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丰收节赞美诗词是什么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出自: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译文: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2、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译文: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3、绿波春浪满前陂,极目连云罢亚肥。 出自:唐·韦庄《稻田》。 译文:碧绿的池水涟漪满前陂,极目远望无边的滔田肥。 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出自:近代·**《七律·到韶山》。 译文: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5、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出自: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 译文:新造的打谷场像镜面一样平,家家户户趁着霜后的晴天打稻谷。 打谷场里传出阵阵歌声,打谷子的枷子一直响到明天。 2.关于二十四节气歌的诗歌有哪些(一) 春雨惊春清天谷,夏满芒夏暑相连(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二) 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三)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四)二十四节气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冬麦镇压来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分: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稻田平整早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植树造林种甜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迟延,家燕归来淌头水,苗圃枝接耕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春意浓,防治蚜虫麦秆蝇,稻田追肥促分孽,抓绒剪毛防冷风。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糜谷荞麦抢墒种,稻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种,消雹增雨干热风,玉米追肥防粘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抢时间,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火莫等闲。 大暑:大暑大热暴雨增,复种秋菜紧防洪,测预报稻瘟病,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治玉米螟,翻深耕土变金,苗圃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尽秋色美,玉主甜菜要灌水,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备种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稻晒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碾脱粒交公粮,山区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甜菜忙收回,好萝卜和白菜,秸秆还田秋施肥。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冻日消灌冬水,脱粒晒谷修粮仓。 立冬:立冬地冻白天消,羊只牲畜圈修牢,田整地修渠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用冬闲积肥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腊雪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时耙耘保好墒,多积肥料找肥源。 冬至:冬至严寒数九天,羊只牲畜要防寒,极参加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三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季参加培训班,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冷农户欢,富民政策夸不完,产承包继续干,欢欢喜喜过个年。 (五)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 正月过年耍狮子。 二月惊蛰抱蚕子, 三月清明坟飘子。 四月立夏插秧子, 五月端阳吃粽子。 六月天热买扇子, 七月立秋烧袱子。 八月过节麻饼子, 九月重阳捞糟子。 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烘笼子。 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六)二十四节气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七)东北农民流行节气的顺口溜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八)二十四节气歌 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署三伏天 立秋忙打淀,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河插严 大雪河封上,冬。 3.一首24节日的诗歌 不要好几首的诗歌就要一首西园梅放立春先, 云镇霄光雨水连。 惊蛰初交河跃鲤, 春分蝴蝶梦花间。 清明时放风筝好, 谷雨西厢宜养蚕。 牡丹立夏花零落, 玉簪小满布庭前。 隔溪芒种渔家乐, 农田耕耘夏至间。 小暑白罗衫着体, 望河大暑对风眠。 立秋向日葵花放, 处暑西楼听晚蝉。 翡翠园中沾白露, 秋分折桂月华天。 枯山寒露惊鸿雁, 霜降芦花红蓼滩。 立冬畅饮麒麟阁, 绣襦小雪咏诗篇。 幽阖大雪红炉暖, 冬至琵琶懒去弹。 小寒高卧邯郸梦, 捧雪飘空交大寒。 4.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诗歌各5首《田家园日》(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夫,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白话译文: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 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 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白话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 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大雁,送到洛阳之边。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白话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夜对酒增少章》(宋)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落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生,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白话译文:一年将尽,这身子将向何处寄托?灯下的客人,事业理想却未落空。我的前半生均在忧患里度过,仿佛一场梦在现实与幻境中。 忧愁烦恼催短催白了头发,憔悴的容颜凭借酒力发红。我唱起歌来,你且跳起舞,我俩潦倒的景况大致相同。 《除夜雪》(南宋)陆游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白话译文:四更天初至时,北风带来一场大雪;这上天赐给我们的瑞雪正好在除夕之夜到来,兆示着来年的丰收。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白话译文:去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花市灯光像白天一样雪亮。月儿升起在柳树梢头,他约我黄昏以后同叙衷肠。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同去年一样。再也看不到去年的情人,泪珠儿不觉湿透衣裳 上元夜六首·其一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白话译文: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比一声紧地催促呀,也不要过得那么快,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哪家看见明月都不会干坐着,哪里有人家听闻有灯火闪烁不来看?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白话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京都元夕》(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宵节时,到处都能碰到女人们穿着盛装,化着美好的妆容来看灯;小孩子们则在街道上欢闹着。 我这个穿朴素长衫的读书人做什么呢?也在游人欢声笑语的气氛中赏灯猜谜。