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叶的诗句10句阶下莲 ---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题山居 ---曹邺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吴中夜别 ---鲍溶 楚客秋思著黄叶,吴姬夜歌停碧云。 山行 ---杜牧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咏柳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九歌 ---屈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拟古 ---陶渊明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折杨柳 ---萧纲 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 捣衣诗 --- 柳恽 柳恽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2.席慕容的一首诗歌赏析成熟 童年的梦幻褪色了 不再是 只愿做一只 长了翅膀的小精灵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渐呈修长的双手 将火热的颊贴在石栏上 在古长春藤的荫里 有萤火在游 不再写流水帐似的日记了 换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迹 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 有著谁都不知道的语句 成熟,一个很高深的字眼。它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也昭示着单纯最终走向世故。有人说成熟是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我喜欢这个够有气势的排比阐释,是的,人生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这样想来,面对失去的某些东西又觉得理所当然,有所值了。 钟情席慕容的一首诗《成熟》,“童年的梦幻褪色了,不再是只愿做一只,长了翅膀的小精灵。有月亮的晚上,倚在窗前的是渐呈修长的双手,将火热的颊贴在石栏上,在古长春藤的荫里,有萤火在游。不再写流水帐似的日记了,换成了密密的、模糊的字迹,在一页页深蓝浅蓝的泪痕里,有著谁都不知道的语句。”总感觉诗里面有股摄人心扉的安静与伤感,也总觉得成熟就是刻在人脸上的沧桑,外在或是内在,躲开的,显现了,从诗的情致和意蕴里,我似乎感觉到,成熟并不是自我伤感,现代生活里,他不是手中高雅的酒杯和指上潇洒的香烟,也不等于一言不发的沉默,它是在看透、读透生活后提炼出来的心境,是反思人生后走路的沉稳,真真切切而又实实在在的反映了一个人的理性。刻意表现的成熟,没有境界,也不深刻,那是幼稚和浅薄,把一个人装扮的很做作。对于我们来说,成熟只是一种方向,却永远不会有绝对的结果,就像“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这句话一样,成熟是相对的,只有比较成熟,没有完全成熟。 另一层次上,成熟算是一种蜕变。就如一般人而言,得到一些必然会失去一些,成熟也是这样,可能我们在这个必经的过程里会经历许多痛苦与折磨,或是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但是不管有多苦,过去的终归过去,在这一步步的丢失和惨败里,在这一次次的创伤中,我们才能慢慢长大,慢慢学会生活,善待生活。 3.纳兰性德的诗马背民族的后代纳兰性德,在亲情、友情、爱情上无一不至情至性。 他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当代青年,而与这位大词人有关的地理,便成为别有意味的一个人的地理,成为纳兰迷身心向往的地方。 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有清一代杰出的词人、康熙皇帝的警卫班长纳兰性德患了一种语焉不详的寒疾(18岁时他便因此疾而辍考三年),苦扼七日,终告不治 纳兰性德家与康熙皇帝家,既是世仇又是姻亲,因为在明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开始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剿灭了同是满族但是不肯归顺于他的海西女真叶赫纳兰部族,杀死了叶赫部族的首领金台石。 这个金台石,乃是纳兰性德的曾祖父,而努尔哈赤所娶的妻子孟古,又是金台石的胞妹 叶赫家族纳入了满族正黄旗的旗籍,与爱新觉罗本是世仇的君臣两家,到了纳兰明珠这一代的时候,有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宠信,既来自于纳兰明珠的才干,也来自于他的忠诚――不记杀祖之仇的忠诚。 马背上的民族是弱肉强食的民族。 纳兰性德即是明珠的长子,他聪慧过人,他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汉族上千年积累的文化传统成为他生活中的挚爱。 