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妇吟》古代的诗歌《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这是一首乐府诗。后人把《秦妇吟》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辞》并称为“乐府三绝”。 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 【年代】唐末 【作者】韦庄 【体裁】乐府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秦妇吟 中和癸卯春三月, 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 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 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髩脚斜, 红攒翠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 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 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 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征鞍, 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 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 闲凭雕拦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 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皇, 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四面官军入, 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 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 下马如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 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 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 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 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崐崐乾坤动, 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 十二官街烟烘炯。 日轮西下寒光白, 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 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渐随帝座移, 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涌, 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 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 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 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 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 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 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 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 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 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 昨日良媒纳新聘。 玻璃阶上不闻声, 翡翠帘前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 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 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 旋解云环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 不觉攀援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 欲下回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 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 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髩逐军行, 强展蛾眉出门去。 旧里从兹不得归, 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 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 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 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面垢眉犹赤, 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语言异, 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半是狐精, 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发戴华簪, 不脱朝衣缠绣被。 翻持象笏作三公, 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对入朝堂, 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 叫啸喧呼如窃议。 夜来探马入皇城, 昨日官军收赤水。 赤水去城一百里, 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 女伴闺中潜色喜。 皆言冤愤此时销, 必谓妖徒今日死。 逡巡走马传声急, 又道军前全阵入。 大彭小彭相顾忧, 二郎四郎抱鞍泣。 汛汛数日无消息, 必谓军前已衔璧。 簸旗掉枪却来归, 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 一斗黄金一斗粟。 尚让厨中食木皮, 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 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僵尸, 七架营中填饿殍。 