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蕴含典故的诗句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可以使古诗词的容量增大,表达更生动、更典雅、更含蓄,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熟记典故是我们理解古诗词的重要途径之一.现将七――九年级含典故的诗句归纳如下: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 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典故: 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典故: 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典故: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 2.有诗词典故的名字求一有诗词典故的女孩名字,好的话再加201.水盼:“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单个看水盼的意思是比喻人的目如秋水,就是眼睛很漂亮,灵动而传神.出自周邦彦的《拜星月慢》. 2.芸香:“隔院芸香满地狼籍.”本意是一种香草的名字.出自周邦彦的《应天长》 3.檀樱:“润玉笼绡,檀樱椅扇.”檀樱指樱唇.出自吴文英的《踏莎行》. 4.杜若:如果姓杜可以考虑“杜若”,杜若是一种花卉名,可以入药,应该也很幽香动人,所以多为文人骚客的吟咏对象. 5.凝碧:“漫椅遍危栏,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凝碧应该是说天上的碧云聚拢了,合在一起.出自李甲的《帝台春》. 6.雪柳:“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想去.”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不过雪柳的意思是指女子头上的饰物.我只是觉得好听而已. 7.水云:“水云间,俏无言”出自朱淑真的《江城子》 8.纤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出自秦观的《鹊桥仙》. 9.琤:“重头歌韵响琤琮”(出自晏殊的)琤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是:玉石碰击声、琴声或流水声.琮是种乐器,要用“琤”还是“琤琮”随你.琤琮应该是指玉做的乐器.注意这两字的读音,自己查一下字典.我记不太清好像是cheng cong (一声和二声). 10.绿晓:“绿杨烟外晓寒轻”(此句出自宋祁的《玉楼春》)取这两字我觉得可以理解为绿意盎然的晓日. 11.流霞:“投晓共流霞倾尽”,(出自晁补之《洞仙歌》)这里是指传说中的仙酒名字.还有一个意思是漂浮的云.(一般指傍晚天边的云彩多变绚丽) 12.彩萧:“托微风彩萧怨”(出自贺铸的《绿头鸭》) 13.香晴:“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张元干的《石州慢》)取这两字我理解为梅香扑鼻的晴天. 14.水风、月露:“水风轻,萍花渐老.月露冷,叶飘黄 .”(出自柳永《玉蝴蝶》) PS:取名字记得结合姓氏,要让名字和姓读起来有种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还有注意名字和姓氏合在一起的时候不会产生歧意. 终于写完,楼主有疑惑就留言问我,觉得满意就多把点分吧.哈哈哈哈~。 3.有关梅花的诗词以及典故有哪些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运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后用为梅花的典故.《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有一种梅,名苔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丝飘飘可玩.”《武林旧事》载,苔梅有两种:一种苔藓特厚,花特别多;一种苔如细丝,长尺余.早梅李公明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红梅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 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 直和根拨送春来.早梅柳宗元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山园小梅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擅板共金樽.梅花蒋维翰 白玉堂前一树梅, 今朝忽见数花开.几家门户重重闭, 春色如何入得来?雪梅(其一)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其二)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早梅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卜算子 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居简莫恨丹青废画工,不须求异只须同.玉容不及寒鸦色,故托缁尘异汉宫.早梅齐已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村前深雪里,昨夜一 枝开.墨梅张臬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墨梅赵秉文画师不作粉脂面,却恐傍人嫌我直.相逢莫道不相识,夏馥从来琢玉人.忆梅李商隐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梅王琪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与薛肇明弈棋赌梅花诗输一首王安石华发寻春喜见梅,一株临路雪倍堆.凤城南陌他年忆,香杳难随驿使来.梅贡性之眼前谁识岁寒交,只有梅花伴寂寥.明月满天天似水,酒醒听彻玉人箫.梅花落隆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留恋逐霜彩,漫步下冰斯.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词.。 4.有关于红豆的诗词及典故有哪些呢【诗词】1、相思 ( 唐)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注】另有版本为“劝君休采撷”.2、相思子(现代)万宽相思数红豆,一粒一偷笑.可恨明月君,却将赪颜照.【典故】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愿对你有所帮助。 5.【谁知道出自苏轼的诗词的典故小故事,注明出自哪首词雪泥鸿爪 苏轼在任凤翔府判官时,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雪泥鸿爪” 就被概括为众所周知的成语了. 河东狮吼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朋友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 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 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因此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 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 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水落石出”便由此演化而出. 明日黄花 “明日黄花”出自苏轼在重阳节所写的一首诗和一首词.他在《 九日(按即重阳)次韵王巩》诗中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 明日黄花蝶也愁.”又在《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词中写道:“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后人从这个名句引申一步,以“明日黄花” 比喻种种过时的人或事物. 坚忍不拔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忍不拔”这个成语由此得出. 海屋筹添 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 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 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 琴操参宗 苏轼在杭州时,携琴操游西湖.一日戏曰:“我作长老,尔试参禅. ”琴操问:“何谓湖中景?”苏轼答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琴操曰:“何谓景中人?”答曰:“ 裙拖六幅潇湘水,髻挽巫山一段云.”“何谓人中意?”“ 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如此究竟如何?”“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琴操大悟,即日削发为尼.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东坡谪居黄州时,写下《临江仙—夜归临皋》一词.其中有“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相传这首词写成后,当晚就在人们中间流传开了. 由于结尾表达了作者隐逸的想法,以致人们第二天纷纷传说, 苏轼已将冠服挂于江边,坐上小舟,长啸而去.地方官得知, 大吃一惊,怕因犯人走失而失职,急忙前去查看.到了住所, 却发现他鼻息如雷,还没有起床. 天涯何处无芳草 据《林下词谈》说,苏轼在惠州时,曾命朝云唱《蝶恋花》一词. 朝云还没有开始唱,就已“泪满衣襟”.苏轼问何故,朝云曰:“ 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东坡肉 驰名全国的“东坡肉”,这一楚乡湖北特有的传统名菜, 素为人们所熟知,它是由苏轼亲手制作始创于黄州. 苏轼的煮食猪肉,确属烹制得法,按他自己总结的烹饪要领是:“ 慢著火,少著水”.故而烹制出的东坡肉,味极鲜美. 他还写了一首《猪肉颂》:“洗净铛,少着水,柴头罨烟馅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食,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东坡汤 苏轼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 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 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 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在中国古时, 汤里照例要放进些生米.在青菜已经煮得没有生味道之后, 蒸的米饭就放入另一个漏锅里,但要留心莫使汤碰到米饭, 这样蒸汽才能进得均匀. 冰肌玉骨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冰肌玉骨用来形容肌骨像冰一样纯净,像玉一样润泽.。 6.【初中诗词中,有运用了典故的诗句有哪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题乌江亭》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楼船雪夜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廷筠《商山早行》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易水送别》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灏《黄鹤楼》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绝句》。 7.急求含“静”字的诗词典故,多多益Ŗ;是叠字的最好~临江仙鹿虔扆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卜算子苏轼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1人初静.谁见幽人2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满江红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此曲看似热闹,其实更显出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