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含有“鸟”字的诗句,并表作者或标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之《行行重行行》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屈原《九章哀郢》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唐·王籍《入若耶溪》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鸟鸣山更幽.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溪鸟山花共我闲.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山中无音乐,丝竹在禽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蝉躁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春水春池清,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春声.。 2.综合性学习本学期我们学习了“鸟”专题,请你参与以下活动(1)有关“鸟”的成语很多,如:飞鸟惊蛇、兽聚鸟散、伤弓之鸟、鸮鸟生翼等,根据意思写与“鸟”有关的成语,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积累参与要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进行,并做到正确书写.扩大阅读量是积累成语的有效途径之一.(2)“鸟”所包含的文化现象,关键在于诗人的生平处境,因为“诗言志”,诗歌流露的往往是诗人的心声,所以做此题要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从而进行分析得出结论.(3)在日常生活中,“鸟”的形象往往能触动我们的情思.做此题就是要把这种情思写成与例句类似的句子.如: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②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解答此题应注意,要在读懂例句的基础之上,再根据平时的积累写出与之相类似的句子.答案:(1)①一箭双雕 ②笼中之鸟(2)①思乡怀亲 ②凌云壮志(3)①海燕:像黑色的闪电高傲地飞翔在乌云翻滚、波浪滔天的大海上.它是胜利的预言家,勇敢的战斗者.②雄鹰:茫茫苍穹,无处不是它搏击的舞台.豪迈、壮烈、激越,是它翱翔的旋律.它是为飞翔而生的.。 3.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字的诗句要3句『常用诗句,精选如下,注明出处,以供参考:』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唐·杜甫《望岳》)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整诗依次如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唐·柳宗元《江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唐·杜甫《春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唐·贾岛《题李凝幽居》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唐·杜甫《登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唐·李商隐《无题》。 4.古诗文中的鸟文艺创作中,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叫象征手法。 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如月亮多代表着思乡和怀念,柳多代表着惜别。 但 象征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具体事物在古诗文中都有特定的指向或寓意。但同时排除在一类事物中有一两个特殊的个体被约定俗成地赋予一定的涵义,就说鸟吧,鸳鸯寓意夫妻和睦亲密,青鸟象征着幸福佳音的使者,大鹏则是志向高远前途光明的代表,而凤凰和孔雀则常常象征着幸福和祥瑞。 除此之外在古诗词中特定的环境和意境中鸟及其个类也会透露出特定的意象,如“鸟宿池边树”“月出惊山鸟”等描述夜深寂静情境时它透露的是静谧和安静;而当“鸟雀”和“燕雀”两词出现在古诗词中是多象征着志向卑小苟且偷安。 如此类情况会常常出现在古诗词中,但只要我们深刻体会整首作品的思想背景和整体意境,就一定会对其中个别字词背后所隐含或象征的意思有所觉察和理解.。 5.诗歌中的“鸟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盂浩然:《春晓》)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6.古诗《鸟》的全文《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枝头鸟, 子在巢中望母归。 诗文解释 谁说这群小鸟的生命微小,与所有的生命一样都有血有肉。劝你不要打枝头的鸟,幼 鸟正在巢中等候着母鸟回来。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发出劝戒之声,劝导人们爱惜鸟类,表现出诗人的善良、仁爱之心。 诗文拓展 鸟窠与白居易 有一天,大文豪白居易去拜访鸟窠道林禅师,他看见禅师端坐在鹊巢边,于是说:‘禅 师住在树上,太危险了!’禅师回答说:‘太守!你的处境才非常危险!’ 白居易听了不以为然的说:‘下官是当朝重要官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纵性不停,怎能说不危险呢?’意思是说官场浮沉,勾心斗角, 危险就在眼前。白居易似乎有些领悟,转个话题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以为禅师会开示自己深奥的道理 原来是如此平常的话,感到很失望地说:‘这是三岁孩儿也知道的道理呀!’ 禅师说:‘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这首七佛通偈看起来虽然稀松平常,可是又有几人能够做得到呢?如果人人能够消极的 不为恶,并且积极地行善,人间那里还有邪恶?社会那里不充满爱心和乐呢?也因此白 居易听了禅师的话,完全改变他那自高自大的傲慢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