长安寂寂今何有, 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 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轩绣縠皆销散, 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 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 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 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 城外风烟如塞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 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 树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 行人夜宿墙匡月。 明朝晓至三峰路, 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 摧残竹树皆无主。 路旁试问金天神, 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 殿上金罏生暗尘。 一从狂寇陷中国, 天地晦明风雨黑。 暗前神水呪不成, 壁上阴兵驱不得。 间日徒歆奠飨恩, 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 且向山中深避匿。 寰中箫管不曾闻, 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魔鬼傍乡村, 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 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 何须责望东诸侯。 前年又出杨震关, 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 顿觉时清天地闲。 陕州主帅忠且贞, 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 千里晏然无戈声。 朝携宝货无人问, 暮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 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 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 底事寒天霜露宿。 老翁暂起欲陈词, 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 岁岁耕桑临近甸。 岁种良田二百廛, 年输户税三十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 中妇能炊红黍饭。 千间仓兮万斯箱, 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 日夜巡兵入村坞。 匣中秋水拔青蛇, 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苦旋风, 罄室倾囊如卷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 今日残年一身苦。 。 2.关于“黍离之悲”的诗歌1、《扬州慢·淮左名都》宋代: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译文 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 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已吹响,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杜牧曾以优美的诗句把你赞赏,今若重来定会为你残破而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 二十四桥依然完好毫无损伤,桥下波心荡漾一弯冷月寂寞。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2、《念奴娇·赤壁怀古》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译文 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 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 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 人生犹如一场梦,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4、《桂枝香·金陵怀古》宋代: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归帆 一作:征帆)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译文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 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清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奢华淫逸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 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5、《金陵五题·石头城》唐代: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译文 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从秦淮河东边升起的,还是过去那轮月亮。见证历史过后,在夜深人静之际,又心恋恋地爬过凹凸的城墙,小心翼翼来窥探着什么。 3.歌颂秦珂的诗歌[jīng kē] 荆轲 (战国时期著名刺客)荆轲(?—公元前227年),姜姓,庆氏(古时“荆”音似“庆”)。 战国末期卫国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庆封的后代。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 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行刺秦王。 荆轲献计太子丹,拟以秦国叛将樊於期之头及燕督亢地图进献秦王,相机行刺。太子丹不忍杀樊於期,荆轲只好私见樊於期,告以实情,樊於期为成全荆轲而自刎。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与秦舞阳入秦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在交验樊於期头颅,献督亢(今河北涿县、易县、固安一带)之地图,图穷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鲁句践:“嗟乎,惜哉其不讲於刺剑之术也!甚矣吾不知人也!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为非人也!” 司马迁:“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 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明也。 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桓宽:”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荆轲提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秦王惶恐失守备,卫者皆惧。 “阮瑀:”燕丹善勇士。荆轲为上宾。 图尽擢匕首。