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笑掩饰悲伤的诗经或诗句《钗头凤》——陆游i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郑愁予《赋别》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张仲素《燕子楼》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这些很多的。但是以笑写悲的诗句很少呃……sorry只找到这些。希望楼主做个参考。谢谢。】 2.巧笑安然是什么意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诗经》上的一句诗“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什么意思,孔子告诉他是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之意。 诗经时代社会审美观念在女性身上的体现非常有趣地限制在上半身,或者说,仅仅描写女性上半身的自然美就足够展示她的美貌与品性了。 《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卫庄公的夫人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诗经时代这种随处可见的自然、健康的美,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审美的初步诉求,而这种诉求残存着人类蛮荒时期对生育女性的美好崇拜。 在社会体系完善之前,中国人的伦理观和审美观是朦胧而支离破碎的,更多的束缚不是来自于人本身,而是来自于自然,使女性比男性拥有更为广泛的活力与柔美。 这句话的意思是:十指尖尖像白嫩的茅草芽,皮肤白润像脂膏,颈项颀长像天牛的幼虫儿,牙齿排列像葫芦子。 螓儿(似蝉而小)一样的方额、蚕蛾触须一样的细眉,巧笑的两靥多好看,水灵的双睛分外娇。 3.诗经,氓表现男子曾经山盟海誓,如今氓是从别处流亡到卫国的一个农民,“抱布贸丝”,点明了他还是个小商人。 最初,他“蚩蚩”地假老实,“言笑晏晏”地假温情,“信誓旦”地假忠诚。他用虚伪的手段,欺骗一位天真美貌的少女,获得了她的爱情、身体、劳动力、家私。 结婚以后,他便露出真面目了。过去是指天划日地赌咒,现在是“二三其德”地变心;过去是有说有笑地温存,现在是“至于暴矣”,不但虐待,甚至把她一脚踢出了家门。 有人说:氓“婚前是羊,婚后是狼”,这个比喻,既形象,又确切。氓的形象,是夫权制度的产物,是商人唯利是图的产物。 诗中又描绘了一位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最初可能搞些养蚕缫丝的家庭副业,所以有些积蓄。 她纯洁天真,入世不深,以致一下子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怨,秋以为期”。 她多情,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 她勇敢,敢于无媒而和氓同居。 她忠诚,把自己和财物都用车子搬到氓家。结婚以后,她安贫,和氓共同过苦日子。 她辛勤,把家务劳动一齐挑起来。 她坚贞,当家境逐渐好转,遭受丈夫虐待时,始终不渝地爱氓(女也不爽)。被弃以后,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地和氓决绝。 她从一位纯洁多情勇敢的少女,到吃苦耐劳忍辱的妻子,再到坚强刚毅的弃妇。她性格的发展,是随着和氓关系的变化而发展的。此诗通过氓和女两个形象的鲜明对比,谁真谁假,谁善谁恶,谁美谁丑,是很清楚的。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真实面貌,如在目前。所以说,《氓》的作者不自觉地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周扬说:“有文学就有创作方法。‘神话传说’是浪漫主义的渊源,《诗经》是现实主义的渊源。”他这段概括的话,是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情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