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用古诗取名字个人认为可以将名字取自古诗词,或者跟古代现代名人同名,或者取谐音“珠”“诸”等字义 朱 zhū 【名】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本义:赤心木) [1]同本义 朱,赤心木,松柏属。——《说文》 [2]指朱色的物品 …朱(此指朱色缯帛)四百裹。——《穆天子传》 [3]姓 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清·姚鼐《登泰山记》 朱 zhū 【形】 [4]朱色,大红色。古代称为正色 网户朱缀。——《楚辞·招魂》 紫衣而朱冠。——《庄子·达生》 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墨子·明鬼下》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韩非子·十过》 朱鳞火鬣。——唐·李朝威《柳毅传》 朱缨宝饰之帽。——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朱 朱 zhū 【名】 [5]「朱砂」的简称 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隋书》 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简释〗==== 朱1 (②朱) zhu1(ㄓㄨˉ) [1]红色:~红。~批。~笔。~文(印章上的阳文)。~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矿物名:~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墨。 [3]姓。 朱2 shu2(ㄕㄨˊ) [1]〔~提〕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宜宾市,产银,故银亦称「朱提」 峨峨列辟。赫赫虎臣。内和五品。外威四宾。修时贡职。入觐天人。备言锡命。羽盖朱轮。 非望之宠。谬加于己。猥授非据。奄司万里。煌煌朱轩。 储皇之选。实简惟良。英英朱鸾。来自南冈。曜藻崇正。玄冕丹裳。如彼兰蕙。载采其芳。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轮。轻盖承华景。腾步蹑飞尘。 攸攸昊天。南正兴言。朱明有晔。万叶翠繁。昌云垂天。凯风熙颜。王臣在此。贻宴于欢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商风初授。辰火微流。朱明送夏。少昊迎秋。嘉禾茂园。 去乎若云浮。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狭路倾华盖。 南海纳朱涛。玄波洒北溟。仰盻烛龙曜。俯步朝广庭。 往化转落。运萃勾芒。仁风虚降。与时抑扬。兰栖湛露。竹带素霜。蕊点朱的。薰流清芳。触地儛雩。遇流濠梁。投纶同咏。褰褐俱翔。 凝霜凋朱颜。寒泉伤玉趾。周才信众人。偏智任诸己。 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祥祥令日泰。朗朗玄夕清。 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渌景清飚起。云盖映朱葩。 有些一向很不错啊“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中的“朱华”指荷花,也很适合女孩子,建议查阅《辞海》。 台湾有作家分别名为朱天文、朱天心,效法古人或名人应该也是好办法吧~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桃花涧修禊诗序的翻译谁有浦江县向北走二十六里,有座山高耸而葱茏茂密,就是玄麓山了。 桃花涧的水从那里流出来,到了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游览穷尽山泉怪石的漂亮景色。头一天晚上,各位贤士大夫住宿休息,到了第二天,出发时,成群向北走,带着酒壶和酒杯。 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而行,流水把道路侵蚀得无一完整,不得不侧着身子走,先后紧紧相连想鱼群一样。又过了三里,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身旁有很多松树,高耸入云好像到了青天一样。 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青翠的树叶间,好像火焰燃烧一样,值得观玩。又走了三十步,怪石象人一样站着,高约十尺多,面平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做凤箫台。 