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豳风东风

1.诗经《东风》的赏析

《诗经•豳风》里有一篇叫做《东风》,相传就是周公东征之后所作: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鹳鸣于垤,妇叹于室。

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周公东征平叛,给殷商残余势力以歼灭性的打击,彻底击垮了殷商的残余势力和东夷部族。随后,周公又对其进行了分化,化整为零,免得他们凑在一起生事。

就这样,殷商的后裔或部族,有的被分散赏赐给诸侯(如分给鲁国的殷民有“六族”,分给卫国的殷民有“七族”),有的被强制迁移,有的逃亡远方,北去东北以至朝鲜半岛(今天的朝鲜就是当初逃亡的商人的后裔),南到江南都有。 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东夷始终是周的心腹大患。

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周公东征以后,随即又请王命在今天洛阳的地方建筑一个宏伟的东都,称为成周。东都成周与武王所建的西都镐京(所谓岐、丰之地)东西相对,互相照应。

这样两个都城,既巩固了自己的老家根据地,又加强了对东方的控制,可谓两全其美。 东都修建好后,周公又把一大部分“殷顽民”远迁到那里,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时刻监视。

从此,东方可以高枕无忧了。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是效仿了周人的做法,“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把六国中那些有钱有势,有资格并且有条件造反的贵族全部迁移到自己的眼皮底下来看着,防止他们叛乱。

但令周人始料不及的是,他们真正的大患其实是在西方,而不是东方。 赢姓估计就是周公平叛以后被强制迁徙的东夷分支。

也许赢姓参与了这场叛乱,被俘虏以后,成为周人眼里最危险的东夷分子,于是被强制迁徙到大西北少数民族西戎分子经常出没的地方,一方面替天子畜牧,另一方面可以抵抗西戎对周的威胁。 这样一个带有前科,底子不干净的部族肯定得不到周王室的信任。

对于周朝的历代君王而言,赢姓部落估计仅仅具有利用价值。一方面,可以给自己养牲口、赶车,驾御,另一方面,可以用来牵制西戎。

表现好了,就给一个枣吃,表现不好,就啥都不给。 我们上面说过,蜚廉和他的儿子恶来一起为殷商效力,后来恶来被武王所杀。

蜚廉还有一个儿子叫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很受周成王宠幸,被封于宅皋狼。

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传说造父在桃林一带得到八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也是赢姓诸侯国)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镇)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

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赢姓这一枝系凭借自己善驾的传统本领终于得到了周王室的信任,被封于赵,终于有了自己的氏。古代以封邑为氏,造父一族于是被称为“赢赵”。

分析其“大显”的原因,无非有二。首先,赢赵一族充分发挥了本族善于驾御的本领,处处表现自己的忠诚。

不是为周君王寻找宝马良驹,就是陪同周君王游玩。尤其是造父在平叛徐偃王造反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

有功自然有赏。其次,季胜一系要比恶来一系底子干净。

最起码季胜没有参加助纣反周的活动。就像**时查三代一样,至少三代根正苗红,才算一个革命分子。

因此,这一枝系获得信任和封邑还是要容易一些的。尽管这样,造父也仅仅是被赏了一座城,在政治上却是丝毫没有地位。

2.诗词里的“东风”是什么意思

中国古诗词中“东风”一般指春风或者代指春天,一方面表达春天的温馨、欢欣,显示作者喜悦的心情。

晚春的东风也能吹落百花,象征着一种饱受摧残的境遇。 与此相对应“西风”一般指秋风,这是由于客观季节气候风向形成的固定印象。

有时候“东风”也有特殊含义,如”孔明借东风“的典故将”东风“引申为时机。 表达春天的温馨、欢欣东方风来满眼春。

(李贺《江南府试十二月乐词》)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东风渺渺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苏轼《海棠》)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辛弃疾《青玉案》) 东风催露千娇面,欲绽红深开处浅。

(柳永《林钟商》) 表达不胜东风的感伤、无奈东风歇,香尘满院花如雪。(周紫芝《秦楼月》) 东风元自好,只怕催花老。

(程垓《菩萨蛮・访江东外家作》)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表达时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参考资料 论文网:/9/view-1026926.htm。

3.诗经豳风东山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潇湘思琪smile :你好。

《诗经 豳风 东山》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有丰富的想象联想。通过景物的描写,联想到从军离家、对家的怀念、想到家中妻子孤苦伶仃的生活、又想到结婚时的情景。

“道途之远、岁月之久、风雨之凌犯、饥渴之困顿、裳衣之久而垢敝、室庐之久而荒废、室家之久而怨思”(朱善),皆有情貌无遗的描写。

蒙蒙细雨、蜷曲的山蚕、结满果实的藤蔓、地龟虫、蜘蛛、萤火虫、孤单的鹳鸟、形影孤单的妻子、女儿出嫁是母亲给所系的佩巾。。。。。。一件件、一桩桩,不由让人浮想联翩。

4.诗经豳风·七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豳风: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

周族祖先公由邰(今陕西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豳风》是豳地一带民歌,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答案补充 《风》《雅》《颂》 共有305篇。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