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失信的诗歌

1.描写失信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 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 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 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 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 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 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 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 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 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 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 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 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 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 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 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 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 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 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 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 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 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 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 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 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 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 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 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 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 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 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 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 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 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 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 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 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 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 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 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 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 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 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 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 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 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 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 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 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 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 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 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 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 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 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 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

2.描写“失信”的诗句有哪些

1、失信就是失败。——左拉

2、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西塞罗

3、言必信,行必果。——子路

4、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5、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6、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7、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9、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莎士比亚

10、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 ———李嘉诚

11、诚实是人生永远最美好的品格。 ———高尔基

12、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13、没有一处遗产像诚实那样丰富的了。 ———莎士比亚

14、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莎士比亚

1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本·富兰克林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百度知道[引用时间2018-1-17]

3.描写失信的诗句

1.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2.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3.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4.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5.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6.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韩愈《原道》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7.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唐·柳宗元《报袁君陈秀才避师名书》文士以德行为修养成根本,而在德行中真诚摆在首位.8.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想要在道德人品上进行修炼的人,首先要纯正自己的思想.而要纯正思想,首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宋·苏辙《三论分别邪正札子》 怀着极大真诚又勤勉地撰写文章,就可以感天动地,使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发生变化.10.至诚则金石为开.《西京杂记》卷五至诚:极大的真诚. 金石为开:象金石般坚固的东西也被感动了.谓真诚最能感染人.11.精诚所加,金石为亏.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真诚. 亏:亏蚀.只要真心诚意从事,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12.诚之所感,触处皆通.宋·吴处厚《青厢杂记》诚:真诚. 感:感触.真诚能感动一切.13.人之操履无若诚实.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操履:操守.诚实是人的最高品德.14.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宋·朱熹《仁说》实行并保存真诚的心,这是人生美好的源头,行动美好的根本.1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16.遇欺诈之人,以诚心感动之;遇暴戾之人,以和气薰蒸之.明·洪自诚《菜根谭》遇到欺骗狡诈的人,用真诚之心感动他,遇到粗暴、乖张的人,用和蔼的态度感化他.17.金有一分铜铁之杂,则不精;德有一毫人伪之杂,则不纯矣.明·薛瑄《读书录·体验》喻私心杂念影响人之德行的精纯.18.窃以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贤人之德业之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清·曾国藩《复贺耦庚中丞》窃:谦指个人的意见.我以为天地的运转不息,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卓越人物的道德事业的发扬和持久,关键在于真诚.19.百虑输一忘,百巧输一诚.清·顾图河《任运》考虑再周密若有疏忽就可能失败,技艺再精巧若缺乏真诚也无法成功.20.神莫神于至诚.宋·张商英《素书》没有比完美的真诚更神圣的了.21.诚者,圣人之本,百行之源也.宋·周敦颐《通书》真诚,是杰出人物的根本,也是使百业兴旺的源泉.行(háng):职业,事务.22.君子乾乾不息于诚.宋·周敦颐《通书·乾坤益动》第三十一章乾乾不息:自强不息.君子为达到至诚而自强不息.23.感人以诚不以伪.清·方苞《方望溪先生全集》诚:真诚.伪:虚假.以真诚而不是以虚伪感动别人.24.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朱之瑜《诚诚二首》修养自身品性,处理好人之间的关系,唯一靠的真诚.25.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荀子·不苟》圣人固然是无所不晓,但是不是真诚也不能感化万民.26.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修身》培养个人的品德,最主要的是个人的真诚.27.至诚无息.《礼记·中庸》真诚是没有止境的.永远以真诚自勉.28.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宋·晁说之《晁氏客语》修学:研讨学问.杂:杂乱.为事:干事情.29.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卖没郎独占花魁》刻薄:冷酷无情,不厚道.为人忠厚不吃亏,为人刻薄无好处.30.作事必须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虚名:空头的名声.做事要踏实认真,不可追求空头的名声.31.厚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清·杜文澜《古谣谚》有道德的人不损人而利己,不害人而求名.3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新唐书·陈子昂传》廉:清廉. 贪:贪污.信:诚实.疾伪:痛恨虚伪的行为.疾:憎恨,厌恶.清廉的人憎恨贪婪,诚实的人厌恶虚伪.33.天不容伪.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虚伪的言行,天道不容.34.巧伪不如拙诚.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篇》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35.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只有华美的外表而缺乏实际的内容,便空泛而不切合实用.36.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汉·荀悦《申鉴·俗嫌》不听动听的话语,不相信不切实际的方法,不谋取浮华的名声,不作虚伪的事.37.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汉·王符《潜夫论·叙录》卓越的人不追求虚有其表,有修养有名望的人致力于实际.3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圣贤:圣人贤人,古代指道德、学问都极为杰出的人.心地:佛教语.佛教以三。

