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诗平

1.《诗经.邶风.击鼓》全诗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 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 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 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 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 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2.诗经全集

/shijing/index.htm●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

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乐只君子,福履成之。○螽斯螽斯羽,诜诜兮。

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

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

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从汉以来,注释《诗经》的著作,今天能见到的,还有不下千种,其影响较大的,有汉人注,称《毛诗郑笺》;有唐人义疏,称《毛诗正义》;有宋人注,称《诗集传》;最通俗的,有今人的选注本的和今译本。《毛诗郑笺》《毛诗郑笺》,《四部备要》本二十卷,《四部丛刊》作《毛诗》二十卷,是汉人的《诗经》注。

汉代传《诗》。有齐、鲁、韩、毛四 家,齐、鲁、韩三家说已散失。

《毛诗选》是汉毛亨所作《诗训诂传》的简称;亨,鲁人。后汉郑玄作《笺》;玄字康成,高密(今山东高密县)人,是著名经学家。

《毛诗传》以解释《诗》的词汇为主,大抵保存了一些先秦的古义;每篇诗前又各有小序,阐明诗作主题,运用封建的伦理观点,宣扬封建主义,语多附会,不足凭信。《郑笺》以宗毛为主,遇毛义有隐略处,就替它表明,如有不同,即下已意,并兼采三家诗说,加以疏通。

在思想内容方面仍然脱不了《毛诗传》所走的道路。《毛诗正义》《毛诗正义》,《四部备要》本七十卷,是把《毛诗郑笺》加上唐孔颖达的《正义》和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中的《毛诗释文》三书合编成的。

《正义》对《毛诗郑笺》作了详尽的疏讲。《释文》是注释音义。

孔颖达,字仲达,唐衡水(今河北衡水县)人。官至国子祭酒,受唐太宗命作《五经正义》。

陆德明,名元朗,字德明,唐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唐高祖时为国子博士,著《经典释文》。

这书里包括了汉隋间人对《诗经》的解释,是研究《诗经》的重要参考书。《诗集传》《诗集传》,《四部备要》本二十卷,南宋著名思想家和学者朱熹(公元1130-1200年)撰。

熹字元晦,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这部书杂采《毛诗》《郑笺》和三家诗说,力图探求《诗经》的本义,对诗的解说,能突破《诗序》旧说,申以已意,不能解决的,则抱存疑态度。

有些看法,较《毛诗》《郑笺》中肯,但也有失于主观臆断之处。此处对《诗经》里涉及爱情的作品,都斥为“男女淫佚”之诗,它以封建道德观点衡量男女爱情,这就歪曲了作品内容。

这部书文字比较浅显平易,解释方式一般有题解,有章句训诂,有对于诗的表现手法的简单评论,还用反切标出读音,这都便于学习参考。《诗经选》今人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本。

共选九十篇,计《周颂》两篇,《大雅》三篇,《小雅》十六篇,其余都属风诗。各篇都附注释,注文除解释词句外,于必要时串解,最后说明篇义。

所选各篇都是较优秀的作品,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的诗。注释中间有可商之处,但不失为便利初学读物。

《国风选译》今人陈子展编著,古典文学出版社本。本书从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里选择了八十篇,每篇有译文、汇注和解题。

每一组风诗的前后,又摘录清人顾栋高的《毛诗类释》。译文力求正确、畅达,而又保存它的原始风味、民歌体格,并和原作上下对照,便于浏览比较。

汇注酌取前人成说,特别重视清代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近人新解,。

3.诗经中的几首诗的解释与赏析

《诗经·郑风·子衿》 原 文 青青子衿,①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② 青青子佩,③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④ 在城阙兮。

⑤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1, 踊跃用兵2。

土国城漕3, 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4, 平陈与宋5。

不我以归6, 忧心有忡7。 爰居爰处8? 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9? 于林之下。

《诗经 卫风 伯兮》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死生契阔10, 与子成说11。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12, 不我活兮13。 于嗟洵兮14, 不我信兮15。

