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胤祥的诗词胤祥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吁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绣绘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 勤俭昭谆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民同。 题画 赤栏桥外柳毵毵,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西山 霁色来西爽,去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昼漏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2.求胤祥的诗文胤祥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吁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绣绘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 勤俭昭谆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民同。 题画 赤栏桥外柳毵毵,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西山 霁色来西爽,去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昼漏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3.胤祥写过什么诗没有胤祥的诗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吁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绣绘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 勤俭昭谆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民同。 题画 赤栏桥外柳毵毵,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西山 霁色来西爽,去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昼漏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 4.请问爱新觉罗胤祥的诗句《交辉园遗稿》和硕怡贤亲王遗稿题辞(雍正) 朕弟怡贤亲王,天资高卓,颖悟绝伦。 如礼乐射御书数之属,一经肄习,无不精妙入神,为人所莫及。而其心则谦抑逊让,囗然不自足也。 平日所作诗篇,抒写性情,和平大雅,无纤毫尘腐之气。而王自谦学力不充,总未存稿。 是以王仙逝后,邸中竟无留存者。 因忆昔年,兄弟聚首时,宴集唱和,王每以所作就正于朕。 朕扈从塞垣,王亦间有寄怀之句,片楮寸缣,朕皆爱而藏之,不令弃置。今检点箧笥中,得王诗三十二首,爰汇为一帙,附于朕诗集之后,以存其囗。 此在王虽为馀事,然自古名臣硕彦,偶有吟咏著述,即残篇剩简,而当时后世之人咸宝重爱惜,流传歌诵,想慕其为人。初不在篇什之繁富,所谓诗以人重也。 王以不世出之名贤而有此清新俊逸之词翰,且忠孝慈惠之意,蔼然流露于笔墨间,吉光片羽,岂惟朕心不忍湮没?谅亦天下后世所共珍欤! 恭祝兄雍亲王寿 朱邸宴开介寿时,九重恩眷集繁禧。 纯诚自是承欢本,仁厚端为受福基。 三岛露浓培玉树,小春风暖护琼芝。 年年愿傍青鸾队,拜献南山祝嘏词。 注释: 嘏:(书面语)福。 奉和兄雍亲王早起寄都中诸弟兄韵 凉风习习卷纱帏,花影刚随日影移。 纨扇罢挥知暑退,夹衣初试觉秋迟。 喜闻鱼鸟传芳讯,更捧珠玑慰远思。 屈指邮亭迓归骑,洗尘先奉酒盈卮。 注释: 迓:(书面语迎接)。 卮:古代的酒具。 奉和兄雍亲王山居偶成元韵 莲漏无声鸟不哗,山居习静味偏赊。 闲寻别院新栽竹,坐数前溪未放花。 小瓴日高松影直,方塘风过水纹斜。 太平盛世身多暇,著屐携筇踏浅沙。 注释: 筇:古时竹子的一种,常用来做手仗。 奉和兄雍亲王春园读书元韵 紫燕穿帘西复东,一庭柳絮扬春风。 书开缃帙迎新绿,砚试端溪点落红。 雨霁霞光明户牖,日斜香篆出房栊。 分阴珍重攻文史,益信前贤蕴不穷。 注释: 缃帙:浅黄色的书画外面包着的布套。 奉和兄雍亲王暮春元韵 好景当三月,红云点绿苔。 莺啼垂柳外,鹤舞曲池隈。 丽藻毫端发,熏风纸上回。 尧阶多雨露,棠棣四时开。 恭读御制耕织图诗敬成二章① 历历三时况,如陈七月篇②。 秋云青甸里,春雨绿畴边③。 圣政先无逸,皇心重有年。 孜孜宵旰意,总向画图传。 玉帛梯航远,山龙绘绣工。 岂知寒女事,犹入睿吟中④。 勤俭昭淳俗,劳思爱古风。 垂裳开至治,衣被万方同。 注释: ①此为读康熙帝之《耕织图诗》而作。 ②七月:《诗经·七月》 ③畴:田地。 ④睿吟:通达之诗,指帝王诗。 春昼 物候深春好,迟迟景渐长。 柳塘新水绿,花雨小帘香。 波暧看鱼跃,泥融喜燕忙。 熙然俱自得,游泳赖轩皇。 銮回恭迎敬赋 紫塞回銮近,瞻依隔半年。 记从初夏候,又及小春前。 村落丰收好,郊原霁景妍。 圣躬多悦豫,喜共万方传。 西山 霁色来西爽,云端见远峰。 翠含新雨重,青爱晚烟浓。 逸兴登山屐,清音隔寺钟。 何时探胜迹,泉石纪游踪。 试马 名骥来天厩,翩翩过苑门。 风吹朱鬣动,沙浅玉蹄翻。 纵有驰驱力,宁酬豢养恩。 长嘶频顾影,矢志交腾骞。 奉和兄雍亲王二首 山翁 山翁家在白云中,鹤发萧踈坐晚风。 门径扫时幽藓碧,杖藜扶处落花红。 渔翁 渔翁常占蓼花湾,俯仰心同白鹭间。 放艇有溪皆入画,得鱼无日不开颜。 奉怀兄雍亲王 随驾热河避暑四首 其一 清暑山庄近塞垣,年年扈跸羡承恩。 林亭水殿云霞里,日侍天颜笑语温。 其二 沙堤雨过净无埃,深柳阴中辇路开。 风动菖衣香满袖,行宫清晓问安回。 