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多少章本人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底本,做了一下调查。 学而第一 16章 为政第二 24章 八佾第三 26章 里仁第四 26章 公治长第五 今本28章,朱熹合并了前两章,为27章。 雍也第六 今本30章,朱熹把一二、四五分别合为一章,为28章。 述而第七 今本38章,朱熹把九十合为一章,为37章。 泰伯第八 21章 子罕第九 今本31章,朱熹把六七合为一章,为30章。 乡党第十 仅1章。朱熹分为十七节。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将此篇分为了27节。 先进第十一 今本26章,朱熹把二三合为一章,为25章。 颜渊第十二 24章 子路第十三 30章 宪问第十四 今本44章,朱熹拆分了三章,为47章。 卫灵公第十五 今本42章,朱熹把一二合为一章,为41章。 季氏第十六 14章 阳货第十七 26章。(何晏集结划为24章) 微子第十八 11章 子张第十九 25章 尧曰第二十 3章 因此:朱熹把论语划分为16+24+ 26+ 26+ 27 +28+ 37+ 21 +30+ 1 +25 +24 +30 +47+ 41 +14+ 26+ 11+ 25+ 3=482章 杨伯峻划分为: 16+24+ 26+ 26+ 28 +30+ 38+ 21 +31+ 1 +26 +24 +30 +44+ 42 +14+ 26+ 11+ 25+ 3=486章 今本论语版本我是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为据的。别的版本章节有可能划分不一样,有人认为是492章。 2.以赛亚书41章7节啥意思赛41:2 谁从东方兴起一人,凭公义召他来到脚前呢?耶和华将列国交给他,使他管辖君王,把他们如灰尘交与他的刀,如风吹的碎秸交与他的弓。 赛41:7木匠勉励银匠,用槌打光的勉励打砧的,论焊工说,焊得好;又用钉子钉稳,免得偶像动摇。 忙于制造偶像的工匠们齐心合力,彼此互相鼓励以尽可能地使生产的神像数量增加。拯救他们脱离古列之手。这里描绘的是地上各国求助他们的假神。 免得偶像动摇。这里很有反讽意味,既然求他们的神(偶像)拯救他们,然而他们的神还需要他们来铸造,并且来加固立稳。 请看下面证明偶像的无能。 撒上5:2 非利士人将上帝的约柜抬进大衮庙,放在大衮的旁边。 撒上5:3 次日清早,亚实突人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就把大衮仍立在原处。 撒上5:4 又次日清早起来,见大衮仆倒在耶和华的约柜前,脸伏于地,并且大衮的头和两手都在门槛上折断,只剩下大衮的残体。 3.求姓“冉”的小孩子名,最好出自于《诗经》《山海经》《道德经》1. 冉梓桐。出处:《诗经·定之方中》: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梓为木中之贵者,《正字通》曰:梓,百木之长,一名木王,罗愿曰:室屋间有此木,余材不复震。 2. 冉舒窈。出处:《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舒为舒缓轻盈,窈纠(jiǎo):女子的体态窈窕。这个名字取意安闲优美。 3. 冉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4. 冉清婉。出处:《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5. 冉淑慎。出处:终温且惠,淑慎其身。——(燕燕.邶风) 淑为温恭贤淑,慎为慎重端庄。这个名字意在稳重大方。 6. 冉榛苓。出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简兮.邶风)按出生时间看,缺木,故取名榛苓。 榛,《广雅》言:木丛生曰榛。有草木茂盛之意,常用“榛榛”来形容草木葱茏之态。苓,既是中药“茯苓”的简称,苓笼则是草木翠绿的意思。这个名字取意安康平泰。 7. 冉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8. 冉德辉 仁德的光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9. 冉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10. 冉承德 蒙受德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这里既然100分就送你十个名字(寓意十全十美),有适合男女孩子的,考虑过都是出自《诗经》《礼记》等古籍,寓意都不错,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4.谁知道《诗经.小雅.巧言》的全文并加以注释《诗经·小雅·巧言》赏析[论语说文] 诗经赏析 2010-04-22 08:41:29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诗经·小雅·巧言》赏析 《诗经·小雅·巧言》译注题解:讽刺周王听信谗言而祸国殃民。 原 文译 文注 释悠悠昊天1,曰父母且2。无罪无辜,乱如此幠3。 昊天已威4,予慎无罪5。昊天泰幠6,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7。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8,乱庶遄沮9。君子如祉10,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11,乱是用长。