长驱西入秦。 素车驾白马。相送易水津。 渐离击筑歌。悲声感路人。 举坐同咨嗟。叹气若青云。 “左思:”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渊明:“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赢。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骤鸣广陌,慷慨送我行。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己没,千载有余情。” 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王昌龄:”握中铜匕首,纷锉楚山铁。义士频报仇,杀人不曾缺。 可悲燕丹事,终被狼虎灭。一举无两全,荆轲遂为血。 诚知匹夫勇,何取万人杰。无道吞诸侯,坐见九州裂。 “司马贞:“刎颈申冤,操袖行事。暴秦夺魄,懦夫增气。” 柳宗元:”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贾岛:”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周昙:”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于期与地图。 “张耒:”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司马光:“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苏轼:“荆轲不足说,田子老可惊。 燕赵多奇士,惜哉亦虚名!”陆游:”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朱熹:“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刘克庄:”把袖谋几售,开图计忽穷。 空贵千古恨,不中祖龙胸。“高斯得:”夜读荆轲传,掩卷喟然叹。 结交天下士,贤哉太子丹。报秦一片心,秋莲孤剑寒。 介绍田先生,得结荆卿欢。太子一语疑,先生甘自残。 荆卿欲藉手,临事敢开口。走见樊於期,愿借将军首。 将军搤揽言,念此固已久。得复平竹仇,性命何足有。 四雄英烈风,精诚凌白虹。函关初未入,气已吞祖龙。 其事虽不就,简牍光无穷。奈何今之人,蹙缩如寒虫。 “钱谦益:”匕首无功壮士丑,函封可惜将军首。秦庭一死谢田光,社稷何曾计存否。 不知秦王环柱时,舞阳在前何所为。当时太子不早遣,待客俱来应未知。 “赵翼:“自战国豫让、聂政、荆轲、侯嬴之徒,以意气相尚,一意孤行,能为人所不敢为,世竞慕之。”龚自珍:”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 吟到恩仇心。 4.征战沙场的古代诗歌李白 【相和歌辞·从军行二首】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王维 【送韦评事】 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居延。 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 王昌龄 【出塞二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常建 【塞下曲四首】 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李白 【军行(一作从军行,一作行军)】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李白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岑参 【题苜蓿峰寄家人】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杀人。 严武 【军城早秋】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李益 【拂云堆】 汉将新从虏地来,旌旗半上拂云堆。 单于每近沙场猎,南望阴山哭始回。 李益 【塞下曲】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高骈 【叹征人】 心坚胆壮箭头亲,十载沙场受苦辛。 力尽路傍行不得,广张红旆是何人。 高骈 【塞上曲二首】 陇上征夫陇下魂,死生同恨汉将军。 不知万里沙场苦,空举平安火入云。 张乔 【宴边将】 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座中有老沙场客,横笛休吹塞上声。 唐彦谦 【咏马二首】 崚嶒高耸骨如山,远放春郊苜蓿间。 百战沙场汗流血,梦魂犹在玉门关。 李羽 【献江淮郡守卢公】 塞诏东来淝水滨,时情惟望秉陶钧。 将军一阵为功业,忍见沙场百战人。 乔备 【出塞】 沙场三万里,猛将五千兵。 旌断冰溪戍,笳吹铁关城。阴云暮下雪,寒日昼无晶。 直为怀恩苦,谁知边塞情。 刘长卿 【代边将有怀】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吕温 【道州城北楼观李花】 夜疑关山月,晓似沙场雪。 曾使西域来,幽情望超越。将念浩无际,欲言忘所说。 岂是花感人,自怜抱孤节。 郑巢 【送边使】 关河度几重,边色上离容。 灞水方为别,沙场又入冬。曙雕回大旆,夕雪没前峰。 汉使多长策,须令远国从。 郑准 【代寄边人】 君去不来久,悠悠昏又明。 片心因卜解,残梦过桥惊。圣泽如垂饵,沙场会息兵。 凉风当为我,一一送砧声。 开元宫人 【袍中诗】 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 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著绵。 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 虚中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 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陈子昂 【感遇诗三十八首】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李咸用 【关山月】 离离天际云,皎皎关山月。羌笛一声来,白尽征人发。 嘹唳孤鸿高,萧索悲风发。雪压塞尘清,雕落沙场阔。 何当胡无人,荷戈朝凤阙。 张说 【巡边在河北作】 去年六月西河西,今年六月北河北。 沙场碛路何为尔,重气轻生知许国。人生在世能几时,壮年征战发如丝。 会待安边报明主,作颂封山也未迟。 祖咏 【望蓟门】 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常建 【塞下曲四首】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王翰 【凉州词二首】 蒲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顾况 【临海所居三首】 此是昔年征战处,曾经永日绝人行。 千家寂寂对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李益 【塞下曲】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李益 【暮过回乐烽】 烽火高飞百尺台,黄昏遥自碛西来。 昔时征战回应乐,今日从军乐未回。 李端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武元衡 【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 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杜牧 【题木兰庙】 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刘长卿 【相和歌辞·从军行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辛勤。