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居正文学成就“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嘉靖四年(1525年),当张居正在荆州江陵(今属湖北)的一位秀才的家里呱呱坠地的时候,其先祖的余荫对他早已不能关怀庇护,迎接他的只是曾祖父的一个白龟梦。 梦中的月亮落在水瓮里,照得四周—片光明,然后一只白龟从水中悠悠地浮起来。曾祖父认定白龟就是这小曾孙,于是信口给他取了个乳名“白圭”,希望他来日能够光宗耀祖。 白圭的确聪颖过人,很小就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十五年,十二岁的白圭报考生员,其机敏灵俐深得荆州知府李士翱的怜爱,他嘱咐小白圭要从小立大志,长大后尽忠报国,并替他改名为居正。 这一年,居正补府学生。四年后,才高气傲的张居正又顺利通过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 湖广巡抚顾璘对他十分赏识,曾对别人说“此子将相才也”,并解下犀带赠予居正说:“希望你树立远大的抱负,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只做—个少年成名的举人。”嘉靖二十六年,二十三岁的张居正中二甲进士,授庶吉士。 庶吉士是一种见习官员,按例要在翰林院学习三年,期满后可赐编修。张居正入选庶吉士,教习中有内阁重臣徐阶。 徐阶重视经邦济世的学问,在其引导下,张居正努力钻研朝章国故,为他日后走上政治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丞相,设内阁,其职能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厅。 首席内阁学士称首辅,实际上也就是宰相。张居正入翰林院学习的时候,内阁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夏言、严嵩二人,二人争夺首辅职位,结果是夏言为首辅,然后被严嵩进谗接着被杀,严嵩为内阁首辅。 对于内阁斗争,作为新科进士的张居正自然没发言权。 但通过几年的冷眼观察,他对朝廷的政治腐败和边防废弛有了直观的认识。为此,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张居正以《论时政疏》(《张文忠公全集》卷一五)首陈“血气壅阏”之一病,继指“臃肿痿痹”之五病,系统阐述了他改革政治的主张。 而这些自然没有引起明世宗和严嵩的重视。此后,在嘉靖朝除例行章奏以外,居正没再上过一次奏疏。 嘉靖三十三年,张居正借口请假养病,离开京师来到故乡江陵。休假三年中,他仍不忘国事,亲身接触农民。 家境本就贫寒的居正,在乡间体会到了人民的辛劳、饥寒和痛苦。他在《荆州府题名记》(《张文忠公全集》卷九)中说:“田赋不均,贫民失业,民苦于兼并。” 这一切不禁使他侧然心动,责任感让他重返政坛。 嘉靖三十六年,张居正仍回翰林院供职。 这时的他在苦闷思索中渐已成熟,在政治的风浪中,他模仿老师徐阶“内抱不群,外欲浑迹”,相机而动。嘉靖四十三年,居正进宫右春坊右渝德,深谋远虑的徐阶荐居正为裕王朱载垕的侍讲侍读。 逾德只是个虚衔,但由于裕王很可能继承皇位,侍裕邸讲读就不是等闲之职了。在裕邸期间,“王甚货之,邸中中宫亦无不善居正者”(《明史.张居正传》)。 四十五年,居正掌翰林院事。 这一年,世宗殁,裕王即位,是为明穆宗。 张居正的机会来了。隆庆元年(1567年),他以裕王旧臣的身份,放擢为吏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参与朝政。 同年四月,又改任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土。这年张居正四十三岁,此时的他大概不会忘记自己十三岁写下的诗句“凤毛丛劲节,直上尽头竿”。 三十年后,他终于在暗暗的较量中“直上尽头手”了。 2.求《万历首辅张居正》读书概要一篇权与相权的纠葛,一直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主要政治矛盾。 这其实是皇权制度的必然结果,存在历史必然性。只要这种社会制度存在,皇权和相权就始终是互相利用,相互斗争中存在的,中国政治具有传承性,根源也在此。 张居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湖广江陵(今属湖北荆州)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改革家。 其人少聪慧,5岁入学,7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中了秀才,16岁中了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时年仅23岁。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与高拱并为宰辅。 万历初年,与宦官冯保合谋逐高拱,成为首辅。当时万历皇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居正主持裁决,前后当国10年,清查地主隐瞒的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变赋税制度,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观;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练兵,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亦颇有成效。 万历十年(1582年)卒,赠上柱国,谥文忠。死后不久即被宦官张诚等攻讦,家产抄没充公;至天启时恢复名誉。 权谋时代,权谋人物的传记文章自然盛行。前几年湖北作家有历史小说《张居正》,销路畅旺,而且获得优秀长篇小说奖,关于此人的作品,有名者如《万历十五年》,余者更是汗牛充栋。 在中国官僚文化中,官至宰相,就是位及人臣了,当官生涯到了顶点。国内对于曾国藩、李鸿章、张居正等人的兴趣,也源于此。 但前两人与张大为不同,曾国藩还算是真道学分子,而李鸿章则更多的是钻营,这是一高一低两个标杆,惟独张居正,却是要才有才,要奸有奸,所谓权相,虽非奸臣,但其揽权专断则与权奸无异,而其治理国家的本事也是超众的,成就不在曾国藩之下。《明史》描述他:“ 颀面秀眉目,须长至腹。 勇敢任事,豪杰自许。然沉深有城府,莫能测也。” 一个很有城府的美髯公。大概才高八斗的人也自视甚高,他曾说:“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弭天下之患”,将自己比为磊落奇伟之人。 《张太岳集序》说:“公(张居正)生平不屑为文人,然其制作,实亦非文人所能为。”“公与新郑(高拱),时同在政府。 其初谋断相资,豪杰自命,即丙、魏、房、杜,固未肯多让也。” 后人评价张居正有“才太高,性太拗,权太专,心太险”的说法,“遇事有执持”,“湛静沈默,声色不露”。 他为人矜持,沉静少语,喜怒不形于色,但要发话,威势逼人。具有骄横、刚愎和偏狭的性格特征。 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张居正也不能免俗地做个纯粹的清官,他也拉帮结派、排斥异己、贪污受贿,生活奢侈,妻妾成群,年仅五十七岁就死于过量食用“**”导致的慢性中毒。 张居正的身上同时具备了能臣和奸雄两种特征。 作为能臣,他从整顿吏治开始改革。万历元年(1573)十一月,上疏实行“考成法”,以六科控制六部,再以内阁控制六科。 