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谦恭的诗句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不伐其功,不私其利。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 不是虚心岂得贤。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长短不饰,以情自竭。 出不辞劳,入不数功。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夺利争名,甘居人后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 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 此以名誉扬天下。己不逮而恶人之骄,自弃者也。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居高视下真君子,将有视无大丈夫。君子不矜己善,而乐扬人善。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曲则全,枉则直。 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人道恶盈而好谦。 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人之病在乎好谈其所长。 任道骄奢必败亡。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山林不让椒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天道亏盈而益谦。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畏盈守谦,乃终有庆。 二、关于谦恭守礼的名言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 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歌 德 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 ——Arthur Schopenhauer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歌 德 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尔斯华绥 永不向权势低头,但要摘帽为礼。 ——Jim Fiebig,NANA 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 ——吴兢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歌德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马南 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三、让人虚心,谦恭的名言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仲虺之诰》 自用:自以为是 喜欢提出问题向别人请教,知识就丰富,自以为是,知识就浅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切:用刀切断,指加工骨器 磋:用锉磨平,指加工象牙 琢:用刀雕刻,指加工玉石 磨:磨光,指加工石头 比喻一个人品德的进修砥砺以及学问的研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下问: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思想敏锐而勤奋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罔:迷惑不解 殆:精神疲倦 读书不思考,问题仍然不解;只思考而不读书,精神就会疲倦。指要有所收获就应多读书勤思考。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喻善于学习,会动脑筋。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温习旧的知识,可以从中学到新的知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疲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时:按时 说:悦,高兴 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也很高兴,指学习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我曾经整天不吃不睡去冥思苦想,但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可见学习之重要。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发愤学习而忘记了吃饭,快乐的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自己快老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涯:边际,极限 生命有限而知识无边无际。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返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 强调教育对于文明人的重要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强调没有比培养人才更好的了。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学无止境。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青:靛青,染料 蓝:草名,叶可制染料 比喻经过努力学习可以超过前人。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锲:刀刻 镂:雕刻 强调学习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孟夏纪》 善于学习的人,借用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独自一个人学习而不与朋友一起探讨,往往孤陋寡闻,强调互相交流和互相促进。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石不精心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不刻苦学习就不明白道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学记》 弗:不 旨:滋味甘美 至道:最好的道理 虽然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个中滋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认真去学就不知道其好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困:不够 学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别人才知道自己学识不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礼记·学记》 严师:尊师,敬师 在求学的所有方法中,尊师最难做到。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礼记·学记》 节目:树枝交接成结之处 会提问题的人,就像砍伐坚硬的木头,先砍容易之处,然后再砍结。 喻要循序渐进。 **谓学无暇者,虽暇亦不能学。 ——《淮南子·说山训》 暇:空闲 说自己没有时间学习的人,虽然有空闲也不会去学习。引申只要想学习,总能挤出时间。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不学习就不能成功,不请教别人就不知道。 **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汉·王充《论衡·量知篇》 胸无学问,如手中没有钱一样。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汉·王充《论衡·实知篇》 人有了知识学问就有了力量。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汉·刘向《说苑·建本》 少年好学如同初升太阳那么鲜亮;壮年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光芒四射;老年好学如同燃烛照明。 意指人的一生都要勤奋治学。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义:道理 书经过熟读,其中的道理自然就明白了。 **人之学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 ——《意林》引《物理论》 盈:满 人学习知识如同渴了饮水,多饮则水多,少饮则水少。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登:收获 学习如种树,春天赏花,秋天收获。首先可以玩味自得,还可以所有成就 **学若牛毛,成如麟角。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篇》 学习的人多如牛毛,学业有成的人很少。即学业成功是不容易的。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篇》 无过:不能超过,不如 知识最有价值。 **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唐太宗语 值:遇到 砾:小石头 玉石虽然有美好的质地,混杂在石头之内,不经过高明工匠的雕琢,也和普通石头一样。 引申为人纵。 四、关于谦恭守礼的名言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歌 德 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 ——Arthur Schopenhauer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歌 德 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尔斯华绥 永不向权势低头,但要摘帽为礼。 ——Jim Fiebig,NANA 礼所以决嫌疑,定犹豫,别同异,明是非也。 ——吴兢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歌德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 ——波伊斯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马南 所谓良好教养……它们在几乎所有国家中乃至于一个地区里,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明辨事理的人都会模仿他所在之地的良好教养,并与之看齐。 ——切斯特菲尔德 五、形容谦恭的诗句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不伐其功,不私其利。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虽知必让,然后为知。不是虚心岂得贤。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长短不饰,以情自竭。出不辞劳,入不数功。大嚼多噎,大走多蹶。 夺利争名,甘居人后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慧者心辨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 己不逮而恶人之骄,自弃者也。 金以刚折,水以柔全;山以高移,谷以卑安 居高视下真君子,将有视无大丈夫。君子不矜己善,而乐扬人善。 君子不以己所能者病人,不以人所不能者愧人。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满而不溢,泰而不骄。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器满则溢,人满则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祥是处事第一法。曲则全,枉则直。 去敌气与矜色兮,噤危言以端诚。人道恶盈而好谦。人能虚己以游世,其谁能害之。 人前莫说人长短,始信人中更有人。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人之病在乎好谈其所长。任道骄奢必败亡。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山林不让椒桂,以成其崇;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 水能性澹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天道亏盈而益谦。罔谈彼短,靡恃己长。 为而不矜,作而不恃。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畏盈守谦,乃终有庆。 六、谦恭守礼的中国名言定犹豫。 ——歌德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别同异,而这种讥讽是使谁都会感受到不安的。 ——洛克 君子忍人所不能忍。 ——歌 德 礼貌比法律更强有力。 ——卡莱尔 礼貌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梅里美 礼貌对于人性,犹如热力之对于蜡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 ——歌 德 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高尔斯华绥 永不向权势低头,但要摘帽为礼。 ——Jim Fiebig,NANA 礼所以决嫌疑,明是非也。 ——吴兢 没有一种礼貌会在外表上叫人一眼就看出教养的不足,正确的教育在于使外表上的彬彬有礼和人的高尚的教养同时表现出来。 ——波伊斯 对于对方的无礼的一种无言的非议和责备,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Arthur Schopenhauer 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