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高适 【杂曲歌辞·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人归。 刘长卿 【从军六首】 目极雁门道,青青边草春。 一身事征战,匹马同苦辛。末路成白首,功归天下人。 高适 【蓟门行五首】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曹邺 【捕渔谣】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年少,无人。 5.曹植的诗歌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 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 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 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 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死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 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 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丹霞蔽日行 飞龙篇 薤露行 惟汉行 鰕{鱼旦}篇 吁嗟篇 豫章行二首 浮萍篇 野田黄雀行二首 门有万里客 泰山梁甫行 怨歌行 圣皇篇 灵芝篇 大魏篇 精微篇 孟冬篇 当欲游南山行 名都篇 美女篇 白马篇 升天行二首 五游咏 远游篇 仙人篇 盘石篇 驱车篇 种葛篇 妾薄命行 平陵东行 当来日大难 桂之树行 当墙欲高行 当事君行 当车已驾行 苦思行 飞龙篇 飞龙篇 远游篇 善哉行 对酒行 苦热行 艳歌行 艳歌行 结客篇二首 天地篇 长歌行 亟出行 妾薄幸 妾薄相行 艳歌行 陌上桑 两仪篇 秋胡行 对酒行 乐府十首 歌 甘露讴 时雨讴 嘉禾讴 白鹊讴 白鸠讴 木连理讴 责躬 应诏 朔风诗五首 矫志诗 矫志诗 正会诗 闺情诗 公燕诗 侍太子坐诗 斗鸡诗 赠徐干诗 赠丁仪诗 赠王粲诗 赠丁仪王粲诗 赠丁翼诗 赠白马王彪诗 送应氏诗二首 三良诗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弃妇诗 游仙诗 杂诗七首 杂诗 杂诗 七哀诗 怨诗行 情诗 喜雨诗 诗 七步诗 离友诗三首 妬诗 四言诗 四言诗 离友诗 诗 诗 芙蓉池诗 言志诗 诗 诗 七哀诗二首 离别诗 诗 诗 述仙诗 诗 寡妇诗 诗 洛神赋 -------------------------------------------------------------------------------- 丹霞蔽日行 纣为昏乱。虐残忠正。 周室何隆。一门三圣。 牧野致功。天亦革命。 汉祚之兴。阶秦之衰。 虽有南面。王道陵夷。 炎光再幽。殄灭无遗。 飞龙篇 晨游泰山。云雾窈窕。 忽逢二童。颜色鲜好。 乘彼白鹿。手翳芝草。 我知真人。长跪问道。 西登玉台。金楼复道。 授我仙药。神皇所造。 教我服食。还精补脑。 寿同金石。永世难老。 薤露行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轮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求。慷慨独不羣。 鳞介尊神龙。走兽宗麒麟。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 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芳。 惟汉行 太极定二仪。清浊如以形。 三光照八极。天道甚着明。 为人立君长。欲以遂其生。 行仁章以瑞。变故诫骄盈。 神高而听卑。报若响应声。 明主敬细微。三季瞢天经。 二皇称至化。盛哉唐虞庭。 禹汤继厥德。周亦致太平。 在昔怀帝京。日昃不敢宁。 济济在公朝。万载驰其名。 鰕{鱼旦}篇 鰕{鱼旦}游潢潦。不知江海流。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世士此诚明。大德固无俦。 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俯观上路人。势利惟是谋。 雠高念皇家。远怀柔九州。 抚剑而雷音。猛气纵横浮。 泛泊徒嗷嗷。谁知壮士忧。 吁嗟篇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宿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 豫章行二首 一 穷达难豫图。祸福信亦然。 虞舜不逢尧。耕耘处中田。 太公未遭文。渔钓终渭川。 不见鲁孔丘。穷困陈蔡间。 周公下白屋。天下称其贤。 二 鸳鸯自朋亲。不若比翼连。 他人虽同盟。骨肉天性然。 周公穆康叔。管蔡则流言。 子臧让千乘。季札慕其贤。 浮萍篇 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 结发辞严亲。来为君子仇。 恪勤在朝夕。无端获罪尤。 在昔蒙恩惠。和乐如瑟琴。 何意今摧颓。旷若商与参。 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 新人虽可爱。无若故所欢。 行云有返期。君恩傥中还。 慊慊仰天叹。愁心将何愬。 日月不恒处。人生忽若寓。 悲风来入怀。泪下如垂露。 发箧造裳衣。裁缝纨与素。 野田黄雀行二首 一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 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乐饮过三爵。缓带倾庶羞。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 久要不可忘。薄终义所尤。 谦谦君子德。磬折欲何求。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 盛时不可再。百年忽我遒。 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 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 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 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 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门有万里客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 6.杰出的宋朝的诗歌一首是吧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此诗是范仲淹(989—1052)为渔民不平,但前两句也反映出“往来人”幸福的生活。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与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局大厦”。这两首诗也是为劳动人民鸣不平。屋上无片瓦不能说明陶者有多苦,他也不能代表广大的人民,也不能说明鳞鳞局大厦者只是统治阶级。“十指不沾泥,鳞鳞局大厦。”、“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都是到现在都存在的普遍现象。“遍身罗绮者”、“鳞鳞局大厦”也说明宋朝人富足幸福的生活。北宋现实主义诗人梅尧臣(1002—1060)一生写了大量关于贫苦人民的诗篇,但他的“嗟哉生计一如此,谬入王民版籍论”(可叹啊!生活穷苦到这样,还能算我堂堂大宋的人民吗?),可见大多数人民生活还是富裕的。这正如现如今城里人到偏远的农村会发出的感叹。