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画》的拼音huà画 tánɡwánɡwãi(唐) 王 维 yuǎnkànshānyǒusâ远 看 山 有 色, jìntīnɡshuǐwúshēnɡ近 听 水 无 声。 chūnqùhuāháizài春 去 花 还 在, rãnláiniǎobùjīnɡ人 来 鸟 不 惊。 1、释义: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赏析: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 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盛开着。 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 全诗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 3、作者介绍: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 2.唐诗《画鸭》全文拼音chūn cǎo xì hái shēng ,chūn chú yǎng jiàn chéng 。 春 草 细 还 生, 春 雏 养 渐 成。 róng róng máo sè qǐ ,yīng jiě zì hū míng 茸 茸 毛 色 起, 应 解 自 呼 名。 作者简介: 揭傒斯(1274-1344),龙兴富州(江西丰城)人。元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字曼硕,号贞文。延佑初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元统初官升至侍讲学士,赠护军,追封豫章郡公,谥文安。故世称"揭文安"。总修辽、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工诗文,贯通经史百家。为文叙事极为严整,语简而当,与虞集、杨载、范梈并称"元诗四大家"。 存世书迹有《千字文》、《杂书卷》、《陆柬之文赋跋》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