有记载,他早年创作的词《一斛珠·元夜月蚀》大约作于十岁。17岁时,进入太学读书,颇受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 徐将纳兰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由于受到了这种泰斗级人物的指点,纳兰在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时,便考中了举人,转过年,当他参加高一级的会考殿试时,那个讨厌的寒疾发作了,因病他放弃了这次考试。功名的擦身而过,却由另外一些值得欣慰的事情弥补了:这一年他结婚了,妻卢氏是他从心底里喜爱的女子,这一年他还结识了当时中国文化界一些顶尖的人物如严绳孙、姜寰英,朱彝尊等人,这些年长他大约三十岁的文人们立即成为了他的师友。 在恢复身体的这两年多,他拜徐乾学为师,学习中原文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纂了一部长达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同时又将读书见闻与学友传述整理记录成一本随笔集《渌水亭杂识》。 纳兰性德22岁的时候,再次参加殿试,结果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满以为会以才华济世的纳兰性德被任命为康熙皇帝的三等侍卫,后又升任二等侍卫,最终升为一等侍卫。 心怀不满的纳兰性德隐忍了自己心中的郁闷,勤勤恳恳地伴随着皇帝出行巡阅,奉旨唱和,文武兼备的纳兰受到了皇帝的喜爱。 充任武职的纳兰性德在生活当中是地道的文人做派,甚至公务在身,充任康熙侍卫期间,亦是如此,“其扈跸时,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酣声相和。 ”休假的时候,他便邀集一般汉族文友们相聚一堂,饮酒论诗,卸去戎装之后,他的衣着模仿着他心仪的古代汉族文人的模样,当听到文友夸赞他长得很象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时,纳兰内心便充满了欢喜。马背民族的后代纳兰性德,身上却有许多汉族文人那种期期艾艾、幽幽怨怨、感物伤怀、愁肠婉转。 这种汉族文人式的哀婉幽怨,究竟是怎样成为满族正黄旗子弟纳兰性格中的一部分呢?居其地、姓其姓、蛮横孔武的祖先血脉为何竟孕育出纳兰这样一个多愁善感的情种(亲情、友情、爱情)?纳兰性德身上充满了这样矛盾的地方。 骨子里乃一介文人的纳兰性德,内心深处虽然厌倦这种皇帝侍卫生活,但是他并没有勇气摆脱这种生活,而只能“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年轻的纳兰,扈从之余,写下了不少诗文。在他24岁的时候,友人将他的词作编辑成《饮水词》,广受好评,后有人将他的词作342首辑成《纳兰词》,《纳兰词》在当时便得到广泛传播,纳兰的老师徐乾学说他的词“传写遍于村校邮壁”,甚至“家家争唱饮水词”。 (文/ 郭盖)。 4.纳兰幸德的诗歌纳兰性德词全集(《饮水词》) 木兰花令 拟古决绝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意思是: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 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我不懂浮生的如梦,纠结的爱情,我不懂怀念和遥望的分别,挥手决绝抑或万水千山,反正绝望不起来也暴烈不起来。 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 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 纳兰性德有很多类似的让人触动心弦的诗歌,感兴趣的话你百度一下他的词条,或者买他的词集看看。 不过名字是:纳兰性德 比如他的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一句也很多人喜欢 5.关于夏的诗歌星之葬 余光中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萤火虫的小宫灯做着梦 梦见唐宫 梦见追逐的轻罗小扇 梦见另一个夏夜 一颗星的葬礼 梦见一闪光的伸延与消灭 以及你的惊呼 我的回顾 和片刻的愀然无语 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树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然而,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夏天的诗 雨水洗净盛夏的天空 微蓝泻露了一地的寂寞 铅笔纪录下那年的故事 别离场景老电影般回放 你说对不起我爱你然后落下泪 我不知所措更不了梦将残愁将驻 从你走后的第一个夏天 我就试着用最美的诗句记载关于我和你 无奈指尖冰冷 写不出温暖的话语 哦宝贝可是我还是不明白 不明白你为何选择离开 我是否继续等待 路旁的梧桐叶飘了又绿月光在门外徘徊 终有一天迷失的心也会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