再看看与梅尧臣同一时代的宋朝诗歌作品:邵雍(1011—1077):“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况复筋骨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宋四大书法家蔡囊(1012—1067):“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宦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山青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高高的山峰上都火炬、灯笼通明林立,因为人们在端门欢喜等候天子的驾临。皇上欢喜不是因为元宵节宸游玩乐,而是和万民一起才真正的开心。天上的月亮格外的亮照耀着此时此刻,人间充满了春天和睦的气息。为什么人们尽情的欢庆不断的高呼皇上万岁,那是因为四十年来,人们过着幸福富裕安定的生活,感恩之情发自内心。) 宋朝诗歌虽有极少量的诗篇为民叫苦,但更多的诗篇是形容人民的快乐、幸福 7.谁能举两首贾羽的诗歌1.蜥蜴·无人区 苦难的生命 并不知道苦难 我看到 思想中,充满 博大、深情的意蕴 灵巧的身体,在 干裂的土丘上巡回 日晕升腾,若幻影 在天地之间作画 浊浪卷动,竟仿佛 在沙海心中放歌 巡回而不知自己 被微生物当成 一具庞然大物 即使在鹰羽下面 迅速逃离 也依然从容得 胜似散步 在这块土地上 蜥蜴是主人 2.生命画 仿佛存在有青铜器的基因 沙漠,你燃烧的海 轮回着古色古香 大块的云,是沙漠的官冕 骨骸、陶片、木俑 从封疆的昨天沉沉睡去 却又在人类仰视日月的 狂舞和呐喊的回声里 8.要明朝末代的诗歌多多益善王夫之:杂诗悲风动中夜,边马嘶且惊。 壮士匣中刀,犹作风雨鸣。飞将不见期,萧条阴北征。 关河空杳霭,烟草转纵横。披衣视良夜,河汉已西倾。 国忧今未释,何用慰平生。清平乐 咏雨归禽响暝。 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迸。 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 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摸鱼儿 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剪中流,白苹芳草,燕尾江分南浦。 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留春住,笑几许浮萍,旧梦迷残絮。 棠桡无数。尽泛月莲舒,留仙裙在,载取春归去。 佳丽地,仙院迢迢烟雾。湿香飞上丹户。 醮坛珠斗疏灯映,共作一天花雨。君莫诉。 君不见桃根已失江南渡。风狂雨妒,便万点落英,几湾流水,不是避秦路。 更漏子 本意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 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 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 分明点点深。玉楼春 白莲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黄宗羲/ 七律·苍水 [清·黄宗羲]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 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 两世雪交私不得,只随众口一闲评。 七律·山居杂咏 [清·黄宗羲] 锋镝牢囚取决过,依然不废我弦歌。 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岂能奈我何!廿两棉花装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锅。一冬也是堂堂地,岂信人间胜著多。 七律·卧病旬日未已,闲书所感 [清·黄宗羲] 此地那堪再度年?此身惭傀在灯前。梦中失哭儿呼我,天末招魂鸟降筵。 好友多从忠节传,人情不尽绝交篇。于今屈指几回死,未死犹然被病眠。 七绝·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清·黄宗羲] 不识山村路纵横,但随流水小桥行。一春尚未闻黄鸟,玉女峰前第一声。 七绝·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清·黄宗羲] 水晶宫殿玉雕阑,丝竹丛中墨未干。却道诗情多富贵,故教村落写荒寒。 七绝·五月二十八日书诗人壁 [清·黄宗羲] 不钩帘幕昼沉沉,难向庸医话病深。不识诗人容易病,一春花鸟总关心。 七律·寻张司马墓 [清·黄宗羲] 草荒树密路三叉,下马来寻日色斜。顽石呜呼都作字,冬青憔悴未开花。 夜台不敢留真姓,萍梗还来酹晚鸦。牡砺滩头当日客,茫然隔世数年华。 七绝·周公谨砚 [清·黄宗羲] 弁阳片石出塘栖,馀墨犹然积水湄。一半已书亡宋事,更留一半写今时。 往事不可追 来日未可期。且展山河图 浓淡更磨砺。 七绝·周公谨砚 [清·黄宗羲] 剩水残山字句饶,剡源仁近共推敲。砚中斑驳遗民泪,井底千年恨未销。 苍水〔一〕 黄宗羲 少年苦节何人似?得此全归亦称情〔二〕。废寺醵钱收弃骨,老生秃笔记琴声〔三〕。 遥空摩影狂相得,群水穿礁浩未平〔四〕。两世雪交私不得〔五〕,只随众口一闲评。 〔一〕这是悼念民族英雄张苍水殉难的诗。苍水,张煌言的别号,详见本书张煌言诗选所附小传。 张在康熙三年(1664)被清朝杀害。〔二〕 少年苦节:苍水在顺治二年(1945),拥立鲁王以海抗清,才二十五岁。 全归:全节归死,指为国殉难。《礼记·祭义》:“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 孝矣!不志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称(chèng秤)情,符合心志。 〔三〕醵(jù 巨)钱:集钱。醵,凑集。 琴声:嵇康被司马昭杀害,临刑时,求琴弹《广陵散》,说:“《广陵散》于今绝矣。”见《晋书·嵇康传》。 作者曾为苍水作墓志铭, 所以用“秃笔记琴声”作喻。〔四〕遥空摩影:对空凝想苍水的形影。 狂相得:想起平时狂放的性情,彼此很相投合。群水穿礁:写苍水抗清的浩气象冲激礁石的波 浪一样,将永远激励人心。 〔五〕两世雪交:作者和苍水有两代的交谊。雪交,交情象冰雪那样高洁。 “冰雪之交,众裘相饰”,见柳宗元《愚溪对》。私不得:不 是从私情出发。 黄宗羲 过云木冰记岁 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 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 忽尔冥霁地表。 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 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 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 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 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 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 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 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 北斗堕胁,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 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 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 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