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祭神的诗歌

1.两晋用酒祭神的诗是什么

在两晋祭神的诗歌中,酒成了不 可缺少的内容,从而可以了解酒与礼的关系,仍具有 一定的认识价值。

但如从整体上观察,这些诗歌多是歌功颂德之作,价值不高。如:“整泰坛,祀皇神。

精气 感,百灵宾。蕴朱火,燎芳薪。

柴烟游,冠青云。神之 体,靡之形。

旷无方,幽以青。神之来,光景照。

听无 闻,视无兆。神之至,举歆歆。

灵爽协,动余心。神之坐,同欢娱。

泽云翔,化风舒。嘉乐奏,文中声。

八声 谐,神是听。咸洁齐,并芬芳。

烹牷牲,享玉觞。神悦飨,歆禋祀。

佑大晋,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

保天 年,穷地纪”(《郊庙歌辞天郊飨神歌》)。这里的“享 玉觞”就是祈求神灵享受美酒,这种虔诚的心情《郊庙歌辞地郊飨神歌》中亦有所表露:“侍者肃,玉觞 进。”

可见美酒是敬神的主要贡品之一。

2.关于民间三月三的诗歌童谣

《蚕丝歌》

——南北朝·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簇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谚语:

小蚕保苗,大蚕壮膘。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要得富,种桑树。

宁叫蚕老叶不尽,不叫叶尽老了蚕。

小蚕放山腰,三眠放山脚。

童谣:

《做天难做四月天》:做天难做四月天,蚕要温和麦要寒;卖菜哥哥

3.上巳节的诗词有哪些 三月三的古诗词大全精选

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

唐 王维

万乘亲斋祭,千官喜豫游。奉迎从上苑,祓禊向中流。

草树连容卫,山河对冕旒。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

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从今亿万岁,天宝纪春秋。

《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王维【唐】

故事修春禊,新宫展豫游。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赋掩陈王作,杯如洛水流。

金人来捧剑,画鹢去回舟。

苑树浮宫阙,天池照冕旒。

宸章在云表,垂象满皇州。

《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

卢纶【唐】

钟陵暮春月,飞观延群英。

晨霞耀中轩,满席罗金琼。

持杯凝远睇,触物结幽情。

树色参差绿,湖光潋滟明。

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徒记山阴兴,祓禊乃为荣。

《上巳》

崔颢【唐】

巳日帝城春,倾都祓禊晨。

停车须傍水,奏乐要惊尘。

弱柳障行骑,浮桥拥看人。

犹言日尚早,更向九龙津。

上巳日恩赐曲江宴会即事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

孟浩然【唐】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

不知王逸少,何处会群贤?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王勃【唐】

上巳年光促,中川兴绪遥。

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丽人行》

杜甫【唐】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

黄门飞控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遢实要津。

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

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

灸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4.很早的诗歌作品

【标题】:九歌 云中君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内容】:--------------------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1];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2]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3],猋[4]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5]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赏析】:--------------------

【注释】:

[1]:音“央”。

[2]:音“但”。

[3]:音“洪”。

[4]:音“标”。

[5]:音“服”。

【简析】:

本篇是一首祭云神的诗歌,云中之神为一男性,号“云中君”,在神话中云神名叫丰隆,又名屏翳。

5.关于屈原的诗

离骚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阝比〕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音“期”)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山矣〕(音“四”)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女夸〕(音“夸”)以练要兮,长〔咸页〕(音“咸”)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纟丽〕(音“索”);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女夸】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亻面】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忄屯】(音“屯”)郁邑余【扌宅】(音“叉”)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女【字形上“须”下“女”】(音“须”)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鲧【女幸】(音“幸”)直以亡身兮,终然【歹夭】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音“讲”)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女夸】节; 资(音“辞”)录施(此三字皆带“艹”头,音如字)以盈室兮,判独离而不服; 众不可户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 世并举而好朋兮,夫何茕独而不予听。”