《诗经·小雅·鹿鸣》三首鹿鸣之什 ○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四牡 四牡騑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四牡騑騑,啴々骆马。岂不怀归?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遑将父。

翩翩者鵻,载飞载止,集于苞杞。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驾彼四骆,载骤骎骎。岂不怀归?是用作歌,将母来谂。

○皇皇者华 皇皇者华,于彼原隰。駪々征夫,每怀靡及。

我马维驹,六辔如濡。载驰载驱,周爰咨诹。

我马维骐,六辔如丝。载驰载驱,周爰咨谋。

我马维骆,六辔沃若。载驰载驱,周爰咨度。

我马维骃,六辔既均。载驰载驱,周爰咨询。

子衿一文:译 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谢谢采纳,敬请追问 子衿 子衿 : zǐ jīn 1.《诗·郑风》篇名。

《诗序》以为刺"学校废",谓"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朱熹集传则说"此亦淫奔之诗。

" 2.《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毛传:"青衿,青领也。

学子之所服。"后因称学子﹑生员为"子衿"。

1、诗经——《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子:男子的美称。 衿:衣领 悠悠:此指忧思深长不断。

宁:难道。 嗣音:传音讯。

嗣,通“贻”,音yí,给,寄的意思。 挑达:音táo tà,独自来回走动。

城阙:城门楼。 译 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心境。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 悠悠的是我的情怀。 纵然我不曾去会你, 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 在这高高城楼上啊。

一天不见你的面呵, 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赏析】 由于孔子曾说过“《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经学家便将《诗经》的每首诗都套上“思无邪”的灵光圈,致使一部《诗经》竞成了儒家的道德教科书。如本篇《子衿》,《毛诗序》认为“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郑国衰乱不修学校,学者分散,或去或留,故陈其留者恨责去者之辞,以刺学校之废也。经三章皆陈留者责去者之辞也。”

可是我们在诗中实在看不出什么“学校废”的迹象。朱熹指出:“此亦淫奔之诗。”

(《诗集传》)倒是看出这是男女相悦之辞,纠正了前人的曲解臆说。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

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来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近人吴闿生云:“旧评:前二章回环入妙,缠绵婉曲。

末章变调。”(《诗义会通》)虽道出此诗章法之妙,却还未得个中三昧。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诗中表现这个女子的动作行为仅用“挑”、“达”二字,主要笔墨都用在刻划她的心理活动上,如前两章对恋人既全无音问、又不见影儿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独白。两段埋怨之辞,以“纵我”与“子宁”对举,急盼之情中不无矜持之态,令人生出无限想像,可谓字少而意多。

末尾的内心独自,则通过夸张修辞技巧,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其强烈的情绪心理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心理描写手法,在后世文坛已发展得淋漓尽致,而上。

4.诗经古诗和诗意大全

杲杲日出。

《诗经·伯兮》。杲(gǎo搞):形容太阳的明亮。

本句大意是:明亮的太阳出来了。这是古代诗歌中最早描绘出的句子,文字筒洁,又能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可用以描写日出,也可以用来比喻刚刚诞生的充满了生命力的事物,还可用来比喻朝气蓬勃的人生。《诗经·伯兮》之死矢靡它。

《诗经·柏舟》。之死;到死。

矢:誓。靡(mi米)它:没有别的心意,即没有二心。

本句大意是:(我只爱自己心爱的人)到死也不变心。这首诗写一位青年女子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对象,可是她的母亲却不谅察她的心,硬要拆散她的美满婚姻,逼嫁别人。

当时,礼教制度经形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成为套在青年男女身上的枷锁。但这位女子却不顾礼教的藩篱,坚持自己所选择的对象。

她一面愤愤地呼喊:“母也天只!不谅人只!”一面誓死抗争:“之死矢靡它!”非他莫嫁,死不变心。这铮铮誓言是对家长包办婚姻的挑战,是妇女自主意识觉醒的宣言。

以历史主义眼光来看,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斗争精神,也可从几千年前这位无名女于身上找到原始的萌芽。《诗经·柏舟》临其穴,惴惴其栗。

