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鲁颂·駉之什》全文【原文】 駉駉牡马1,在垧之野2.薄言駉者3,有驈有皇4,有骊有黄5,以车彭彭6.思无疆,思马斯臧7.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8,有骍有骐9,以车伾伾10.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11,有駵有雒12,以车绎绎13.思无斁14,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15,有驔有鱼16,以车祛祛17.思无邪,思马斯徂. 【译文】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黑身白胯有白底带黄,有一色纯黑有黄中带赤,驾车蹄声阵阵响.鲁君深思又熟虑,养的马儿多肥壮.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苍白杂色有白色间黄,有赤而兼黄有青黑杂色,驾车有力奔前方.鲁君思谋永不止,养的马儿都好样.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青毛鳞斑有黑身白鬃,有赤身黑鬃有黑身白鬃,驾车跑来多快当.鲁君谋虑无懈怠,养的马儿神气旺.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浅黑带白有赤白相杂,有黑身黄脊有眼圈纯白,驾车驰骋真健强.鲁君思虑总正确,养的马儿跑远方.。 2.《诗经·鲁颂·駉之什》全文【原文】 駉駉牡马1,在垧之野2。薄言駉者3,有驈有皇4,有骊有黄5,以车彭彭6。思无疆,思马斯臧7。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8,有骍有骐9,以车伾伾10。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11,有駵有雒12,以车绎绎13。思无斁14,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15,有驔有鱼16,以车祛祛17。思无邪,思马斯徂。 【译文】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黑身白胯有白底带黄,有一色纯黑有黄中带赤,驾车蹄声阵阵响。鲁君深思又熟虑,养的马儿多肥壮。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苍白杂色有白色间黄,有赤而兼黄有青黑杂色,驾车有力奔前方。鲁君思谋永不止,养的马儿都好样。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青毛鳞斑有黑身白鬃,有赤身黑鬃有黑身白鬃,驾车跑来多快当。鲁君谋虑无懈怠,养的马儿神气旺。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浅黑带白有赤白相杂,有黑身黄脊有眼圈纯白,驾车驰骋真健强。鲁君思虑总正确,养的马儿跑远方。 3.《诗经·鲁颂·駉之什》全文【原文】 駉駉牡马1,在垧之野2。 薄言駉者3,有驈有皇4,有骊有黄5,以车彭彭6。思无疆,思马斯臧7。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8,有骍有骐9,以车伾伾10。 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 溥言駉者,有驒有骆11,有駵有雒12,以车绎绎13。思无斁14,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15,有驔有鱼16,以车祛祛17。 思无邪,思马斯徂。 【译文】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 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黑身白胯有白底带黄,有一色纯黑有黄中带赤,驾车蹄声阵阵响。鲁君深思又熟虑,养的马儿多肥壮。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苍白杂色有白色间黄,有赤而兼黄有青黑杂色,驾车有力奔前方。 鲁君思谋永不止,养的马儿都好样。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 高大健壮那些马,有青毛鳞斑有黑身白鬃,有赤身黑鬃有黑身白鬃,驾车跑来多快当。鲁君谋虑无懈怠,养的马儿神气旺。 高大健壮的公马,放牧在遥远的原野上。高大健壮那些马,有浅黑带白有赤白相杂,有黑身黄脊有眼圈纯白,驾车驰骋真健强。 鲁君思虑总正确,养的马儿跑远方。 4.诗经中带有"思无邪"的整篇是什么诗经 鲁颂·駉之什 ○駉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々。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有駜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牡。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振振鹭,鹭于飞。鼓咽咽,醉言归。于胥乐兮! 有駜有駜,駜彼乘駽。夙夜在公,在公载燕。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诒孙子。于胥乐兮! ○泮水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旗。其旗茷々,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々。其马蹻々,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吴不扬。不告于訩,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5.<诗经 鲁颂·駉之什 閟 宫> 翻译诗经·颂·鲁颂·駉之什·閟宫2006-5-22 17:35 閟宫有侐,实实枚枚。 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 弥月不迟,是生后稷。降之百福。 黍稷重穋,稙稚菽麦。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有稷有黍,有稻有秬。奄有下土,缵禹之绪。 