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的《国风· 周南 ·卷耳》全诗是什么意思【注释】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亲人,设想他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离思。 采采:毛传作采摘解,朱熹《诗集传》云:“非一采也。”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则认为是状野草“盛多之貌”。 卷耳:又名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呈枣核形,上有钩刺,名“苍耳子”,可做药用。嫩苗可食。 顷筐:浅而易盈的竹筐。一说斜口筐。 嗟:语助词,或谓叹息声。寘(音zhi4):搁置。 周行(音杭):环绕的道路,特指大道。陟:升;登。 彼:指示代名词。 崔嵬(音违):山高不平。 虺隤(音hui1 tui2):疲极而病。姑:姑且。 罍(音雷):器名,青铜制,用以盛酒和水。永怀:长久思念。 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兕觥(音四公):一说野牛角制的酒杯,一说“觥”是青铜做的牛形酒器。 永伤:长久思念。砠(音ju1居):有土的石山,或谓山中险阻之地。 瘏(音tu2途):因劳致病,马疲病不能前行。痡(音pu1扑):因劳致病,人过劳不能走路。 云:语助词。 云何:奈何,奈之何。 吁(音虚):忧愁。【赏析】《卷耳》是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 其佳妙处尤其表现在它匠心独运的篇章结构上。旧说如“后妃怀文王”、“文王怀贤”、“妻子怀念征夫”、“征夫怀念妻子”诸说,都把诗中的怀人情感解释为单向的;另外,日本的青木正儿和我国的《诗经》专家孙作云还提出过《卷耳》是由两首残简的诗合为一诗的看法。 这些看法反映出对《卷耳》篇章佳妙布局认识不足的缺陷。《卷耳》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 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诗人坚决地隐去了“女曰”、“士曰”一类的提示词,让戏剧冲突表现得更为强烈,让男女主人公“思怀”的内心感受交融合一。 首章女子的独白呼唤着远行的男子,“不盈顷筐”的卷耳被弃在“周行”——通向远方的大路的一旁。顺着女子的呼唤,备受辛苦的男子满怀愁思地出现;对应着“周行”,他正行进在崔嵬的山间。 一、二两章的句式结构也因此呈现着明显的对比和反差。第三章是对第二章的复沓,带有变化的复沓是《诗经》中最常见的章法结构特征,这种复沓可以想象为是一种合唱或重唱,它强有力地增加了抒情的效果,开拓补充了意境,稳定地再现了音乐的主题旋律。 第四章从内容分析仍是男子口吻,但与二、三章相差很大。我把这类《诗经》中经常用的手法称为单行章断,比如《召南·采蘩》、《行露》,《周南·葛覃》、《汉广》、《汝坟》等诗中都有此类手法。 这类手法是合唱形式的遗存,可以想像这是幕后回荡的男声合唱。其作用是渲染烘托诗篇的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卷耳》的语言是优美自然的。诗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当时的民谣套语。 《周易·归妹三·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女承筐,无实”正与《卷耳》首句“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对应。 把民谣用作套语,像一个套子一样放在诗章句首,为诗奠定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这是《诗经》的起兴手法的一例。诗人善于用实境描画来衬托情感。 旅途的艰难是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直接反映出来的:诗人用了“崔嵬”、“高冈”、“砠”等词语。而旅途的痛苦则是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间接表现出来的:诗人用了“虺隤”、“玄黄”、“瘏矣”等词语。 而描摹山、刻画马都意在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我姑酌彼金罍”、“我姑酌彼兕觥”,以酒浇愁,便是正面对这种悲愁的心态提示。 全诗的最后是以一种已类化的自问自答体收场的:“云何?吁矣!”它既是对前两章“不永怀”、“不永伤”的承接,也是以“吁”一字对全诗进行的总结,点名“愁”的主题,堪称诗眼。怀人是世间永恒的情感主题,这一主题跨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它本身成了历代诗人吟咏的好题目。 《卷耳》为我国诗歌长河中蔚为壮观的一支——怀人诗开了一个好头。其深远影响光泽后世。 当我们吟咏徐陵《关山月》、张仲素《春归思》、杜甫《月夜》、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好问《客意》等抒写离愁别绪、怀人思乡的诗歌名篇时,都可以回首寻味《卷耳》的意境。 (朱渊清)《诗经·国风·周南·卷耳》的翻译 采采卷耳, (女)苍耳子不停地采呀采,不盈顷筐。 怎么也装不满斜口筐。嗟我怀人, 思念我那心上的人儿,寘彼周行。 把筐儿搁在大路旁。陟彼崔嵬, (男)登上那高高的山头,我马虺隤。 我的马儿腿儿发抖。我姑酌彼金罍, 用饰金酒杯喝个够,维以不永怀。 才能使我不再忧愁。陟彼高冈,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我马玄黄。 我的马儿眼儿昏黄。我姑酌彼兕觥, 用犀牛角杯喝个饱,维以不永伤。 才能使我不再忧伤。陟彼砠矣, 登上那高高的石山, 我马瘏矣。 我的马儿实在很惨。我仆痡矣, 我的仆人疲惫不堪,云何吁矣! 何时才能不再悲叹!这首诗是从男女两个角度写的,第一段写采摘卷耳的女子,怀念离家的人!第二至四段男子途中种种困顿情况,以寄对家人的思念。 2.《诗经》里的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3.《卷耳》是古体诗吗是的。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一般又叫古风,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等。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 《卷耳》,《诗经·周南》的一篇。为先秦时代华夏族民歌。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是《诗经》中的一篇抒写怀人情感的诗作。 此诗由女子在采集卷耳的劳动中想起了他远行在外的丈夫开始,想像她丈夫在外经历险阻的各种情况。 全诗四章,第一章实写,二、三、四章是想像的情况,虚实结合。开始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然后描述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 原诗: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4.介绍《诗经》的诗歌平陈与宋,未有过之《蒹葭》者,终不知其所在,亦涉水而从之。 思绪无限,总渴望轰轰烈烈,见之而不可求。庄子曰。 佛法云,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跟从将军孙子仲,漾漾于文字之间。 “宛在水中央”一句。 拉着你手紧紧握。 所以中国古人说《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只在此山中,踊跃用兵,瞬息消亡。 从孙子仲,与子成说,水月镜花:一切有为法。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溯游从之,终不可得也,不我信兮。 爰居爰处,就在河水对岸一头,蒸成菌,虚幻而未形,飘零之物。于是幽幽情思。 霜者, 再难与你来会面。执子之手,道路坎坷艰险难攀,如梦幻泡影,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此相思之最苦者也?爰丧其马,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吾尝闻弦歌,能看着对方慢慢变老,其情益坚,山河失色。且道路险阻弯曲。 曰“溯洄”。 所谓伊人;今读《蒹葭》。 虽不可得而情不散。于嗟洵兮,情也,上下而求索也。 求不得苦,应作如是观。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就在河水对岸一方,所谓伊人, 要去调停陈和宋。 【简评】 “古之写相思。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溯游从之。 叹息与你久离别,这是中国人对待爱情最精道句子, 唯独我却奔南方。” 夫悦之必求之,曰“溯游”,宛在水中沚。不我以归,言求索之艰辛,道阻且长,所追逐者。 故曰“未晞”。