下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有一丈左右那么宽,可以在上面垂钓。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洁白如玉的树林,更加显得凄清绝美,叫做钓雪矶。 西边是绝壁,在台矶边往下看,松罗和凌霄纵横缠绕,红红绿绿,色彩鲜艳,叫做翠霞屏。又走六七步,怪石突出,下面是一口小泉,泉水很冷冽,适合用来给鹤饮用,叫做饮鹤川。 从小水坑引水,象蛇行一样蜿蜒,从石坛前面流下,声音就像玉佩碰撞一样。客人中有擅于弹琴的,不愿意让泉水独自清鸣,弹琴来跟泉水比试。 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走五六步,水流左右弯折,才向南消逝,叫做五折泉。 四十步远,从山脚弯曲进入涧底,水流汇进水潭。水潭左边有一排石头列成座位,形状象半圆的月。 在上面高石象墙一样峙立,飞流的泉水从中间泻下,遇到石头的激起,泉水象愤怒一样跳起一二尺,水滴散入水潭中,一点点地形成光晕,真的就像飞雨突然到来,仰头看蓝天象镜子一样明净,才知道是泉,这里叫做飞雨洞。洞的旁边都是山,又高又陡的石头冠盖在山巅,深远辽阔,适合仙人居住,叫做蕊珠岩。 远远地望见它,因为一路上的劳累,没有人去。回到石潭上,各自铺上坐蓐,围着水流坐下。 叫童仆拾来断木枯柴,取来酒壶来温酒,倒进漆制的酒杯。酒杯有托盘,随着水流漂浮,像雁群一样向下。 往前,有中断(取走)的,有对对联的,才按次第取来饮用。这时候微风从东面来,酒杯盘旋不进,甚至有的逆流而上,碰撞时象相互敬酒。 酒过三巡,年纪最大者命令摆列纸笔,要求每人赋诗两首,如果没有完成的,罚酒三大杯。众人高兴的答应了,有的人闭目深思,有的人手捧着脸颊看晴天,有的人跟旁边坐的人窃窃私语,有的人拿起笔象疾风骤雨,一边写一边吟唱;有的人按着纸张在岩石上,想要写却又不敢下笔;有的人觉得句子不当,挠着头皱着眉头问人;有的人悠闲地吹起口哨,有的人聚在山坡,抢起酒杯就喝,有的人拿着书卷给旁边的人看,有的曲着手臂卧着看云;都一一可以入画。 一会儿诗句都已经完成,大家喝酒忘记了杯数。等到要回的时候,夕阳已经在青松下了。 第二天,郑铉因为这次游玩很欢乐,收集这次所赋的诗句并且嘱托我作序。我按照《韩诗内传》作:三月初一,桃花汛时,郑国旧俗,在溱洧二水上,招魂续魄,佩执兰草用来拔除不祥之气。 现在离那时已经两千年,即使时间和地点都不同,但是桃花流水更胜从前。后裔尚且能集合贤人大夫来进行修禊活动,况且遗风未泯的人呢?我辈中人,应该追随浴沂的风范,效法舞雩的咏叹,或许可以情跟环境相适应,快乐跟大道一样,而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不愧于作孔夫子的门生,然后才不愧于作七尺男儿,不值得勉励吗!我为游览漂亮景色作序之后,又重申这样的箴言。 其他的象兰亭集序,多崇尚道家的清净无为,也没什么可取的。 3.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出自宋朝诗人王奕的《陈月观二首》。意思是:年少的少女总是含花待放,时光不会因为你年少而放慢。 原文: 《陈月观二首》 朝代:宋朝 作者:王奕 步雩习风腋,自觉聪明开。 袅娜少女羞,岁月无忧愁。 译文 步子很轻盈迎着风,裙摆自觉地随风开放着。 年少的少女总是含花待放,时光不会因为你年少而放慢。 扩展资料: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 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见陈月观二首 4.翻译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天不会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来,地不会因为人们厌恶辽远就停止它的广大,君子不会因为小人喧哗不休就停止他的品行修养.天有著常道,地有著常数,君子有著常规,君子强调常规,而小人(完全)只计较功利.《诗经》说:「实践礼义而没有差错,何必害怕别人的闲言闲语呢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楚王后面护从的车马有千乘之多,并不是他有多聪明;君子吃吃豆子,喝喝清水,并不是他有多笨,这都是偶然造成的.至於志意修美高洁,德性深厚笃实,生於当代而有志於古道,那是(完全)操之在我的啊!所以君子会急於(认真做)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不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小人会放弃那些属於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一味地)贪慕那属於天的事情.