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至于文武,缵大王之绪,致天之届,于牧之野。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 乃命鲁公,俾侯于东。 锡之山川,土田附庸。周公之孙,庄公之子。 龙旗承祀。六辔耳耳。 春秋匪解,享祀不忒:皇皇后帝,皇祖后稷。享以骍牺,是飨是宜。 降福既多,周公皇祖,亦其福女。 秋而载尝,夏而楅衡。 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 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 保彼东方,鲁邦是常。不亏不崩,不震不腾。 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公车千乘,朱英绿縢.二矛重弓。 公徒三万,贝胄朱綅。烝徒增增,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 俾尔昌而炽,俾尔寿而富。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俾尔昌而大,俾尔耆而艾。万有千岁,眉寿无有害! 泰山岩岩,鲁邦所詹。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淮夷来同。 莫不率从,鲁侯之功! 保有凫绎,遂荒徐宅。至于海邦,淮夷蛮貊。 及彼南夷,莫不率从。莫敢不诺,鲁侯是若! 天锡公纯嘏,眉寿保鲁。 居常与许,复周公之宇。鲁侯燕喜,令妻寿母。 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既多受祉,黄发儿齿。 徂徕之松,新甫之柏。是断是度,是寻是尺。 松桷有舄,路寝孔硕,新庙奕奕。奚斯所作,孔曼且硕,万民是若! [题解] 歌颂鲁僖公能继承祖业,振兴鲁国,恢复疆土,修筑宗庙。 [注释] 1、閟(必bì)、侐(续xù):《郑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 《毛传》:“侐,清静也。” 2、实实枚枚:《毛传》:“实实,广大也。” 《释文》:“枚枚,《韩诗》云:闲暇无人之貌也。” 3、回:《集传》:“回,邪也。” 4、依:《集传》:“依,犹眷顾也。” 5、弥(迷mí):《郑笺》:“弥,终也。 ……终人道十月而生子,不迟晚。” 6、重穋(路lù):《正义》:“《七月·传》曰:后熟曰重,先熟曰穋.” 7、稙(直zhí)稚(直zhí):《毛传》:“后种曰稙,先种曰稚。” 8、奄有下国:《集传》:“奄有下国,封于邰(台tái)也。” 9、秬(聚jù):《郑笺》:“秬,黑黍也。” 10、缵(纂zuǎn):《毛传》:“绪,业也。”《释文》:“缵,继也。” 11、翦:“剪”的异体字。《郑笺》:“翦,断也。 大王自豳徙居岐阳,四方之民咸往归之,于时而有王迹。” 12、致天之届:《传疏》:“致天之届,犹云致天之罚耳。” 13、虞:《广雅o释诂二》:“虞,欺也。” 14、敦:《通释》:“此诗敦亦当读屯,屯,聚也。 犹《商颂》‘裒荆之旅’, 裒亦聚也。盖自聚其师旅为聚,俘虏敌之士众,亦为屯聚之也。” (“裒荆之旅”出自《商颂·殷武》。) 15、叔父:《集传》:“叔父,周公也。 元子,鲁公伯禽也。” 16、宇:《毛传》:“宇,居也。” 17、附庸:《集传》:“附庸,犹属城也,小国不能自达于天子,而附于大国也。” 18、庄公之子:《毛传》:“周公之孙,庄公之子,谓僖公也。” 19、耳耳:《毛传》:“耳耳然,至盛也。” 20、忒(特tè):《集传》:“忒,过差也。” 21、是飨是宜:《郑笺》:“天亦飨之宜之。” 22、尝:《集传》:“尝,秋祭名。 楅衡,施于牛角,所以止触也。” 23、刚:《集疏》:“刚者,犅(刚gāng)之借字。 《说文》:‘犅,特也。牛父也。 ’骍刚犹言骍牡。” 24、牺尊:《集传》:“牺尊,画牛于尊腹也。 或曰,尊做牛形,凿其背以受酒也。”《正义》:“将将然而盛美也。” 25、毛炰(跑páo)、胾(自zì):《毛传》:“毛炰,豚也。胾,肉。 羹,大羹,鉶(形xíng)羹也。” 26、大房:《集传》:“大房,半体之俎,足下有跗(夫fū),如堂房也。” 27、保:《郑笺》:“保,安。常,守也。” 28、三寿:《通释》:“三寿,犹三老也。” 29、縢(腾téng):《毛传》:“朱英,矛饰也。 縢,绳也。” 30、贝胄:《毛传》:“贝胄,贝饰也。 以朱綅(钦qīn)缀之。” 31、烝:《毛传》:“烝,众也。” 32、膺:《通释》:“赵注《孟子》曰:膺,击也。”《郑笺》:“惩,艾也。” 《正义》:“惩艾皆创,故为艾也。” 33、承:《集传》:“承,御也。” 34、黄发台背:《郑笺》:“黄发台背,皆寿征也。”《集传》引王氏曰:“寿者相与为公用也。” 35、艾:《方言》卷四:“艾,长老也。东齐鲁卫之间,凡尊老谓之叟,亦谓之艾。” 36、眉寿:《郑笺》:“眉寿,秀眉,亦寿征。” 37、岩岩:《正义》:“泰山之高岩岩然。” 《毛传》:“詹(沾zhān),至也。” 38、龟:山名,在今山东新泰县西南。 蒙:山名,在今山东蒙阴县南。《郑笺》:“大东,极东也。” 《集传》:“荒,奄也。” 39、同:《通释》:“诸侯殷见天子曰同,小国会朝大国亦曰同。” 40、凫(扶fú):山名,在今山东皱县西南。绎:山名,也作“峄(益yì)”,在今山东皱县。 6.关于马的诗句1、《白驹》 诗经·先秦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於焉逍遥。 2、《駉》 诗经·先秦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3、《驷驖》 诗经·先秦驷驖[1]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 4、《有駜》 诗经·先秦有駜有駜,駜彼乘黄。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 5、《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杜甫·唐国初已来画鞍马,神妙独数江都王。将军得名三十载,人间又见真乘。 6、《白马篇》 李白·唐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斗鸡事万乘,。 7、《马诗二十三首》 李贺·唐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 8、《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唐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 9、《紫骝马》 李益·唐争场看斗鸡,白鼻紫骝嘶。