其三 墨池香雾涌波涛,落纸云烟格总高。 指授亲承应更进,彤轩长昼侍挥毫。 其四 磬峰高耸片云留,万木萧森白露秋。 屈指回鸾期已近,趋陪欣喜话前游。 泛舟呈兄雍亲王二首 其一 曲与平桥掩映重,兰舟荡漾意从容。 花香午送和风暖,草色朝含瑞露浓。 其二 轻轴容与碧溪浔,潋滟清波几许深。 尘年到来消已尽,始知山水有清音。 月夜 虚廊宴坐夜沉沉,偶得新诗喜独吟。 万籁无声风不动,一轮明月印波心。 西郊 夹道千行苑柳斜,青青芳草衬晴沙。 春风十里西郊路,开遍墙头处处花。 圆明园燕集呈兄雍亲王四首 其一 绿水名园倚绛宵,欢聊华萼应嘉招。 跻攀不尽登临兴,阆苑蓬壶路未遥。 其二 西山泉水入池新,池上松篁翠色匀。 瑶岛静含千顷绿,琼林长护一园春。 其三 芝榜高题御墨鲜,阳春烟景浩无边。 圆通妙谛谁能会,一片光明照大千。 其四 路入仙源迥不同,被襟面面受和风。 向荣花木欣欣意,同在尧天长养中。 题画六首 其一 参差远势望难分,笔底烟岚迥不群。 千涧泉水千涧雨,万重山色万重云。 其二 赤栏桥外柳毵毵①,千树桃花一草庵。 正是春光三月里,依稀风景似江南。 其三 片月衔山出远天,笛声悠扬晚风前。 白鸥浩荡春波阔,安稳轻舟浅水边。 其四 碧海三山入望赊,金银宫阙映丹霞。 生身只合蓬莱住,桃实千年又著花。 其五 前村后舍意相亲,社饮团栾集笑嗔。 此是升平真景色,收来画里更精神。 其六 瑶圃琼台玉作田,高人策蹇灞桥边②。 诗成自为丰年喜,沽酒寻梅亦偶然。 注释: ①。 5.爱新觉罗胤祥爱新觉罗·胤祥(1686—1730),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 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日,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胤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一难得人材。 胤祥能文能诗,书画俱佳。康熙四十一年,玄烨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随驾。某日,玄烨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如此惊叹的举动,自然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但两位皇子擅长书法确是事实。这一年,胤祥17岁,如果不是心里有底,玄烨又怎么会让他同皇兄一起当场献技呢?胤祥继承了满洲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记载提到,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胤祥和雍正早年的关系,虽然没有太多史料可寻,但可以肯定兄弟俩是亲密无间的。雍正在自己的诗文集里提过胤祥幼时由他亲自教授算术。“忆昔幼龄,趋侍庭闱,晨夕聚处。比长,遵奉皇考之命,授弟算学,日事讨论”每逢塞外扈从,兄弟俩“形形相依”。当康熙出巡只带他们其中一个扈从时,即使短暂分别,两兄弟也会诗书往还。雍正还把他和十三弟往还的诗收在诗文集中,因而胤祥才有少数诗作留下来。 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入承皇位的胤禛便任命胤祥为四位总理事务大臣之一,同日又将他从闲散皇子破格晋升为和硕怡亲王。在十几年遭受冷落之后,得到雍正如此厚待,胤祥自然竭全力报效,以偿知遇之思。 雍正初政,胤祥迅速成为雍正的台柱。其理事之才绝非常人能及,识人之明达,手段之老练,完全不像个从未与政的皇子。这也坚定了雍正继续重用他的决心。康熙晚年,经济、军事、浮税、刑狱等均已出现危机,哪一件都极为棘手,并非得到新皇帝倚重信任的人就一定能搞好的。像胤祥能同时治理那么多棘手的国家大事,却均井井有条的,在历代能臣中实属罕见。 雍正八年(1730)五月初四日,胤祥病故,年仅四十四岁。 胤祥,生前谨慎忠诚,实心任事,勤奋奉职。雍正继位后,加封允祥为总理事务大臣,后晋封为怡亲王,怡贤亲王园寝位于北京西南大约88公里、涞水县以北12.5公里的石亭镇东营房村西云溪水峪。墓主人就是康熙皇帝第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该陵寝也叫十三爷坟。 6.胤祥一生的经历是怎样的爱新觉罗·胤祥,清康熙帝第十三子(实为22子),满洲正蓝旗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 最初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比较得宠的几个儿子之一,胤祥生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十月初—日,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胤祥在雍正年间作为皇帝最得力助手的种种表现,也充分表明他除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外,还颇有办事才力,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是一难得人材。这应是胤祥为康熙帝所青睐的主要原因. 胤祥能文能诗,书画俱佳。 康熙四十一年,玄烨南巡,皇太子胤礽、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随驾。某日,玄烨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 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如此惊叹的举动,自然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但两位皇子擅长书法确是事实。 但在第一次废太子时,胤祥不知因何缘故受到牵连,失宠于康熙,终康熙之世,既无重用,也没有受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