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兹; 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 不顾难(去声)以图后兮,五子用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 浇身被服强圉兮,纵欲而不忍;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 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 后辛之菹醢兮,殷宗用之不长; 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 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皇天无私阿兮,揽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 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虚欠】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揽茹蕙以掩涕兮,【字形上“雨”下“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陈词兮,耿吾既得中正; 驷玉虬以乘【“翳”,下为“鸟”】(音“义”)兮,溘埃风余上征;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渫”,“纟”旁】(音“谢”)马; 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溘吾游此春宫兮,折琼枝以继佩; 及荣华之未落兮,相(音“向”)下女之可诒; 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本音“觅”,此处通“伏”)妃之所在; 解佩【“镶”,“纟”旁】以结言兮,吾令蹇修以为理; 纷总总其离合兮,忽纬【左“纟”,右繁体“画”】(音“画”)其难迁;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

6.关于孝德的诗歌

(一)《踏莎行》·天地人为贵

太空无极,星辰无数,

唯地球有人生出.

宇宙创造出神奇,

人类变成造物主.

幸福无边,聪明无度,

做人当彼此爱护.

让和谐远离战争,

盼每个家庭和睦.

(二)《沁园春》·天下至道在和谐

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至德要道.

读老子孔子,经书典籍,治世名言,敬业

忠孝.修身养性,立身行道,志在谋国家

富饶.须牢记,要爱人敬人,奉亲养老.

和谐需要平等,临事只为家国计较.

法古今完人,满而不溢,为下不争,居上

不骄.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治理好家庭

细胞.再重提,和谐治家国,首当行孝.

(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提儿尿尿吹口哨,逗儿笑笑装怪调.

举上肩头骑马马,躲到树后藏猫猫.

食时挑拣盘中菜,行时担心路上跤.

百般呵护荷捧珠,千方调教鸟啼巢.

垂髫总角逢人夸,弱冠而立涉世焦.

曾学孟母择邻居,亦请良师入户教.

名利场中防眼红,潜规则里怕身飘.

父盼成龙天上飞,母望养老身边绕.

爹爱家谱添独孙,妈忧儿子杂二毛.

爹妈古稀得新乐,孙子襁褓有牢靠.

桑榆晚景发苍苍,早起晚睡弹旧调.

(四)《沁园春》·孝乃天之经,地之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理当行孝.

学武穆精忠,重华大孝,羔羊跪乳,灵狐

返巢.基因遗递,惟妙惟肖,天道认姊妹

同胞.循天理,传孝悌礼乐,中华之宝.

看登月奔小康,显文明古国之标高.

谈敬业奋发,仁慈博爱,舍己为人,功在

孝道.不肃而成,不严而治,息讼于言传

身教.睁眼看,现代文明,功在本朝.

(五)《踏莎行》·祭祀先祖,传承孝道

祭如神在,言敬心哀.

携儿孙登堂同拜.

饮水思源不忘本,

民族始方兴未艾.

孝无终始,善行不怠.

世上无物可不爱.

由此及彼推而广.

看盛世姗姗到来.

7.求关于春节的诗歌

春节诗词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明]这首诗说,宋代人的春节一定要喝屠苏酒,因为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二要及时在门两旁贴上新桃符,以驱鬼辟邪。可见过年的意义在于对新的一年寄于美好的希望。

屠苏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宝方, 新正先许少年尝。 八神奉命调金鼎, 一气回春满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 春风晓入九霞觞。 便将凤历从头数, 日日持杯访醉乡。

[说明]元日讲喝屠苏酒。这首诗告诉我们,酒是仙人的药方调制的,事前用红色囊袋装好,浸泡在井下。

元日这天清晨倾于杯中,由年最少者先开口品尝,然后按年龄递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说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并不求其与主人见面贺礼,只是姿态性地投张名帖,表示礼数已到罢了。

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于世俗把过年投送名帖作为奉承讨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诗人的讥讽,这种过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国最早的贺年片吧。 迎春歌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说明]这首诗生动而形象地记载了人们的迎春活动。从内容上看,人们主要是祭神,为的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但从气氛上看实在是娱人,表演者尽兴狂欢,观者也耳目一新,处处体现了生活的欢乐。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说明]在古代,民间妇女一年到头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闲空玩耍。

这首诗从侧面写出妇女过年的心情,为了年后能清闲一个月,年前却分外满碌。她们巧制首饰试做新衣,争相打扮,体现女子爱美天性。

《拜年》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迎春歌》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