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 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 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三年此夕月无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白话译文:满城灯火荡漾着一片春烟, 天色阴沉,月亮隐在海天的那边。 看到鳌山灯彩,引起了仙人流泪, 海外的神山已经沉沦三年。 5.赞美秋天的诗歌秋天的赞美诗 秋 它象一个精灵 在久违的梦里踩在云彩而来 带着满眼的金色 和一颗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心 他执着地举着那 从久远的时空中传下来的火把 在茫茫山岗之间 寻找着最后一片绿色 然而 这个世界却和他开着玩笑 时间悄悄将绿色藏在了身后 他一次次翻起路边的石头 挖开山涧的澈澈清泉 一次次在有风的夜里 用身体呵护着烁烁的火把 天亮了 比最勤劳的农夫起得还早 夜黑了 比月亮睡得还晚 他累了 躺在一棵挂满果实的树下 开始抱怨命运的作弄 直到有一天 那硕大的果实将他打醒 听到勤劳的人 在麦田里收获着希望的欢笑 他笑了 开心地笑了 原来那金色是这么的美丽 6.关于博山民风民俗的诗歌春 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公职人员放假三天,民间欢乐持续半月。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但在这之前的几天内,节日的欢乐气氛就已笼罩了千家万户。一般人家都忙着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扫庭院,置办新衣,以示辞旧迎新;买鱼买肉,象征年年有余;农家多有磨浆做豆腐者,借谐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 但在旧时,穷苦百姓多在此时出走躲债,俗称“藏年”,有“过年如过关”之说。 此日凌晨即鸣放鞭炮,家家尽可能用三生菜(鸡鱼肉)祭天地神灵,迎接财神、喜神,以取“生财”之意。 黎明前全家吃水饺,饺子多为素馅。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 吃饺子时,水饺里多包上糖、花生、铜钱、红枣、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气。黎明后,晚辈开始向长辈拜年祝福,旧时要行跪拜礼,现在一般只问好,长辈备糖果相赠,并付给幼童“压岁钱”,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 同时邻里之间还要相互串门拜年,主人皆以烟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来,机关团体开始盛行“团拜”。 拜年活动经久不衰。 初一这天忌讳很多,一天不扫地,不打水,不动针线剪刀,饭食不烧、不烙,忌吃荤,意取吉利。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都要带一些礼物,顺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亲朋之间相互宴请,恭贺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马日”,此日一天不烧不烙,普遍是中午饭多为水饺。 这天也叫“破五”,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商店多在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 人 日 正月初七日。 旧时境内居民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时,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或细楮棒?(捣)墙角旮旯,同时念道“楮棒?,楮棒?,十个老鼠九个瞎,脑子?成豆腐渣”。 据说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要求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现在人们多已不过此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故又称“灯节”。 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区主要街道张灯三个晚上。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治百病,故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灯节期间夜幕降临,满城灯火齐放异彩。届时顷城出动,观灯者人流如海。 伴随观灯,还有形式各异的诸般杂耍:扭秧歌、舞龙灯、跑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间叫作“扮玩”,又叫“闹元宵”。近年来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除了展出传统的宫灯、纸灯外,扎制的各种机械化、自动化彩灯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为昔日所不及。 元宵节这天,城乡人民有食“元宵”的习惯,即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制成,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谚语。 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由当家人来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名曰囤,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以祈丰年。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相邀畅饮于山野。 建国后,此俗已废,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 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此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寒食、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寒食这天禁火、冷食。 历史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时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是郊游的好日子,旧俗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现已少见。 新中国成立后,扫墓是清明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民间多有上祖坟,给祖坟添土的风俗。机关、学校等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这天人们有吃煮鸡蛋的习惯,据说清明吃鸡蛋眼睛亮。博山农家在清明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一年的辛劳,谓之“饭牛”,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日一碗饭”之谚,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准打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户户食粽子,门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 小儿手足配五色线,叫拴命线,颈挂长命锁,取意“长命”,手心、脚心、头顶心抹上雄黄,以避病患。妇女、儿童多胸带香荷包,系用花布缝制,内装多种中草药,带在身上,据说可以驱瘟避邪。 此俗今已渐废,唯食粽子之风尚存。 雨 节 农历五月十三日,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 博山、淄川有“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的说法,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旧时这天一般举行祈雨仪式,现多已不过此节。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农村多在当日用新麦磨面包饺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意在感谢苍天赐福取得夏季丰收。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则是意在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和“尝鲜”。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又叫晒衣节。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 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 7.赞美祖国的诗歌你问我谁会有那长城般刚强的脊梁, 我说,祖国。 你问我谁会有那五千年亘长的沧桑, 我告诉你,是祖国。 你问我谁会有西子湖一般的秀丽, 我笑了笑,告诉你,还是祖国。 你问我祖国的方向, 我指向旭日初升的东方。 你问我祖国的热情, 我指向五湖四海的人们的脸庞。 你问我祖国的未来, 我指向猎猎红旗上那一轮骄阳。 青年啊,祖国的希望。 你说你明白了,但似乎还是有些彷徨。 好吧,就让我告诉你,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象征, 祖国是一个守护希望的港湾, 祖国是蒸蒸日上的现在, 祖国是很久以后的未来。 楼主可以看出来这真的是原创的,虽然很垃圾,,,,,希望有用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