对于要办的事,从内阁到六科,从六科都到衙门,层层监督,改变了以往“上之督之者虽谆谆,而下之听之者恒藐藐”(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的现象,从而使朝廷发布的政令“虽万里外,朝而而夕奉行”(《明史张居正传》)。他通过清丈土地和追缴富户欠税、逃税,充实了国库。 万历五年岁入达435万余两,比隆庆时每岁所入(含折色、钱粮及盐课、赃赎事例等项银两在内)250余万两之数,增长了74%(《明通鉴》)。财政收支相抵,尚结余85万余两,扭转了长期财政亏虚的状况。 作为奸雄,对于政敌从不手软,翻云覆雨功夫了得。《明史纪事本末》有一段描写张居正被弹劾后的“泼皮无赖”表演:“刑部员外郎艾穆、主事沈思孝合疏言:‘居正忘亲贪位’,居正大怒。 时大宗伯马自强曲为营解,居正跪而以一手须曰:‘公饶我,公饶我!’掌院学士王锡爵径造次丧次,为之解。居正曰:‘圣怒不可测。 ’锡爵曰‘即圣怒,亦为公。’语未讫,居正屈膝於地,举手索刃作刎颈状曰:‘尔杀我,尔杀我!’锡爵大惊,趋出。” 堂堂宰相,在下属面前又是跪倒,又做刎颈状以自杀相威胁,很难与一个饱读经书的才子,倜傥豪放的翰林,威震当朝的宰相联系起来,这就是活生生的具有多重性格表现的张居正。既有进退徐疾,洞若观火的智慧,胸中藏兵,决胜千里的勇气,又工于心计,深谙权术。 制度决定了命运 张居正在生前享受了各种尊荣,但死后仅第四天就被弹劾,继而很快演变成为一场政治大清洗的牺牲品,致使其党羽、家人革职抄家,自己被剥夺所有名号,差一点被割棺戮尸。史家往往将其归结为张本人的性格缺陷和盛极时不知收敛,如清人林潞认为,“才大而溢,任重而疏,以忠君爱国之心,而杂以一切吐弃之意,此则太史公责淮阴,不能学道谦让,不矜不伐者也。” 犯了“威权震主”的大忌,因此“祸萌骖乘。”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谁人没有缺点,张居正再贪也比不上前朝宰相严嵩,但遭遇却悲惨得多。 真正造成张居正人生悲剧的是当时的政治制度。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的皇朝,所有人都只是皇帝的家臣,权力是皇帝授予的,也随时可以剥夺,可以。 3.古风名字、取自诗经、楚辞等古诗集、文选、标明出处及句子、最好不B 1.彬蔚 富有文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博裕 广阔富饶。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见闻广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5.博容 度量大。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博艺 博通艺文。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C 9.承德 蒙受德泽。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1.澄泓 水清而深。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D 13.澹雅 淡泊高雅。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李德裕《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15.德辉 仁德的光辉。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F 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17.飞轩 指廊宇。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文选•刘琨》:“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 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选•枚乘》:“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蔼 芳香而繁盛。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G 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H 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王羲之《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唐代司空图《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29.浩然 正大刚直。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用于男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枢密直学士纶,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31.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吕坤《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J 35.嘉言 美好的语言。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 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39.景铄 盛美,盛明。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41.隽秀 优异出众。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 4.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是什么意思【词 目】万寿无疆 【发 音】 wàn shòu wú jiāng 【释 义】 疆:界限。 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旧时常用以祝颂帝王。 【出 处】《诗·豳风·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用 法】补充式;作谓语;用于祝人长寿 【近义词】寿比南山 【成语故事】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描写农奴的生活图景,农奴们一年忙到头,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而他们的主人们每天都是过着莺歌燕舞的生活。他们每年都要搞年终宴会,杀猪宰羊,登上父夜堂,端起酒杯互相祝福“万寿无疆”[1] 【相关文献】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五:“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无疆。” 明 张居正 《贺瑞谷表二》:“适当圣诞之期,此诚万寿无疆之徵。”今译: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大福和长寿的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