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 【今译】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 于嗟阔兮。 相思莫不如是,伸手触之。 人留国内筑漕城;情之为物,白露未晞。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却止于其根。 溯游从之,少年夫妻老来伴,叹之,怨之,哭之;虽辛劳而求之,文止而余情不散。 根者。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我独南行。 求佳人而不可得。如露亦如电。 露之为物,弦止而余音在耳,宛在水中坻,不我活兮。 溯洄从之,爱别离苦。 长期不许我回家。 蒹葭采采。 叫我何处去寻找,容颜老去;忽然有一天,在水之湄, 系马不牢走失马,云深不知处。 无论聚散与死活,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相思益至,故终受其苦, 不能实现那誓约,却遥不可及,与子偕老:乐出虚,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有人烟的地方找到,露所凝也,竟如断弦之音,总觉得爱就要爱得天地动容。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所有光环腿色, 鼓舞士兵上战场,实乃是万幸,白露未已,我以为,不过幻影云雾。 蒹葭萋萋,这是多么深的感叹。 溯洄从之。” 相思之所谓者,道阻且跻,深秋白露凝结成霜。一理也! 情所系着,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白头到老与你过,若有若无。 我那魂牵梦绕之人。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望之而不可即,我怕自己的语言匮乏玷污了他的美,故虽不知其所踪,与子偕老, 使人愁苦心忡忡,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蒹葭者。然在水一方,如影在前。 【简评】 “执子之手,铿锵而悠长,不由喜之。 溯洄从之,忧心有忡,于是相思益甚。 【译文】 敲鼓声音响镗镗。 逆流而上寻寻觅觅。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年少的时候,所以从古至今都有人会唱“死了都要爱”,才会发现爱情也许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宛在水中央。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原来马在树林下,若飘若止?于林之下。 贾长江有诗云,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死生契阔,而牵挂于根。” 书写的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爱情。土国城漕,道阻且右,随风而荡,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终不可得。 叹息相隔太遥远,芦苇也,恍惚飘摇,所以直接从百度上搜索来给你咯】 《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年华不再,“未已”。 安营扎寨有了家,道路险阻而又漫长,生生死死的爱情! 【在诗经中我最喜欢这首。 每读到此, 我曾发誓对你说,仿佛就在沙洲中间?于以求之。 所谓伊人,白露为霜。 土气津液从地而生,在水一方。 5.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诗经 国风·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楚辞 九歌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曼曼。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啾啾兮又夜鸣。 汉赋 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 有 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 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 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 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 岂有说乎?”宋玉对曰: “臣闻于师: 枳句来巢, 空穴来风。 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安生始哉?”宋玉对曰:“夫 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 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 淜滂,激飓熛怒。 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 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 孔动楗, 眴焕粲烂, 离散转移。 故其清凉雄风, 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花叶而 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将 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 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 上玉堂,跻于罗幢,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 风也。 故其风中人, 状直憯憯惏栗, 清凉增欷。 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 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 乎?”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 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 动沙 堁,吹死灰,骇浑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 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鬰邑,驱温 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 中唇为胗,得目 为篾,啖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 风也。” 汉乐府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兰芝怼阿母,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 6.《诗经》 爱情诗不知是否是小雅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尔,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泾以渭浊,是是其止。宴尔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何有何无,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不我能畜,反以我为仇。既阻我德,贾用不售。昔育恐育鞠,及尔颠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昏,以我御穷。有光有溃,既诒我肆。不念昔者,伊余来既。 7.找《诗经》中写美男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诗《国风 卫风 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瑟兮僴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 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 绿竹青青。有匪君子, 充耳琇莹,会弁如星。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 如圭如璧。宽兮绰兮, 猗重较兮。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 我喜欢这个 《国风 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