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商丘的诗句《登商丘》 年代: 唐 作者: 储光羲 河水日夜流,客心多殷忧。 维梢历宋国,结缆登商丘。 汉皇封子弟,周室命诸侯。 摇摇世祀怨,伤古复兼秋。 鸣鸿念极浦,征旅慕前俦。 太息梁王苑,时非牧马游。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 年代: 唐 作者: 高适 商丘试一望,隐隐带秋天。 地与辰星在,城将大路迁。 干戈悲昔事,墟落对穷年。 即此伤离绪,凄凄赋酒筵。 《由商丘入永城途中作》 年代: 明 作者: 李先芳 三月轻风麦浪生,黄河岸上晚波平。 村原处处垂杨柳,一路青青到永城。 2.写一篇关于赞美商丘各个景点的作文或诗歌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南部,自商契建都开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古城为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虽亦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 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古城城墙周长近4公里,城内面积约1.13平方公里,内部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诸多名胜古迹存于其中。 1986年,商丘古城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乘车直达古城北门口,在北城门下售票处购买通票之后便开始了游览。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想感受一下古城生活而不想进入景点参观的话是不需要花钱购买门票的。 3.关于商丘的诗句1、结缆登商丘唐储光羲 《登商丘》2、商丘试一望唐高适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3、商丘之木宋方岳 《沁园春·子盍规夫》4、此行若遇商丘老元姬翼 《鹧鸪天·弱丧飘流未肯归》5、孤云抱商丘宋苏轼 《南都妙峰亭》6、今年见公商丘侧宋苏辙 《宣徽使张安道生日》7、商丘冷坐君知否宋苏辙 《次韵王巩见寄》8、令侍商丘白发翁宋李新 《送胡运使》9、归葬商丘外宋梅尧臣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10、客自商丘至宋梅尧臣 《依韵和太祝同诸君游园湖见寄》11、今年见公商丘侧宋苏辙 《宜徽使张安道生日》12、载笔商丘粲?宋王禹偁 《残句:年来复有事堪嗟》13、虽白马之见庙兮聊血食於商丘宋鲜于侁 《九诵·微子》14、商丘不唱采芝歌宋阳枋 《少年看花行寄示谊儒侄》15、相彼商丘隋佚名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16、邑于商丘隋佚名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17、相彼商丘隋佚名 《出火祀大辰十二首》18、邑于商丘隋佚名 《纳火礼祀大辰十二首》19、商丘大夏三十魄宋张埴 《此心过酬韵》20、商丘本意得珍珠宋周必大 《临川梁译投冰溪救母谢昌国作孝德记杨廷秀有》21、牧猪江揖商丘子明卞荣 《述怀效生肖体》22、岂必商丘开明祝允明 《述行言情诗(六首)》。 4.历史上描写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历史上商丘有多个名称,宋国、睢阳、宋州、宋城、梁园以及宋朝时期的南京等等,都是指如今商丘。 关于河南省商丘市的古诗词有: 1、《对雪献从兄虞城宰》唐李白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译文: 昨夜我们一起在梁园(今河南商丘)里游玩,小弟我很寒冷,老兄你却不知道独自来到庭院里,看那雪中玉树,真为那连理树枝而伤心断肠。 2、《守睢阳作》唐张巡 接战春来苦,孤城日渐危。 合围侔月晕,分守若鱼丽。 屡厌黄尘起,时将白羽挥。 裹疮犹出阵,饮血更登陴。 忠信应难敌,坚贞谅不移。 无人报天子,心计欲何施。 译文: 与叛军的交战从春天一直持续到现在,战斗十分艰苦,四顾无援,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已成为一作空城,日渐艰危。 叛军重重围困睢阳的态势,就像月亮周围的晕圈一样,围了一层又一层,守军则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布成像鱼丽那样的阵法,抵御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守城军民同仇敌忾,多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指挥官站在城头亲冒矢石,不时地挥动旗帜指挥军民作战。 受伤的将士包扎好伤口,又重新回到了战场上,守城官兵浴血奋战,愈战愈勇。 将领忠心报国,又能取信于士兵,应该是不可战胜的,坚贞不屈与敌战斗到底的意志决不会改变。 我和将士们苦战守城,战况危急,却无人上报天子,虽有破敌的谋略,却无法得以实现。 3、《梁园吟》唐李白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译文: 我离开了京城,从黄河上乘船而下,船上挂起了风帆,大河中波涛汹涌,状如山脉起伏。航程长,水遥阔,饱尝远游之辛苦,才终于到达宋州的平台,这是古梁园的遗迹。 在平台作客依然愁思不断,对酒高歌,即兴来一首《梁园歌》。 又感阮籍《咏怀》“徘徊蓬池上”之诗,念及“泽水扬洪波”之句。 深感长安与梁园隔着千山万水,道路迢迢,想再重返西京希望已经不大了。人生要看得开,岂可自寻烦恼?不如登高楼边赏风景边饮美酒。 4、《遣怀》唐杜甫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名今陈留亚,剧则贝魏俱。 邑中九万家,高栋照通衢。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 译文: 昔日我游历在宋中(今河南商丘市南)一带,汉朝梁孝王自梁徙都在这里。当今的宋中仅次于唐代著名的商业交通发达的城市陈留,而在政治军事上的地位则和贝州、魏州相等。 一个城邑中就有就万户人家,大街两旁的高楼大厦互相辉映。船和车马占据大半的天下,主人和客人都十分欢乐。 5、《过宋州》唐李端 睢阳陷虏日,外绝救兵来。世乱忠臣死,时清明主哀。 荒郊春草遍,故垒野花开。欲为将军哭,东流水不回。 译文: 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限于叛军之手时,与外界断绝了关系,救兵一直没有到来。遭逢乱世,忠臣惨遭屠戮;虽然现在叛乱已定,但仍然让英明的皇上为之感到悲哀。 时值初春,荒芜的郊外,杂草遍地;残垣废垒纵横,到处野花盛开。我为将军之事痛哭流涕,可是往事悠悠,如水东流,永不回转,哭又有什么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丘。 5.