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八言诗经

1.【描写春天的古诗八言律诗】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2.八言诗 八言古诗

有说是因为音乐旋律,古代流传下来的甚少。

仅摘抄一首现代《人生八言律诗》

为了订单几乎陪睡,点头哈腰就差下跪;

日不能息夜不能寐,客户一叫立马到位;

屁大点事不敢得罪,一年到头不离岗位;

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交萃无处流泪;

逢年过节家人难会,追讨欠款让人崩溃;

开发客户经常喝醉,不伤感情只好伤胃;

工资不高还装富贵,拉拢行贿经常破费;

五毒具全就差报废,稍不留神就得犯罪;

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

不敢奢望社会地位,全靠傻傻自我陶醉。

希望对您有用。

3.八言都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八言诗:每句八个字的诗。历史上写作八言诗的人极少,传世的八言诗总数很少,恐怕不足100篇,原因大概难脱出四言诗和七言诗的阴影,要写出真正的八言诗太困难了,真是吃力不讨好,所以历史上难得有人写作。

每句八字的古体诗。《汉书·东方朔传》:"有八言、七言上下。" 颜师古注引晋灼曰:"八言、七言诗,各有上下篇。"朔诗已佚。《诗经》及唐宋诗人,偶有八言诗句,但通篇八言的诗则少见。

西晋时佛经中有八言偈颂,北周庾信以八言制作乐府,其时的道教文献中也有协韵讽诵的八言歌幸。然而在唐、宋、元、明的诗歌中,却罕见全章的八言诗作。清代翟灏有意识地创作八言等长句诗,亦未获得发展。这些仅存的八言作品,透露出文学史上发展八言诗的契机和尝试。

由于八言句易折腰为两个四言句,兼之其偶数字句式韵律呆板和"七言以去、伤于太缓"、不便记诵的长句体弱点,在创作与接受上被逐渐淘汰。因此,中、晚唐时期七言诗体武艺术成熟后,八言等长句诗并没有发展起来,句字递增的齐言诗体演进之路走到尽头,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长短句词体的勃兴。

李之用《诗家全体》在明代诗文辨体选本中有一定代表性。书中卷八录"八言诗"题识曰:"'我不敢效我友自逸。'(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此八言诗之祖,然亦未有成章,而庾开府则创见者矣。然不免间流为四言对扇,故造句比九言为尤难。"下选八言诗《角调曲》二首,其一词曰: "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信义俱存乃先忘食,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并。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动则无成。恻隐其心训以慈惠,流宥其过哀矜典刑。"

4.八言八句古诗,越多越好

亲,八言八句的古诗……貌似从来没有听说过唉~~

附上七言八句的: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蒸脂凝夜紫。

半巻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话说这三首字算简单的啦,望采纳,谢谢,么么哒~~~

有问题请继续追问,一定不弃~~

5.8言古诗15首有哪些描写春天的

好雨知时节;

夜径云俱黑;

5,江船火独明,红杏枝头春意闹。 ,且向花间留晚照,晴翠接荒城、《夏日对雨》[唐] 裴 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0,一岁一枯荣。晓看红湿处,家书抵万金。

9,以上供参考,春风吹又生,花重锦官城、《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6、《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8、《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凄凄满别情、玉楼春 [宋]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离离原上草。随风潜入夜。白头搔更短。 。 。

受字数限制;

远芳侵古道。

浮生长恨欢娱少,当春乃发生,

为君持酒劝斜阳;

3;

烽火连三月,城春草木深,润物细无声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2、《春望》【唐】杜甫 。感时花溅泪。 。野火烧不尽。 ,縠皱波纹迎客棹,恨别鸟惊心,浑欲不胜簪;

国破山河在,肯爱千金轻一笑、《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4、《春夜喜雨》【唐】杜甫 。

绿杨烟外晓寒轻。又送王孙去

6.《诗经》——《伐檀》

伐檀 诗经·国风·魏风 坎坎伐檀兮,寘(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编辑本段]解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干:水边。

涟:水波纹。 猗(音yī依):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音架):播种。 穑(音色):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极言其多,非实数。 廛(音蝉),古制百亩。