4.关于“失信”的句子有哪些

1. 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2.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 我宁愿30投0中,也不愿意9投0中。9投0中意味着你被自己打败了,被比赛吓得不知所措……唯一的解释就是,你已经对你自己丧失信心。

4. 诚信在前,失信在后,如清光滴浊水。

5. 失信在前,诚信在后,如浊水现清光。

6.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

7. 别逞强,别失信,别过份热观或悲观,别失信,别轻浮,别轻信。

8. 诚信者,得道;失信者,失道。

9.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应该做到:受过欺骗而不失诚信,遭遇失败而不失信心,经受伤害而不失善良,历经沧桑而不失阳光。

10. 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体。

11. 信仰有两种,智信和迷信。 迷信是盲目的信仰,经不起考验, 随时有可能失信。

12. 快嘴会失信,快腿会失足。

13. 谁没有失信过的承诺,而我回头看过,我失信的承诺都是身不由已造成的。

14. 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15. 诚信诚信,对自己失信最多的人不就是自己吗?

5.形容男人对女人失信的诗词

男女失信的不了解,不过你可以换个说法来表达一下,用对了地方就可以表达出那种闺怨了啊,比如: 钗头凤【钗头凤 陆游】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的《钗头凤》词,是一篇“风流千古”的佳作,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悲剧.据《历代诗馀》载,陆游年轻时娶表妹唐婉为妻,感情深厚.但因陆母不喜唐婉,威逼二人各自另行嫁娶.十年之后的一天,陆游沈园春游,与唐婉不期而遇.此情此景,陆游“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这便是这首词的来历.传说,唐婉见了这首《钗头凤》词后,感慨万端,亦提笔和《钗头凤·世情薄》词一首.不久,唐婉竟因愁怨而死.又过了四十年,陆游七十多岁了,仍怀念唐婉,重游沈园,并作成《沈园》诗二首.【钗头凤 唐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唐婉的爱情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婉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这时他已与唐婉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婉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婉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他放下酒杯,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婉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婉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婉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陆游题词之后,又深情地望了唐婉一眼,便怅然而去.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便失声痛哭起来.回到家中,她愁怨难解,于是也和了一首《钗头凤》词.唐婉不久便郁闷愁怨而死.此后,陆游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的眷恋,他六十三岁,“偶复来菊缝枕囊,凄然有感”,又写了两首情词哀怨的诗: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人间万事消磨尽,只有清香似旧时!在他六十七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又写诗感怀:枫叶初丹桷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说断肠.坏壁醉题尘漠漠,断云幽梦事茫茫,年来妄念消除尽,回向蒲龛一炷香.后陆游七十五岁,住在沈园的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两首,即《沈园》诗二首.爱,为什么会能够如此深沉,生死以之,以致在“美人作土”、“红粉成灰”之后的几十年,还让诗人用将枯的血泪吟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的断肠诗句?我从陆游“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诗句中似乎得到一丝感悟:陆游和唐婉的夫妻情爱,虽说在现实世界中存续的时日无多,却早已经一点一滴地“转存”到了各种有情万物之中,恰似把真情实爱存入了瑞士银行,可以稳稳地收取利息.一对“菊枕”的枕函之中,封存、寄寓了新婚当时多少甜蜜,多少默契;多少香艳,多少情怀;多少的厮抬厮敬,多少的互爱互重.也许,就单是这一对“菊枕”,已经足以让情爱“一粒粟中藏世界”且“化身千万”,更不用说恩爱夫妻之间“有甚于画眉”的“闺房记乐”了.一对“菊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那么的无足道,而又实在是那么的奢侈.其“药疗”之功效,犹在其次也,叹叹.人间的万事可以消磨殆尽,而情爱的清香却永远会历久弥新.愿天下有情人都双双亲手缝制自己的一对“菊枕”,长相依傍,不离不弃,莫失莫忘,珍爱到地老天荒。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