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秋天的画有诗歌

1.有关绘秋的诗句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描写秋天的诗:《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年代:唐 作者:李峤 作品:风 内容: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描写秋天的诗 《秋晚的江上》 刘大白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裷了,还驮著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一九二三年) 《鸽子》 胡适 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群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一九一八年) 《秋晨》 于赓虞 别了,星霜漫天的黑夜,我受了圣水难洗的苦孽,你方从我的背上踏过,欢迎啊,东曙,你又已复活!在这最后的瞬间,我睁眼 双手抱住太阳的脚,看 叶颤,花舞,听市声沉醉,直到落下欢欣的眼泪!(一九三四年) 《沪杭车中》 徐志摩 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支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艳色的田野,艳色的秋景,梦境似的分明,模糊,消隐,—— 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催老了秋容,催老了人生!(一九二八年) 《私语》 徐志摩 秋雨在一流清冷的秋水池,一颗憔悴的秋柳里,一条怯懦的秋枝上,一片将黄未黄的秋叶上,听他亲亲切切喁喁唼唼,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

这秋雨的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诗情节,也掉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一九二二年七月二十一日) 《秋月呀》 徐志摩 秋月呀!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无聊的云烟,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一九二二年十月六日) 《秋月》 徐志摩 一样是月色,今晚上的,因为我们都在抬头看—— 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 云堆里升起—— 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它展开在道路上,它飘闪在水面上,它沉浸在 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 水底;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万千的城砖在它的清亮中 呼吸,它抚摸着 错落在城厢外内的墓墟,在宿鸟的继续的呼声里,想见新旧的鬼,也和我们似的相依偎的站着,眼珠放着光,咀嚼着彻骨的阴凉:银色的缠绵的诗情 如同水面的星磷,在露盈盈的空中飞舞。

听那四野的吟声—— 永恒的卑微的谐和,悲哀揉和着欢畅,怨仇与恩爱,晦冥交抱着火电,在这幽绝的秋夜与秋野的 苍茫中,“解化”的伟大 在一切纤微的深处 展开了 婴儿的微笑!(一九三0年十月) 《秋天的梦》 戴望舒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

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

(一九三一年一月) 《霜花》 戴望舒 九月的霜花,十月的霜花,雾的娇女,开到我鬓边来。装点着秋叶,你装点了单调的死,雾的娇女,来替我簪你素艳的花。

你还有珍珠的眼泪吗?太阳已不复。

2.谁有描写秋天的诗歌、散文、音乐、绘画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秋天》 何其芳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音乐,苏醒的《秋天》和那首《秋天不回来》算不算? 罗兰:秋颂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神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寻味的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绘画,《华盛顿的秋天》算不算?

3.积累秋天的图画

秋天的图画 设计理念: 《秋天的图画》是一组以“秋天”为主题的新选编课文,图文并茂,语句短小凝练,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

而文章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秋天丰收之美,更为主要的是在赞美创造这一美景的劳动人民。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贴画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看图理解——想象——有感情朗读这样一种方法,让学生学会用朗读展示自己的感情。

在理解秋天的美景之后,我以“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奇画家是谁吗?”这么一个问句,使孩子的感情从欣赏秋天的美景转为寻找创造这一美景的人们。并且以“梨树、苹果树、高粱、稻海会对他们说些什么?”为句式,加深孩子们对劳动者的敬佩感情。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秋天丰收的景象和人们丰收后的喜悦,体会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愿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难点: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这是重点句,如何巧妙地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比喻句的形式,并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秋天诗歌丰收的季节,是本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贴画 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是吗!秋天来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 在音乐声中贴上图画。 画上有什么?(用句式)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这幅图画,还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写成一段美美的话,打开课本读给大家听。

2、生自由读 要想读好这段话,首先要把每个字读对,每个句子读通顺,不会念或难念的字,圈出来。 3、交流学习情况 (1)读生字卡 (2)看看这段话共有几句?你觉得哪一句最难。

(3)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句,自己用朗读来展示。 三、研读课文 1、秋天的图画怎么样?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秋天很美? (看看图,再读读课文,边读边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

2、交流讨论,朗读中感悟小朋友对秋天的喜欢。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

(1)屏幕出示。梨树——灯笼 A、你看到了什么?梨树上长满了许多金黄色的梨,远远看去好像许多小灯笼挂在枝头。

B、谁把这美丽的景色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为什么要把“金黄”一词读得特别好? 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是不是也想高兴地招呼大家一起来欣赏?在前面加上两句“秋天来啦”在读一读,感觉怎么样? 怎样读更能表达高兴、兴奋的心情? (金黄的梨头像一盏盏灯笼,多么美呀!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2)屏幕显示:苹果——脸颊 A一个个苹果像什么?多像小朋友的脸蛋呀! 摸摸自己的脸颊,圆圆的、红通通的、笑眯眯的、真是太可爱了! B让我们一起带着微笑,捧起红红的脸颊,读读这句话。

(同桌的小朋友面对面一起读。) (3)屏幕显示:稻海——波浪 A 展现在你眼前的这片稻田怎么样?自由想像。

B 你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吗? 自由读,齐读,边读边用双手做波浪的动作。 (4)屏幕显示:高粱——火把 A火把是什么? B 只有人才会举火把,为什么说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C 你看,秋天到了,高粱挺直了腰杆,展示自己的丰收。

3、用朗读赞美秋天 秋天是金黄的,秋天是火红的,秋天的图画多美呀!能看着图,不看着句子赞美吗?自由练习,可以一边赞美,一边配上优美的动作。 指名背,集体背。

四、秋天这么美丽,难怪小朋友们这么喜欢,你们知道使秋天这么美丽的神气画家是谁吗? 读读书,找一找。 思考:勤劳的人们指的是哪些人? 想象一下,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梨树( )好象在说:“ 。”

苹果( )好象在说:“ 。” 稻海( )好象在说:“ 。”

高粱( )好象在说:“ 。” 五、总结课文 同学们,秋天的图画很美,但创造这图画的人更美,让一起来赞美秋天,赞美勤劳的人们吧! (音乐中朗读) 六、结合情景,展开想象 美丽的秋天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勤劳的人们让我们崇敬,南飞的大雁想把这一切告诉南方的人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大雁,你会怎么对南方的人们说呢? 课后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突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上课伊始,通过帖画的出示,引出给画面配音朗读的任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读书的积极性。 2.强化语文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由读、想像读、评价读、加动作读、齐读、为画面配音等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读中学会读,同时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3.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

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注意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形成的设计。另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学法探究方面,突出了读文想像的方法指导。

4、通过让学生想象的说、练,让学生学会语言、运用语言。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