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中黄昏的诗句君子于役 国风·王风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春怨】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代赠二首之一】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喧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2.求古诗词句曲(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里带有“落日”两字的句子.越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王维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仲淹好看落日斜衔处,一片春岚映半环.—— 《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绝句·高亭》白居易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李 觏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杜牧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 《登新平楼》李白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 《落日》杜甫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永遇乐》李清照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白朴。 3.求写夕阳,但不直接出现夕阳,或阳字的诗词句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剩云残日弄阴晴.晚山明.小溪横.枝上绵蛮,休作断肠声.但是青山山下路,春到处,总堪行.当年彩笔赋芜城.忆平生.若为情.试取灵槎,归路问君平.花底夜深寒色重,须拼却,玉山倾.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衰草残阳三万顷.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几许凄凉须痛饮.行人自向江头醒.会少离多看两鬓.万缕千丝,何况新来病.不是离愁难整顿.被他引惹其他恨.。 4.最好的夕阳诗李 商 隐 《北青萝》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登乐游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孟 浩 然 《缩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瞑。 《秦中寄远上人》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刘 长 卿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夕阳依旧垒,寒磐满空林。 《长沙过贾谊宅》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钱 起 《谷口宅寄扬补阙》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王 驾 《社 日》 桑柘影斜村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温 庭 筠 《利洲南渡》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忆 江 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白 居 易 《暮 江 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刘 禹 锡 《乌 衣 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残阳斜。 李 ? 《南 乡 子》 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范 仲 淹 《苏幕遮·碧云天》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黄 安 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归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苏 轼 《定 风 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秦 观 《踏莎行·郴洲旅舍》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李 纲 《病 牛》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辛 弃 疾 《永遇乐·京口北故亭怀古》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晏 殊 《浣 溪 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马 志 远 《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关于夕阳的诗词要有作者写作背景生平简介走进诗词的夕阳 文 / 开春长河 日落较之日出,景致哪个最美?怕谁也分不出高下来,一样的红艳圆满,一样的彩霞满天。 闲读古诗词,随处可见夕阳的踪影。它也和朝阳一样,都是诗人们青睐的形象。 夕阳有恃于自己的美走进《诗经》,与一位思念丈夫的女子不期而遇,“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曷至哉?”丈夫当兵去了远方,谁知还有几年当。 哪天哪月回家乡?女主人公一眼瞥见了夕阳,接唱道:“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西山落了太阳,鸡儿上巢,羊儿牛儿下了岗。 丈夫当兵去远方,要不想怎能不想!女主人公见到夕阳不是缓解离愁,反而思念得更切了。 这时的夕阳肯定被闹得很没趣吧:我原想安慰她,谁知却悲伤了她的悲伤。 夕阳在宋词元曲中也有着同样的遭遇。记得在王实甫的《西厢记》中,老夫人赖婚,张生无奈上京求取功名,崔莺莺送别张生,离恨绵绵,倚楼极目:“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草长堤”,“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这里崔小姐黯然伤神,哀哀如诉,句句未离夕阳。也许怨不得夕阳,是它的出现恰值萧杀的秋季,秋风飒飒,夕阳西坠,怎能不给人以黯淡、凄清、悲凉之感呢?这种感受是正好吻合离愁别恨的情怀的。 可是,那次宋词中露面的夕阳,它辉映着无边的春色,想来景致不至于凄凉,偏偏也没成为人家喜爱的角色。 周邦彦笔下:“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际”(《兰陵王·柳》),多情的主人公看到离人别去,独自留在水边驿畔凝望,徘徊之中,却看到了冉冉斜阳无边春色,但没引起他半点愉悦,反而更加哀伤,想到伊人已去,佳景虚设,不知有多少绵邈之思悠悠怅恨顿生胸臆,痛苦得话也说不出来了,欲言又止。 这样的结局,更是夕阳所意想不到的吧。 看来,夕阳不在于它美不美,而在于它是“落日”。它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反映的是时光的流逝,给人的是一种一切归于黯然、冷淡、沉寂、将尽的悲凉氛围,面对它人们就难免生出时光易逝、凄楚悲凉之感。 较之于朝阳,它不占天时,不得地利,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遭遇如斯时也命也,徒唤奈何! 夕阳对于天涯游子、边关征人来说,更是极易触发心底的乡思乡愁的。 元代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描绘的那幅游子苦旅图,更是少不得夕阳。你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的游子又与夕阳相遇,面前的荒疏凄寒,在夕阳的映衬下更得到了突出强调,天涯游子的断肠之愁便愈发浓烈了。 宋范仲淹描写戍边将士苦役生活的名篇《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也是以夕阳寄托无际的乡愁乡思的。 夕阳走在唐诗中,也净与那些失意的人儿相遇。诗人刘长卿在流放途中就与夕阳邂逅,那是在诗人经过贾谊旧宅之时。 诗人想到贾谊是有名的“逐臣”,自己此刻也是“迁客”,心中正不是滋味,又见夕阳,当然是百感交集,于是写下了《长沙过贾谊宅》一诗,有联云:“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寒林、衰草、独人,都凄凉在一抹斜辉之中,那种孤独寂寞悲伤失落郁愤不平之情一下子井喷了,不可抑制。 在唐诗中,夕阳所遇到的诗人真正能抱着欣赏的态度去描绘它的壮美,抒发自己激昂向上之志的实乃寥寥。记得它和李商隐相遇,是在乐游原上,李商隐说了半句客观的话:“夕阳无限好”,可下半句却是“只是近黄昏”,依然是充满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和颓唐的情绪,表达的也是悲怀。 只是和王维、王之焕相逢,夕阳还是比较满意和欣慰的。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长河远处缀着圆圆的落日,意境开阔雄浑,对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王之焕的著名短章《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确是难得的例外,这里描绘的落日却是阳光灿烂,毫无伤感可言。 全诗意境阔大、壮美,抒发的也是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情怀。 夕阳走进今人的诗篇之中,才算频频得遇相知。由于今人的思想境界、阔大的胸怀皆远非古代诗人所能比,他们对夕阳都能另眼相看,掸除了夕阳身上为历代诗人所强加给的凄婉、悲凉、黯淡的积尘,使之别具意境、大放光彩。 比如**的“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到韶山》);比如**的“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八十抒怀》)等等。 。 6.夕阳 诗词推荐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向 晚 意 不 适,驱 车 登 古 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唐.白居易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宋·张 耒《和周邦彦》)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宋·舜民《村居》)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宋·孔平仲《禾熟》)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宋·秦 观《满庭芳》) 鸟声幽谷树,山影夕阳村。----(宋·刘子翚《胡厚仙山居》) 小店青帘疏雨后,遥村红树夕阳间。----(清·查慎行《池河驿》) 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清山半夕阳。----(清·端木国瑚《沙湾放船》) 飞瀑正拖千幛雨,斜阳先放一峰晴。---(清·林则徐《即目》)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明·杨慎《临江仙》)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宋·范仲淹《苏幕遮》)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宋·王禹偁《村行》)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宋·晁补之《鹧鸪天》) 一片晕红才着雨,几丝柔柳乍和烟。倩魂销尽夕阳前。-----(清·纳兰性德《浣溪沙》) 希望能帮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