君子信盗12,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13,乱是用餤14。匪其止共15,维王之邛16。 奕奕寝庙17,君子作之。秩秩大猷18,圣人莫之19。 他人有心20,予忖度之。跃跃毚兔21,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22,君子树之。往来行言23,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24,出自口矣。巧言如簧25,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居河之麋26。无拳无勇27,职为乱阶28。 既微且尰29,尔勇伊何?为犹将多30,尔居徒几何31?高高远远那苍天,如同人之父与母。没有罪也没有过,竟遇大祸难免除。 苍天已经大发威,但我确实没错处。苍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实是无辜。 祸乱当初刚生时,谗言已经受宽容。祸乱再次发生时,君子居然也听从。 君子闻谗如怒责,祸乱速止不严重;君子如能任贤明,祸乱难成早已终。君子屡次立新盟,祸乱因此便增长。 君子相信那盗贼,祸乱因此势暴狂。盗贼谗人话甜蜜,祸乱因此得滋养。 谗人哪能尽职守,只能为王酿灾殃。巍然宫室与宗庙,君子将它来建起。 典章制度有条理,圣人将它来订立。他人有心想谗毁,我能揣测能料及。 蹦跳窜行那狡兔,遇上猎狗被击毙。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 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 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 没有勇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1.昊天:老天,苍天。 2.且(jū):语尾助词。 3.幠(hū):大。 4.威:暴虐、威怒。 5.慎:确实。 6.泰幠:太糊涂。泰,通太;幠,怠慢,疏忽。 7.僭(jiàn):通"谮",谗言。涵:容纳。 8.怒:怒责谗人。 9.庶:几乎。 遄沮:迅速终止。 10.祉: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 11.盟:与谗人结盟。 12.盗:盗贼,借指谗人。 13.孔甘:很好听,很甜。 14.餤(tán):原意为进食,引伸为增多。 15.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 共,通"恭",忠于职责。 16.邛:病。 17.奕奕:高大貌。寝:宫室。 庙:宗庙。 18.秩秩大猷: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 19.莫:制定。 20.他人有心:谗人有心破坏。 21.跃(tì)跃:跳跃的样子。毚(chán):狡猾。 22.荏(rěn)染:柔弱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 23.行言:流言,谣言。 24.蛇(yí)蛇硕言:夸夸其谈的大话。 蛇蛇,"訑訑"之假借;訑,欺。 25.巧言如簧:说话像奏乐一样好听。 簧,笙类乐器的簧片。 26.麋(méi):通"湄",水边。 27.拳:勇。 28.职:主要。 乱阶:逐渐引出祸乱的一连串事件。阶,阶梯,此为比喻义。 29.微:通"癓",小腿生疮。尰(zhǒnɡ):借为"瘇",脚肿。 30.犹:通"猷",指诡计。 31.居:语助词。 徒:党徒。【赏析】 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 《毛诗序》云:“《巧言》,刺幽王也。大夫伤于谗,故作是诗也。” 作者显然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情急愤急之下,作者竟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是面对苍天,反覆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伸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 谗言如同鸦片,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到时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这种免疫力。 故与其说刺小人,毋宁说在刺君子。可谓深刻至极!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无疑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付清醒剂。吴师道云:“前三章刺听谗者,后三章刺谗人。” (见《传说汇纂》)盖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看来,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丧失理智!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 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 作者的描绘入木三分,揭下了进谗者那张赖以立身的画皮,令人有“颜之厚矣”终不敌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