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督教歌曲有一句歌词为你是始出的末后的这首歌叫什么《你若不压橄榄成渣》 歌词 你若不压橄榄成渣,他就不能出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他就不能变成酒;你若不炼哪哒成膏,他就不流芬芳;主我这人是否也要,受你许可的创伤? 你是否要鼓我心弦,发出你的音乐;是否要使音乐甘甜,须有你爱来苦虐?是否当我跌倒之时,才能识爱的心?我是不怕任何损失,若你让我来相亲。 主我惭愧因我感觉,总是保留自己;虽我也曾受你雕削,我却感觉受强逼!主你能否照你喜乐,没有顾忌去行;不顾我的感觉如何,只是要求你欢欣! 如果你我所有苦乐,不能完全相同;要你喜乐须我负轭,我就愿意多苦痛;主我全心求你喜悦,不惜任何代价;你若喜悦并得荣耀,我背任何十字架; 我要赞美再要赞美,赞美何等甘甜;虽我边赞美边流泪,甘甜比前更加添;能有什么比你更好,比你喜悦可宝?主我只有一个祷告,你能加增我减少!!! 副歌:每次的打击都是真利益,如果你收去的东西,你以自己来代替。 2.基督教歌曲有一句歌词为你是始出的末后的这首歌叫什么《你若不压橄榄成渣》 歌词你若不压橄榄成渣,他就不能出油;你若不投葡萄入榨,他就不能变成酒;你若不炼哪哒成膏,他就不流芬芳;主我这人是否也要,受你许可的创伤? 你是否要鼓我心弦,发出你的音乐;是否要使音乐甘甜,须有你爱来苦虐?是否当我跌倒之时,才能识爱的心?我是不怕任何损失,若你让我来相亲。 主我惭愧因我感觉,总是保留自己;虽我也曾受你雕削,我却感觉受强逼!主你能否照你喜乐,没有顾忌去行;不顾我的感觉如何,只是要求你欢欣! 如果你我所有苦乐,不能完全相同;要你喜乐须我负轭,我就愿意多苦痛;主我全心求你喜悦,不惜任何代价;你若喜悦并得荣耀,我背任何十字架; 我要赞美再要赞美,赞美何等甘甜;虽我边赞美边流泪,甘甜比前更加添;能有什么比你更好,比你喜悦可宝?主我只有一个祷告,你能加增我减少!!! 副歌:每次的打击都是真利益,如果你收去的东西,你以自己来代替。 3.基督教诗歌大全放下你的重担诗歌放下你的重担,一分也不存 是否疲倦在路中,无人施恩 谨守主的命令,行走天路客 你所遭遇一切,耶稣是明白 各样重担,主最乐意为你背 你虽忧愁疲倦,耶稣肯安慰 行路虽然艰难,主必能扶助 勇往疲倦旅客,耶稣是明白 虽有试探临到,耶稣肯担当 一生所有烦恼,主能代解脱 事无大小,烦难全交主手里 毋疑惑毋请问,耶稣是明白 疲倦人,主召你来可以得安 路虽渐渐不平,主必会同队 前途或顺或逆,全交主手里 或者忧愁喜乐,耶稣是明白 4.我己活在神的恩典中基督教诗歌赞美《活着就是神的恩典》 活着就是神的恩典 宝血涂抹我的过犯 我要传扬他的慈爱 仰望他的名直到万代 活着就是神的恩典 每天开口向他颂赞 当我来到他的面前 感恩的话说也说不完 你去看那 天空飞鸟 不种不收 天父看顾 野地百合花 不纺也不织 它的荣华 王还不如它 你可知道 主爱无边 过去的我 罪恶深远 蒙主光照我感恩无限 他的祝福直到永远 5.从最早的初期教会的开始诗歌圣诞节(Christmas),每年12月25日,是教会年历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圣诞节,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而基督教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祝则在每年的1月7日。 圣诞树 圣诞节(Christmas Day)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jīdū)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很长时间以来圣诞节的日期都是没有确定的,因为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争议的,除了《新约》以外,没有任何记载提到过耶稣;《新约》不知道日期,当然就没有人知道确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西元3世纪以前的作家们想把圣诞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纪中期,基督教在罗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罗马主教指定儒略历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现在的圣诞节日期跟西元纪年的创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纪年创制于西元5世纪,后来圣诞节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历法,即西元纪年的“公历”来确定了,而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后来,虽然普遍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西方教会,包括罗马天主教、英国圣公会和新教,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的12月25日。东正教会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1月7日(实际上是叫“主显日”),这与东正教没有接受格里高利历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历有关,因此把圣诞节在1900年到2099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将延迟到1月7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是东正教区,但圣诞节日期上遵循西欧习惯为12月25日,但复活节则遵从习惯。而最古老的基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确定的是公历1月6日,同时亚美尼亚教会更关注主显节,而不是圣诞节。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圣诞节当作一个世俗的文化节日看待。 教会开始并无圣诞节,约在耶稣升天后百余年内才有。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这个词的含义是指“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即为“基督的一次聚餐”。这个仪式源自《新约》的“最后的晚餐”。而“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这个词是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拼凑,因为Christ来自希腊语Χριστ,意思本来只是指犹太人的“受膏者”,引申为救世主;而mass来自拉丁语missa,本意为散会(dismissal),引申为基督教会感恩聚会。所以有时又缩写为“Xmas”。这可能是因为 X 类似于希腊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腊语 Χριστì(Christos)中的首个字母。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荷兰语名称类似英语,称作Kerstroeten。圣诞节西班牙语称为Navidad(或Pascuas),葡萄牙语称为Festas,波兰语称为Narodzenie,法语称为Noel,意大利语称为Natale,加泰罗尼亚语称为Nadal,意思是“诞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诞节的意思。与此相对,德语称为 Weihnachten,意思为“神圣的夜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