君子会急於(认真做)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不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在进步;小人放弃那些操之在我的事情,而(一味地)贪慕那些属於天的事情,所以每天都在退步.所以君子之所以每天都在进步,和小人之所以每天都在退步,是一样的道理.君子和小人之所以相差得如此悬殊,原因就在这里. 陨星坠落,林木怪呜,国人都十分恐惧.问:「这是怎麽回事呢 」我说:「这没有什麽.这不过是天地的变动,阴阳的变化,事物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觉得奇怪,可以;感到畏惧,那就不对了.太阳,月亮有亏蚀的现象,风雨有不合时的情况,怪星偶然出现,这是没有那个世代不曾出现过的啊!在上位者贤明而政治清平,那麽即使是同时兴起,也没什麽伤害;在上位者昏暗而政治险酷,那麽即使没有一项出现,也没有什麽助益.星辰坠落,林木怪呜,是天地变动,阴阳变化,事物少出现的现象罢了.觉得奇怪,可以;感到畏惧,那就不对了.」已经发生的事物里头,只有人祆是最最可怕的了.草率地耕种会伤害农作物,草率地耘草会失去收成,政治险酷会失去民心,田地荒芜,农稼枯萎,粮价昂贵,百姓挨饿,道路上有活活饿死的人,这就叫做「人祆」.政令不清不明,举动措施不合时宜,农事不好好治理,百姓服劳役不按季节来,以致於牛马杂交,六畜反常,这就叫做「人祆」.礼义不好好修治,内外没有分别,男女**,父子互相猜疑,上下乖违背离,外寇内难同时产生,这就叫做「人祆」.人祆是由於混乱而产生出来的,以上三种人祆交错出现的话,国家就不得安宁了.这个说法非常浅近,它的灾害却非常惨重,可以觉得奇怪,也应该感到畏惧.古书上说:「万物的怪异现象,经典里头是不详细说明的.」没有用处的论辩,不急需的考察,都该抛弃掉而不加治理.至於君臣间的大义,父子间的亲情,夫妇间的分别,那就应该天天钻研探讨而不放弃. 祭祷祈雨而下了雨,为什麽呢 我说:「这没什麽啊!就好像不祭祷祈雨而下了雨一样.日蚀,月蚀而去救日月,天乾旱而祭祷祈雨,卜筮一番然后决定大事情,并不是真的认为祈求就可能得到,而(只是)做为政治的文饰(安慰安慰百姓罢了).」所以在上位者认为是政治的文饰,而百姓却认为是天上神灵的表现.认为是政治上的文饰就会吉祥,认为是天上神灵的表现就会凶险.」 在天里头,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了;在地里头,没有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万物里头,没有比珠,玉更明亮的了;在人里头,没有比礼,义更明亮的了.所以日,月不高悬的话,那麽光辉就不够强烈;水火不累积起来的话,那麽火光,润泽就不够广泛;珠玉不在外面闪烁的话,那麽王公大人就不认为是宝贝了;礼义不施行在国内的话,那麽功名就不能显耀.所以人的生命来自於天,国家的生命来自於礼义.在上位者崇尚礼义,尊敬贤人就能称王天下,重视法令,爱护百姓就可以称霸天下;在上者贪好私利,充满诈伪而国家危险,只会权谋倾轧,幽狠凶险而国家将会灭亡. 与其(一味地)推崇天而思慕他,怎麽比得上将天当作物质而加以控制呢 与其(一味地)顺从天而歌颂它,怎麽比得上掌握它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与其(一味地)盼望天时的调顺而静待丰收,怎麽比得上配合时令的变化而使用它呢 与其(一味地)听任物类的自然生长而望其增多,怎麽比得上发挥人类的智能,来助它繁殖呢 与其(一味地)空想著天然的物资成为有用之物,怎麽比得上开发物资而不让它埋没呢 与其(一味地)希望了解万物是怎样产生,怎麽比得上帮助万物,使它茁长呢 所以放弃人为的努力,而寄望於天,那就违反了万物的原理. 5.子曰可谓诗矣的上一句《论语》十则 (一)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四)子贡问日:“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足 以谓之‘文’也.” (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七)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八)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 人。” (九)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十)(点)日: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 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