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发配流放的诗句

1.流放发配西南的诗词

丁澎送张缙彦写诗:老去悲长剑,胡为独远征?半生戎马换,片语玉关行!乱石冲云走,飞沙撼碛鸣。万方新雨露,吹不到边城。(《送张坦公方伯出塞》)王宣的《谪居柬友》:“同是天涯万里身,相依萍梗即为邻。闲骑蹇卫频来往,小擘霜鳌忘主宾。明月满庭凉似水,绿莎三径软于茵。生经多难情愈好,未觉人间古道沦。”

《天末怀李白》作者: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望木瓜山 李白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2.与“发配边疆”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3.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4.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5.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7.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8.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9.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1.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2.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3.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14.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5.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____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16.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7.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____王维《少年行四首》

18.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____许浑《塞下曲》

19.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____李益《塞下曲》

20.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1.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____李颀《古从军行》

22.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____李白《关山月》

23.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____王翰《凉州词二首》

24.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____李益《从军北征》

25.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6.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27.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____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28.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____李白《从军行》

29.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0.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____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31.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32.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____戎昱《塞下曲·其六》

33.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34.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____张说《幽州夜饮》

35.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____马戴《出塞词》

36.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____徐锡麟《出塞》

37.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____李益《从军北征》

38.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____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9.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____李颀《古意》

3.求古代文人流放途中所做的诗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望采纳。

4.苏轼用流放地点做的诗词是哪一首

苏轼用流放地点做的诗词为《自题金山画像》 作品原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译文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

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有人问我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创作背景1101年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五月抵达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经润州拟到常州居住。《自题金山画像》是苏轼在真州游金山龙游寺时所作。

《自题金山画像》以自嘲的口吻,抒写平生到处漂泊,功业只是连续遭贬。诗人面对当年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既有对目前垂垂老矣的描述,也有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多重感情交织在一起。

造语苍凉,寓庄于谐,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