子跑。 秦国的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常态。并且按照秦国的法律,臣子们侍立在殿上的,不能带一点兵器;那些宫廷侍卫握着武器,都排列在宫殿的台阶下面,没有君王的命令不能上殿。 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这时,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jū)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 秦王还正在。 7.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 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 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 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 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 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 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 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 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 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 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 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 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 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 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 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 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 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8.中国历史说一下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 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 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 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 要他去刺杀秦王。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 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 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 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 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 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 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 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 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 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 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 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 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 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 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 【原文】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