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菀青什么意思诗经里没有“菀青”这首诗 菀(yù):树木茂盛。 如: 菀柳 先秦:佚名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小雅·菀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揭露王者暴虐无常,诸侯皆不敢朝见的诗歌。全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前两章用比拟句在反覆咏叹中传达诗人强烈的愤懑之情,第三章从反问的角度继续深化。此诗善用比兴,比喻贴切。 希望能帮助到你 2.汀兰岸芷是什么意思1、“岸芷汀兰”出自北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它的意思是—— 岸芷和汀兰都是指水边的美丽的花。岸和汀都是指岸边的意思。 2、详解: 岸:河岸。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 芷:白芷,一种香草。又写作“茝”。《荀子·宥坐》:芷兰生于深林 汀:水边平地。《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兰:兰草,一种香草。《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译文: 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3.柳的诗经,急啊你好。 《小雅 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译文: 虽说柳树茂又密,树下不可去休息。上帝变化太无常,切莫接近讨晦气。先前使我理国事,后来贬我到远地。 虽说柳树郁苍苍,树下不可去歇凉。上帝变化太无常,切莫接近招祸殃。先前使我理国事,后来却把我流放。 有只鸟儿高高飞,展翅直上九霄天。那人心事太难测,将要行走到哪边?为啥使我理国事?却叫无端遭凶险。 注:菀(yù):树木茂盛。 ——录自习古堂国学网 4.诗经小雅小弁翻译快乐的雅鸟啊,从容飞飞还巢。 人人都过得很好,只有我被忧伤撂倒。我对天有什么罪过?我的错到底是什么?心里忧伤啊,叫我把它奈何! 平坦的大道,长满了野草。 心里忧伤啊,就像棒子舂捣。睡梦里也要长叹,忧伤使我衰老。 心里忧伤啊,头痛身如火燎。 想到桑树梓树,我总是毕恭毕敬。 我尊敬的只是父亲,依恋的只是母亲。难道我既连不上皮衣的毛,又挨不着皮衣的里?上天让我生下来,我的好运在哪里? 密密的柳树,上有蝉鸣嘒嘒.深深的水潭,长着茂盛的芦苇。 像在漂荡的船上,不只漂向哪里。心里忧伤啊,要睡也不容易。 鹿儿奔跑起来,四足轻快如飞。雉鸡早晨鸣叫,呼唤母鸡相随。 好比臃肿的病树,病得不长枝条。我心忧伤啊,难道就不知觉。 瞧那投网的兔子,或许还有人放它。路上有了死人,或许还有人葬他。 君子啊你的居心,为什么这样残酷。我的心多么悲伤,泪流如何能住。 君子听信谗言,好像喝人家的敬酒。君子没有慈心,不肯慢慢推究。 伐树还使绳索拉住,砍柴还要看看理路。真正的罪人轻轻放过,反而把罪名横加给我。 没有高的不是山峦,没有深的不是水泉。君子别轻率出言,有耳朵贴在墙垣。 别让人上我的鱼梁,别让人开我的鱼笱,如今我自己不能被容,哪顾得了我的身后。 [注释] 1、弁(盘pán):“昪(变biàn)”字的假借,快乐。 鸒(遇yù):鸟名,形似鸟,大如鸽,腹下白色。往往千百成群,鸣声雅雅。 又名雅鸟。 2、提提(时shí):群飞安闲之貌。 3、谷:善。 4、罹(离lí):忧。 5、踧踧(迪dí):平易。 6、鞫(居jū):同“鞠”,穷,阻塞。 一说“鞫”读为“艽(交jiāo)”,荒。 7、惄(逆nì):忧思。 捣:舂(冲chōng)。 8、假寐:不脱衣而寐。 这句是说虽在梦中还是长叹。 9、维:犹“以”。 用:犹“而”。忧能伤人,使人早衰老。 10、疢(趁chèn):热病。如:犹“而”。 以上二句是说心忧时烦热而头痛。 11、梓:木名。 可以供建筑和器用。桑梓都是宅旁常栽的树。 这句连下文是说见桑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所以起恭敬之心。 12、瞻:尊仰。 匪:非。 13、依:依恋。 二句说我所瞻依的只有父母。 14、属(主zhǔ):连。 15、罹:唐石经作“离”,附著。以上二句是以衣裘为喻,古人衣裳以毛向外而用布做里子。 毛喻父、里喻母。 16、辰:时运。 在:古读如“慈”的上声。这句是说遭遇不幸。 17、蜩(条tiáo):蝉。嘒嘒(慧huì):蝉声。 18、漼(崔上声cuǐ):深貌。 19、淠淠(配peì):草木众盛貌。 以上四句就所见景物起兴,和上文鸒斯、周道同类,不一定有所比。 20、舟流:言无人操纵随舟自流。 这里的两句和《邶风·柏舟》“泛彼柏舟,泛亦其流”同意。 21、伎伎(岐qí):奔貌。 22、雊(够gòu):雉鸣。 23、坏:读为“瘣(汇huì)”,树木瘿(影yǐng)肿。 24、用:犹“而”。本句“枝”字和下文“宁莫之知”的“知”字谐音。 树木疾而无枝和人的忧而莫知有双关的意思。 25、相:视,见《小雅·伐木》篇注。 投兔:投网之兔。 26、先之:言在兔入网以前先驱走它。 一说“先”读为“掀”,言掀网放兔。 27、墐(尽jìn):埋。 28、维:犹“何”。 29、酬:见《小雅·节南山》篇。 “如或酬之”是说好像有人向他进酒似的,那样乐于接受。“之”指“君子”,“君子”指父。 30、不舒究之:不徐徐加以研究。 31、掎(几jǐ):牵引。 伐大木时用绳牵着树头,要树向东倒就得向西牵,让它慢慢倒下。 32、析薪:劈柴。 扡(侈chǐ):就是顺木柴的丝理赖劈破。以上二句是比。 言“君子”听信谗言,不能徐究,不能依理分析,还不如伐木析薪的人。 33、佗(驮tuó):加。 以上二句是说丢开真有罪的人不管而将罪过加在我的身上。 34、浚:深。 二句说无高非山,无深非泉。山高泉深喻父子之情。 35、由:于。 36、耳属(主zhǔ)于垣:是说将有偷听的人贴耳于墙壁,就是今语“壁有耳”的意思。 37、笱(苟gǒu):捕鱼的竹篓。 38、躬:自己。 39、阅:收容。 40、末四句已见《邶风·谷风》。 这是引谚语表示本身既不见容,日后的事更顾不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