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有关画的

1.诗经的蒹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

白露秋霜时节,画中有蒙蒙的雾,柔软的芦苇,清浅的水,细细的沙,水中的绿洲,一位痴情的少年把一位婉约的女子追求。

神思恍惚,感觉美女在身边,在眼前,在不远处,寻来觅去,不得其踪。不放弃,不绝望,却又充满求而不得的惆怅和迷惘。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是秦国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写在恋爱中一个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十分真实、曲折、动人。 “蒹葭”是荻苇、芦苇的合称,皆水边所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清凉景色,暗衬出主人公身当此时此景的心情。“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朱熹《诗集传》:“伊人,犹彼人也。”

在此处指主人公朝思暮想的意中人。眼前本来是秋景寂寂,秋水漫漫,什么也没有,可由于牵肠挂肚的思念,他似乎遥遥望见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于是想去追寻她,以期欢聚。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主人公沿着河岸向上游走,去寻求意中人的踪迹,但道路上障碍很多,很难走,且又迂曲遥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那就从水路游着去寻找她吗,但不论主人公怎么游,总到不了她的身边,她仿佛就永远在水中央,可望而不可即。

这几句写的是主人公的幻觉,眼前总是浮动着一个迷离的人影,似真不真,似假不假,不管是陆行,还是水游,总无法接近她,仿佛在绕着圆心转圈子。 因而他兀自在水边徘徊往复,神魂不安。

这显然勾勒的是一幅朦胧的意境,描写的是一种痴迷的心情,使整个诗篇蒙上了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下面两章只换少许字词,反复咏唱。

“未晞”,未干。“湄”水草交接之处,也就是岸边。

“跻”,升高。“右”,迂曲。

“坻”和“沚”是指水中的高地和小渚。 这首诗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所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

换过来说,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

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交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

另外,《蒹葭》一诗,又是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来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他第一次的幻觉,明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可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她的身边。

“宛在水中央”,这是他第二次的幻觉,忽然觉得所爱的人又出现在前面流水环绕小岛上,可是怎么游也游不到她的身边。 那个倩影,一会儿“在水一方”,一会儿“在水中央”;一会儿在岸边,一会儿在高地。

真是如同在幻景中,在梦境中,但主人公却坚信这是真实的,不惜一切努力和艰辛去追寻她。这正生动深刻地写出了一个痴情者的心理变态,写出了他对所爱者的强烈感情。

而这种意象的模糊和迷茫,又使全诗具有一种朦胧的美感,生发出韵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2.有关作画的古诗

和此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作者:刘黻 朝代:宋

默观羲圣书,先天著复坤。 画画妙理具,森立河图文。 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辞奔。 乘承著不息,反穷性存存。 透彼名利关,沿此道义门。 用功不精密,频复何由敦

题海云楼下一碧万顷亭

作者:蒲寿宬 朝代:宋

倚阑心目净,万面一磨铜。 欲画画不得,托言言更穷。 阴晴山远近,日夜水西东。 此意知谁会,鸥边独钓翁。

题海慧寺画水壁

作者:释德葵 朝代:宋

【诗词】:君不见昔人十日画一水,摩挲洼窿随手起。 若非胸次吞江湖,安得波澜来笔底。 我来萧寺观奇踪,壁间隐隐腾蛟龙。 初疑乘风驭弱水,恍然坐我蓬莱宫。 又疑去年八月秋水溢,阴风袭人廊庑湿。 谁知画者巧通神,董羽至今羞死笔。 此水不是画,一水一水势相及。 对此融神坐终日,后人虽画画不出。 何如倒却毗陵华严壁,海慧北廊推第一。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

作者:曾丰 朝代:宋

【诗词】: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 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 胸次还余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王翠岩写竹求诗

作者:赵孟坚 朝代:宋

【诗词】:古画画物无定形,随物赋形皆逼真。 其次祖次有师绳,如印印泥随前人。 尚疑屋下重作屋,参以新意意乃足。 晋魏而来几百年,羲献断弦谁解续。 何况高束李杜编,江湖竞卖新诗读。 愿君种取渭川一千亩,饱饭消遥步扪腹。 风晴烟雨尽入君心胸,吐出毫端自森肃。

3.关于画的诗,高分

画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高蟾) 不向情田种爱根,画楼宁负美人恩 (民国·林纾)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唐·韦庄)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宋·苏轼)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朱庆余) 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明·孙承宗) 画图省识春风面 (唐·杜甫) 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明·思宗)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清·梁绍壬) 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清·袁枚) 韩生画马真是马,苏子作诗如见画 (宋·苏轼)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唐·温庭筠) 一生依样画葫芦 (宋·陶谷) 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宋·欧阳修)。

4.关于“画”字的古诗

1、

《画》

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

《画鸡》

明代: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3、

《题画兰》

清代:郑燮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4、

《题画》

明代: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5、

《画鸭》

元代:揭傒斯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6、

《菩萨蛮·题画》

清代:龚翔麟

赤泥亭子沙头小,青青丝柳轻阴罩。亭下响流澌,衣波双鹭鹚。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7、

《咏画障》

唐代:上官仪

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

蔡女菱歌移锦缆,燕姬春望上琼钩。

新妆漏影浮轻扇,冶袖飘香入浅流。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8、

《咏画扇诗》

南北朝:鲍子卿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9、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5.关于绘画的诗词有哪些

1、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金陵图 唐代: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3、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4、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5、题秋江独钓图 清代: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6.带有“画”字的诗词句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琵琶行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画菊与某官留别,进又无能追又难。

兰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题画竹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题画竹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炎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柳枝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尉迟杯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警世通言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菩萨蛮找得吐血啊。楼主一定要采纳!!。

7.含有画字的诗句

1、春题湖上白居易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碧毯线头插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2、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3、七夕 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4、念奴娇 赤壁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