写一篇关于赞美商丘各个景点的作文或诗歌商丘古城位于商丘市南部,自商契建都开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 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古城为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所建,虽亦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 城池内方外圆,形似古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古城城墙周长近4公里,城内面积约1.13平方公里,内部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诸多名胜古迹存于其中。1986年,商丘古城被**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乘车直达古城北门口,在北城门下售票处购买通票之后便开始了游览。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只想感受一下古城生活而不想进入景点参观的话是不需要花钱购买门票的。 6.以诗歌形式写一首关于商丘的变化的作文我的家乡在商丘,商丘位于河南省的东部.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博大情深.商丘是火的发源地,早在一万年以前,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燧人被人们誉为火祖.商丘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 彩带飘舞,鲜花怒放,是为举世同庆商秋市十岁生日.十年间,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商丘速度"演绎精彩。。勤劳智慧的商丘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装扮着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奋进城市交响乐昭示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十年的商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7.以诗歌形式写一首关于商丘的变化的作文我的家乡在商丘,商丘位于河南省的东部. 商丘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博大情深.商丘是火的发源地,早在一万年以前,燧人氏在这里发明了人工取火,开创了人类文明历史的新纪元.燧人被人们誉为火祖.商丘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 彩带飘舞,鲜花怒放,是为举世同庆商秋市十岁生日.十年间,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商丘速度"演绎精彩。 勤劳智慧的商丘人民正用自己的双手装扮着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城市.奋进城市交响乐昭示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力量. 十年的商丘,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8.简述一个有关河南的历史故事(含成语故事)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 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 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 姓氏文化:河南是中华姓氏的摇篮,《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300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黄为代表的南方四大姓,其根均在河南。近年来,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认可与响应,在全球华人中掀起了寻根、朝觐、拜祖的热潮。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 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业和商业文化的起源在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 商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 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市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 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今商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郑国即今郑州,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世界上第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就北宋汴京(今开封),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 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思想文化:伏羲演八卦,周文王作《易经》,诸子百家大多是河南人,而且活动区域主要在河南。 老子、庄子分别写成了影响深远的《道德经》和《庄子》。法家韩非、商鞅、申不害,墨家墨子,纵横家苏秦、张仪,兵家吴起,杂家吕不韦,东汉王充在洛阳著作《论衡》是一部唯物主义哲学巨著。 中原思想文化传达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 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 《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 “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期编著的《黄帝内经》至今仍是中医学工作者必读的指导性医学著作。 东汉南阳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中医经典专著,被誉为“中国医方之祖”。中原中医药大师荟萃。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 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人白居易。 “贾谊、阮瑀、应玚、谢灵运、江淹、韩愈、岑参、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诗词明星灿若星河。武术文化:武术文化又称功夫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