狩:冬猎。猎:夜猎。

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通“悬”。

貆(huán):猪獾。一说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孟子》赵歧注:“无功而食谓之素餐。”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古指十万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小兽。 漘(音纯):水边。

沦:小波纹。 囷(音qūn逡):束。

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音孙):熟食,此泛指吃饭。

[编辑本段]翻译 砍伐檀树声坎坎啊, 棵棵放倒堆河边啊, 河水清清微波转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往家搬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猪獾悬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闲饭啊!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 放在河边堆一处啊。

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兽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不会白吃饱腹啊!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 棵棵放倒河边屯啊。

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 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 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 可不白吃腥荤啊! [编辑本段]相关资料 “坎坎伐檀”,正如《小雅·伐木》之“伐木丁丁”,并非“劳者歌其事”,当然不必是伐木者所为诗。

诗所称美的“不素餐兮”之君子,自然也非既稼既穑、既狩既猎的劳作者。孟子于此“君子”解释得颇为明确:“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不素餐兮’,孰大于是。”(《孟子·尽心上》)孟子解诗常常不是贴近诗意说,但这里发挥君子不素餐的意思,并非断章取义。

戴震曰:“讥在位者无功幸禄,居于污浊,盈廪充庖,非由己稼穑田猎而得者也。食民之食,而无功德于民,是谓素餐也。

首二言,叹君子之不用;中五言,讥小人之幸禄;末二言,以为苟用君子,必不如斯,互文以见意。”此说大抵得诗意,只是“首二言”云云,不很准确。

而首二言究竟为赋,为比,为兴,且取意为何,本来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苏辙说:“君子之仕于乱世,其难合也如檀之于河。”

范处义以为“檀,木之良者,可以为车之轮辐,今乃伐而真之无用之地”,“犹君子不得进仕,俾之家,食非所宜也”。此两说都是以比意为解。

姚际恒曰:“此首三句非赋,非比,乃兴也。兴体不必尽与下所咏合,不可固执求之。

只是咏君子者适见有伐檀为车,用置于河干,而河水正清且涟猗之时,即所见以为兴,而下乃咏其事也。此诗美君子之不素餐,‘不稼’四字只是借小人以形君子,亦借君子以骂小人,乃反衬‘不素餐’之义耳,末二句始露其旨。”

吴闾生也说:“本意止‘不素餐’耳,烘染乃尔浓缛。”后两说似较合于诗意。

宋玉《九辩》“窃慕诗人之遗风兮,愿托志乎素餐”,用《伐檀》意也。不过,虽曰“兴体不必尽与所咏合”,却也并不是全没有一点儿映带关系,而在很多情况下,它正是用来构筑诗境的,即如“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亦如“坎坎伐檀兮,真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而且,又何必一定是当日所见呢。

或曰“屈子之作《离骚》,其格调与此相似”(袁金铠),不过《伐檀》非诗中之“君子”自叹身世,故其中所寓之爱憎,非由个人遭际而来,其关切之情,或更深广吧。 《大戴礼·投壶》:“凡雅二十六篇,其八篇可歌,歌《鹿鸣》《狸首》《鹊巢》《采蘩》《采苹》《伐檀》《白驹》《驺虞》。”

《晋书·乐志上》:“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

钱澄之因此推论道:“以列国‘变风’与《南》《雅》并列而总之为‘雅’,岂以其音节,不以其辞意耶。”“变风”之说本来不可靠,不过《伐檀》即以辞意言,也当算作“正声”,古既有“歌诗必类”之说(《左传·襄公十六年》),则乐与舞与歌,皆当如此,那么《伐檀》的音乐风格当与“古声辞”中的其他篇章近似,故传唱如是也。

[编辑本段]赏析 这是《诗经》中最为人们熟悉的篇目之一,甚至中学语文课本亦选为教材,但是对这首诗的主旨及作者身份的看法,其分歧之大却是惊人的,不仅古人如此,今人亦然。最早《诗序》以为是“刺贪也。

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仕进耳”;朱熹又以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