《诗经·黄鸟》。穴:墓穴。

惴惴(zhuì坠):恐惧的样子。栗:战栗。

这两句大意是:当临近墓穴将要被活埋时恐惧地战栗起来。《黄鸟》是一首挽诗。

据《左传》记载:秦穆公死后,殉葬者一百七十七人,秦国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皆在殉葬行列。~两句写殉葬者奄息等面临墓穴时惊恐战栗的样子。

“惴惴其栗”现己成为形容惊怕恐惧的常用语。《诗经·黄鸟》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鹤鸣》。它山:别的山。

攻玉;琢磨玉器。本句大意是: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它来琢磨玉器。

此条以它山之石可用来琢玉为例,阐明借鉴、广取的重要意义。石头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连它山之石都有“攻玉”的作用,其它鲜见的东西更可以想见。

此条通过比兴手法寄寓此意.使诗文含蓄蕴藉,令人寻味.具有很强的理喻力量,因此干百年来传诵不绝,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仍是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个极有号召力和极为简明醒目的口号。

《诗经·鹤鸣》先民有言,询于刍荛。《诗经·板》。

先民:古代的圣贤。询:询问,请教。

刍荛(chúráo除饶):割草打柴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古代圣贤有句名言,要虚心向割草打柴的人请教。

古代圣贤尚且需要向被视为下贱的割草的、打柴的人去请教,一般的凡夫俗子则更不在话下。“询于刍荛”可用于表示广泛地听取意见,虚心求教,连草野鄙陋的人的意见也不放过。

《诗经·板》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蓼莪》。怙(hū户)、恃(shì是):都是依靠、凭仗的意思。

这两句大意是:没有父亲叫我依靠何人?!没有母亲叫我仰仗何人?!这两句是痛悼父母双亡,自己从此失去依靠的,表现了诗人对父母的深厚感情。两句均以反诘句式写出,加强了感情的表述,使诗人悲痛欲绝的形象仿佛跃然纸上。

可引用以形容失去父母的孤儿的幼弱可怜,也可用于表现父母对子女的重要性,还可用于表达子女追怀父母的感情。《诗经·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蓼莪》。哀哀:悲怜、痛惜。

生:养育。劬(qú渠)劳:辛劳、劳苦。

进两句大意是:可怜我的父母,生养我受尽辛苦。原诗是写儿子悼念父母的,主要表达诗人痛惜父母辛辛苦苦地养育了他,而他却不能赡养父母,报恩德于万一的感情。

这两句流露出对父母的深爱,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怀念或追悼,也可用于表现子女对父母的体恤、顾念。

《诗经·蓼莪》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岸:山崖。为:变成。

陵:大土山。这两句大意是:高高的山崖也会变成低谷,深深的低谷也会变成高大的山丘。

原诗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这种自然的变化说明了一条哲理: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说明了世事沧桑多变的道理。从科学角度而言,现代地貌学也认为山川陆海是处在互相转化的运动之中。

《诗经·十月之交》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磋(cuō搓):用锉锉平,指加工象牙。

琢(zhuó浊):用刀雕刻,指加玉石。磨:用物磨光,指加工石头。

这两句大意是:(修养品行:好比加工玉石,)像切割,像锉平,像雕刻,像磨光。此条以加工骨器、玉器为例,比喻君子要努力修养品行,坚持德行的砥砺。

所以原诗说:“有匪君子,~,”后多用~来形容研讨学问或修饰文章。切、磋、琢、磨是四个表现精雕细刻的动词,该名句连用四个动词,增强了直观性,使较为抽象的砥砺德行、研讨学问通过几个巧妙的动词传神地表现出来。”

5.诗经里的诗要50首

《诗经》全文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颓。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礻颉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

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编辑本段]《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

6.诗经的诗

你好楼主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裹。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另外《诗经》地址如下:

飞天宝贝猫

7.诗经最出名的两首诗

诗经·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伐檀 诗经·国风·魏风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下一篇
诗经叠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