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歌的格调

1.常见的古诗情感格调有哪些

(1) 忧国伤时 ①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杜牧《过华清宫》 ② 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③ 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④ 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2) 建功报国 ①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② 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③ 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难酬的悲 叹。

如: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 揭露统治者穷兵黢武。如: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 已。

杜甫《兵车行》 (3) 思乡怀人 ① 羁旅愁思。 如: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 思亲念友。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③ 边关思乡。 如: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 泪! 范仲淹《渔家傲》 ④ 闺中怀人。如: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 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 征? 李白《子夜吴歌》 (4) 送别伤情 ① 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② 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 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生活杂感 ①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② 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③ 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韦庄《台城》 ④ 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痩。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 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⑥ 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 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 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辛弃疾《西江月》 ⑦ 生活哲理的阐释。如: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2.怎么看出古诗词的格调高低

悲秋黄公度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别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秋天,草木黄落,原野萧条。

苍凉凄清的景象,最易触动离人游子的伤感,勾起羁旅行役的乡愁。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首开其端,古往今来,多少骚人墨客,从各自的经历,以“悲秋”,“秋兴”为题,抒发了思乡怀人的感慨。

这首《悲秋》诗,并未凭秋色以诉离情,托秋意以写别恨,而是借秋景表达他的忧国之心,格调高致。诗一开始,即紧扣题目,以“西风”点秋,以“怅望”点悲,展现出诗人在西风萧瑟中,独立书斋怅然想望的画面。

首句在“扉”前着一“晚”字,交代了时间,又渲染了冷寂的气氛。次句在“斋”前着一“高”字,标明了立足点,为所见愈远作了铺垫。

李白《折荷有赠》诗:“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情景与之略相似,但此处写得较为含蓄深沉。

诗人没有明说怅望什么,而是留下悬念,径直引着读者把目光投向远处的别浦。“别浦”是通大江的小河汊。

南朝宋代谢庄《山夜忧》诗:“凌别浦兮值泉跃,经乔林兮遇猿惊。”唐人郑谷《登杭州城》诗中,也有“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的佳句。

遥看别浦,双双行舟扬帆而去,渐渐隐没;极目凝望,广漠而静谧的荒野伸向远方;荒野尽头,天似穹庐,边际四垂,寥廓苍茫。萧瑟落寞的景象,映衬出诗人抑郁孤寂的心境。

作者黄公度,宋高宗绍兴八年(1136)举进士第一,曾任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因贻书台谏官言时政,被加上“讥谤”国事的罪名,贬为肇庆府通判。当时的台谏官(御史的别称)已成为秦桧排斥异己的工具,只要有一言一字稍涉“忌讳”,无不争先揭发邀功。

这首诗作年无考,从内容上看,作者关切时事,委婉曲折地表示出对秦桧推行投降政策的不满。“雨意”一联,借眼前实景写出了蕴结在心底的情思。

“雨意欲晴”和“寒声初到”,是自然气候的变化,又实中寓虚,隐喻政治气候的变化。诗人赋予“山鸟”“井梧”以人的性格,用带有喻意的艺术形象,抒情的笔调,告诉人们:山鸟只是为目前的晴天而高兴,井边的梧桐却敏感到季节的变易。

作者当时正处在宋金对峙的时代,那些沉湎于偏安局面的权贵们,仅希求一时的和平与欢乐,惟有关心国家命运的有识之士,才能看到潜伏着危机的苗头。“井梧翻叶动秋声”,诗人运用“井梧”的物候特征,含蓄不露地暗示他不甘于沉默,不屈于威压的决心。

最后,作者一变前文的铺叙景物的格局,直抒胸臆,以“丈夫感慨关时事”的壮语作结,痛快淋漓地托出全篇的主旨,并且断然鄙弃楚人宋玉伤时悲秋、惆怅自怜的儿女之情。诗人的伟大抱负,对个人穷通不萦于怀的豪迈气度,跃然纸上,读了令人击节赞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作者“词气恬静而轩爽,无一切淟涊龌龊之态”,实属平允精当之论。诗名《悲秋》,作者不写一个“秋”字,而是通过“西风”、“寒声”、“井梧”等事物的典型特征,刻画出秋的意境。

全诗气韵生动,时人称其“诗效杜甫古律格,句法逼真”(见《宋诗钞·知稼翁集序》)。作者托景抒情,把复杂的思想感情,用简洁的形象表达出来,寓悲壮于闲谈之中,的确耐人咀嚼,引人涵咏寻味。

3.高中语文诗歌里 提升了全诗格调是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格调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某种存在.其实,再高、再隐秘的格调通常都得以某种形式体现出来.比如说,在客厅里放一个假山,做一个喷泉,可能是农民企业家的格调.在客厅里布置一个大鱼缸,那是中产阶级的消遣.再比如某些讲格调的人衣食住行都讲究名牌……

而比尔·盖茨在客厅里以一个水族宫当背景,养的是濒临绝种、很难侍候的一条鲸鲨,这种做法最需要财力、智慧和想象力,并不单纯是露富的一种手段.这是世界首富的格调.不论格调的形式如何体现,有一点是肯定的:人在创造“格调”,“格调”又反过来“创造”某个群体.

