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等的诗歌

1.关于等待的现代诗

1、《等待》

作者:一岑

何时,吹来一束风。

这酷热的天,它还能坚持多久。

你不知道,而我,也只能静静地等待。

2、《千年等待》

作者:落纸云

千年的辗转,千年的迷茫。

千年来我不曾忘却你的一笑,

千年来我不曾停留追求你的痕迹。

许是前生的缘分,许是前生的诺言。

经过千年的等待,灯火阑珊处终究有你的回头。

千年,我不曾遗忘,你许我一生的诺言。

茫茫人海,为了等待你的出现。

灯火阑珊处我不曾停止跳舞。

因为前生你曾说过,最喜欢我跳舞的模样。

3、《等待》

作者:刘幼民

一位老人呆立在马路旁。

宝马、奔驰、雪铁龙汇成吼叫着的车流。

洪水一样冰冷地从他身上剥去回家的希望。

人活在城市的喧嚣声中。

显得那样渺小,被水、被风、被火。

被阴霾吞噬咀嚼一队衣衫斑斓的民工。

蹲踞在简陋的工棚前的泥地上用餐。

身后是脚手架,龙门吊,还有。

灰色调的楼群,睁着眼,张着嘴。

像是一具具完整的骷髅在哭在笑却又。

无声无息,大家都在注目那个老人。

注目着他双腿的颤抖注目着他一颗心的抽搐。

其实这里的每个人都在想家又都有着自己的惧怕。

家,变得遥远人,变得陌生。

有人站着有人看着。

都在等待一片空白消失的时候。

4、《自由的等待》

作者:梅@眼

你以沉默命名生长在我的寂寞里。

眼角蔓延而出的光阴的线条。

有笑望命途的懊恼握紧拳头的斗牛士。

缩聚心脏想要压迫出最后一滴动脉血。

却在窒息的最后一刻只好放手获取奔流的自由。

长啸着松开双手伸向苍穹的那一刻。

有木鱼儿唱响万物在时间里生长。

时间在自然里遨游。

5、《等待青春》

作者:绝恋青春

有些人等,等待一生。

纵然没有结果,却无怨无悔。

喜乐满怀,有些人错过。

错过一世,纵然选择遗忘。

却自欺欺人,忧郁凄凉。

暮然回首。青春就在等待中悄然失色。

某些人以及某些事,只留在自己心里。

没有什么地老天荒的传说。

仿佛那些一直守候的,青春失乐园般苦涩。

或许经历了雕琢。

你才是那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2.含有等待的诗句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洪秀全《定乾坤诗》

经年等待中秋月,一夕阳云扫不开。——潘良贵《和季成弟中秋不见月》

等待晓光琱好句,晓光未白句先成。——杨万里《不寐四首》

聚船久住下河湾,等待船齐不教放。——杨万里《过奔牛闸》

泊船到得暮锺时,等待诸船不肯齐。——杨万里《过吕城闸六首》

泮水曾参冷似冰,等待春风放桃李。——杨万里《寄吴宜之》

却缘腊雪勒孤芳,等待晴光晒麝囊。——杨万里《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叮咛等待吾归看,切莫开花小至前。——张镃《种蜡梅喜成时欲暂往梁溪》

等待揭天丝管沸,彩云縆定不教行。——程嘉燧《纟互云诗八首次韵》

等待薰风暄暖后,枝间看取实离离。——刘基《丙申岁十月还乡作(五首)》

辛苦陌头杨柳树,含颦等待大阳舒。——刘基《雨中呈石末公》

还山须种千株杏,等待仙华道士来。——刘基《送翳士贾思诚还浙东(三首)》

3.【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

(一)诗歌的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 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 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

4.【求凉州词等诗的内容求:凉州词望洞庭已亥杂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竹

以下均是,如欲知作者可再追问.(只有部分,望谅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秋夕 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野步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描写等待的诗句有哪些

1、《减字木兰花·琵琶绝艺》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琵琶绝艺,

年纪都来十一二。

拨弄么弦,

未解将心指下传。

主人瞋小,

欲向东风先醉倒。

已属君家,

且更从容等待他。

2、《柳梢青·征路迢迢》

年代: 宋 作者: 黄机

征路迢迢,征旗猎猎,征袖徘徊。

扑簌珠泪,怕闻别语,慵举离杯。

春风花柳齐开。

只唤做、愁端恨媒。

一片衷肠,十分好事,等待回来。

3、《虞美人·西风明月临台榭》

年代: 宋 作者: 赵长卿

西风明月临台榭,

准拟中秋夜。

一年等待到而今,

为甚今宵陡顿、却无情。

姮娥应怨孤眠苦,

取次为云雨。

素蟾特地暗中圆,

未放清光容易、到仙源。

4、《临江仙·旧日采莲羞半面》

年代: 宋 作者: 刘辰翁

旧日采莲羞半面,至今回首匆匆。

梦穿斜日水云红。

痴心犹独自,等待郑公风。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人间天上几时同。

宫衣元不遇,无语醉醒中。

5、《正月三日骤暖多稼亭前梅花盛开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却缘腊雪勒孤芳,

等待晴光晒麝囊。

小立树西人不会,

东风供我打头香。

下一篇
黄鸟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