一个人格调的高低与其富裕程度和所受教育的程度未必成正比.格调,有时不过是一种框架,不去理会概念上的格调,反而可以从容自在地生活,反而可能活出真正的格调来.所谓洒脱者,应该是那种既可以升格也容易降调的人.

4.格调是什么意思

释义:

(1)指风度;仪态。

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人言格调胜玄度,我爱篇章敌浪仙。”

秦韬玉《贫女》诗:“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2)指文章的风格。如:格调不高。

基本解释

1. [literary or artistic style]∶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先定格调

格调豪放

这部影片低级庸俗,格调不高

格调高雅

2. [one's style of work as well as one's moral quality]∶人的风格或品格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唐诗纪事·秦韬玉》

3. [form;style]∶格式;式样

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雨中登泰山》

详细解释

1. 品格;风范。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故 霍王 小女名 小玉 ……昨遣某求一好儿郎格调相称者。”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四章:“她那特殊的细心、机敏与果断……都流露着指挥员英武的格调。”

2. 风貌,景象。

唐 张乔 《宿刘温书斋》诗:“不掩盈窗月,天然格调高。” 宋 陈亮 《点绛唇·咏梅月》词:“君知否?雨僝云僽,格调还依旧。”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山势和水势在这里别是一种格调,变化而又和谐。”

3. 诗歌的格律声调。亦泛指作品的艺术风格。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句句言情,篇篇见意。奉劳歌伴,先定格调,后听芜词。” 元 刘埙 《隐居通议·诗歌五》:“今详格调句法,甚类生前之作。”《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高低紧慢按宫商,轻重疾徐依格调。” 清戴名世 《序》:“即有一二能者,不过指摘声病,讲求格调。”

5.格调说的不同诗歌理论下的格调论

前后七子的诗歌理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格调在他们的诗歌理论中都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李梦阳强调“格古,调逸”(《潜虬山人记》),称“高古者格,宛亮者调”(《驳何氏论文书》)。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认为:“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他们都把格调作为论诗的重要环节。李梦阳还说:“诗至唐,古调亡矣,然自有唐调可歌咏,高者犹足被管弦。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缶音序》)王世贞也说:“余所以抑宋者,为惜格也。”(《宋诗选序》)他们认为,汉魏及盛唐以后,诗的格调下降了。所以他们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主张从格调入手去模拟汉魏盛唐的诗歌。

6.现代诗按音律格调和结构怎么分

现代诗的格式是一个必须注意的问题,除了要按内容分行来写或按句分行来写之外,特别是在语言的组织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修辞的运用;一是打破常规组合。

修辞是诗歌的一种重要技巧。包括拟人、比喻、排比、设问、反复、顶针、对偶、夸张、象征等。

现代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现代诗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

现代诗潮的十大流派 :

现实主义 唯美主义 象征主义 新浪漫主义 意象主义

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具体主义

诗歌的标准应该没有变:语言美,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好的诗歌应该用语言吸引人,用节奏与音韵感染人,用意境去溶化人。但现在的好多所谓好诗歌是把完整的句子弄残废,把顺溜的句子变的拗口,把明白的句子让人看不懂。

好诗应是:辞近旨远,真情实感,意境阔大,情景交融,“明理为文,秀气成采”。且诗歌诗歌,既要诗,还要歌,诗歌不仅要有韵律节奏,还要朗朗上口。整体来看,诗要让人在其中陶冶性情,学到知识。文学,尤其是诗,绝对没有自然成采可言,一定要有人加工而成的。“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不是诗所应遵循的规律。

诗是一门藏的艺术。好诗,就是用最少的文字,包含最深最美最多最能点击人心灵冲击人视觉美感的与音乐有关的语句!

我们这个时代在共同期盼完美诗人的出现,她应该同时具备古典美感、现代哲思、超现实主义的浪漫,方才能盖过古今中外的经典而荣升为经典,这是一个极限,只有跨越才能被广泛地接受和承认。

诗歌创作自古以来离不开“写作手法”,尤其是现代诗歌.写作手法包括“意象”、“意境”、“表述”、“结构”、“修饰”等等,这方面古诗词也好,新诗也罢,除了格律部分有所区别,其它无一不是这样.

以下是一种参考:

一种写现代诗的格式:

1]人物XXX地点

2]物品XXX动作

3]在XXX(地点)

4]存在(条件)XXX

初看起来会比较模糊,甚至不知道我在讲什么,没有关系,让我来慢慢解释:

1] 人物地点是阐述一个状态,例如“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2]物品XXX动作:阐述一个与[1]相关的情形,例如“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3]在XXX(地点):变幻场景,例如“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4]存在(条件)XXX:简单的说就是陈述一个没有联系的状态,例如“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那么将上面的四句连起来,看看像不像一首现代诗:

我站在27楼楼顶的边缘

漫天的雪花在我脚下坠落

在那个有风的日子里

我的眼泪化作了片片的雪花

很简单吧,让我们将技巧进行到底,我再做一首:

你静静走在我的心里

没有告诉我你的到来

在荒芜的心灵中

我一直在等待这她的到来

下一篇
夜景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