漳水春闺晚,丛台日向低。歇鞍珠作汗,。 10、《发白马》 李白·唐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箫鼓聒川岳,沧溟涌涛波。武安有振瓦,。 11、《紫骝马》 李白·唐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白雪关山远,。 12、《骢马》 万楚·唐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 13、《清平乐·辔摇衔铁》 张炎·宋辔摇衔铁。蹴踏平原雪。勇趁军声曾汗血。闲过升平时节。茸茸春草。 14、《天马歌》 刘彻·汉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 15、《西极天马歌》 刘彻·汉天马徕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16、《浣溪沙 题丁兵备丈画马》 王鹏运·近代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 7.急《论语》和《诗经》中的“思无邪”到底是啥意思?在《论语•为政》当中,孔子的弟子记录了孔子谈《诗》的一句话: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这是当时孔子读《诗》有感,引用《诗•鲁颂•駉》当中的一句话(“思无邪”)来概括整个《诗经》所收录的“风、雅、颂”三百首先秦诗篇的某一总体性质的评论词。这句话中,孔子所用的三个字在我们今人看来似乎毫无神秘感可言,普通到再也不能再普通了,然而,就其释读来说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一) 现有解读实例 ⑴ 杨伯峻、吴树平:孔子说:“《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没有邪念’。”[1] 这种观点在大陆学者当中颇有代表性,许多书籍中有关本句的解释大同小异。 在国外有相当影响力的Arthur Waley的《论语》英文版本对于这句话的翻译也持有相同的观点:The Master said, If out of the three hundred Songs I had to take one phrase to cover all my teaching, I would say 'Let there be no evil in your thoughts'. [2] 然而,从译者对译文的注释来看,译者将其中的“思”认定为语气助词,这显然是把文中的“思”与后面的“思马斯徂”中的“思”混淆在一起了。(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后者的“思”为语气助词,这也是不对的,本文后面将会论及) ⑵ 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不是一部译着,没有严格的译文,但是从其诠释来看,他也是赞同这种观点的:“人活着就有思想,凡是思想一定有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思想,孔子的‘思无邪’就是对此而言。 人的思想一定有问题,不经过文化教育,不经过严正的教育,不会走上正道,所以他说整理诗三百篇的宗旨,就是为了‘思无邪’。”[3] ⑶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对“思无邪”作了这样的注解:思无邪:《鲁颂•駉》篇辞。 或曰,诗有美刺正变,所以劝善而惩恶。则作者有三百篇之思,皆归无邪,又能使天下后世之凡有思者同归无邪。 有一说,无邪,直义。三百篇之作者,无论其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此谓诗言志,乃三百篇所同。 故孔子举此一言以包盖其大义。诗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学于诗而可以兴观群怨。 此说似较前说为得。駉诗本咏马,马岂有所谓邪正?诗曰:“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祛祛,强健貌。徂,行义。 谓马行直前。思马之思乃语词,不作思维解。 虽曰引诗多断章取义,然亦不当大违原意。故知后说为允。 钱先生的“白话试译”如下所示:先生说:“《诗经》三百首,可把其中一句诗来包括尽,即是‘思无邪’。”[4] 钱穆先生列举了两种通行的观点,并表明自己倾向于后者。 然而,后一种观点虽然符合“诗言志”的大意,但在文字学上很难立足,只是学者们根据诗文大意所得到的一种模糊的推断而已,因为“邪”与“斜”是同源字[5],但是“无邪”不能代表“直”的意思。因为要满足这个意义,否定词应该用“不”,而不应该用“无”。 更为重要的是,“斜”(邪)本身具有“抒发”的意义(《说文·斗部》:“斜,抒也。”段玉裁注:“抒,各本从木,今正。 凡以斗挹出谓之斜,故字从斗。”),加上“无”以后意义就反转了,无法表示“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假”的意境。 ⑷ 有别于大陆传统,台湾学者似乎继承了钱穆先生的所取的观点。傅佩荣先生的白话译文为: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可以称之为:无不出于真情。” 傅先生对于“思无邪”的注释是这样的:思无邪:出于《诗•鲁颂•駉》,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引申为诗人直抒胸怀,所作无不出于真情。[6] 这个注释的问题在于“思无邪”这三个字在诗中并非用来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与Arthur Waley所犯的错误一样,他把真正描写“马向前直行的勇健貌”的“马斯徂”与前面的“思无邪”混淆了。 (二) 《诗经》中的“思无邪” 为了弄清原委,我们有必要将《诗经•鲁颂•駉》原封不动地抄写出来,进行一番必要的研究。[7]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斯臧!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駵有雒,以车绎绎。 思无斁,思马斯作!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鉴于其译文有诸多问题,故不列出,我们在此只探讨与“思无邪”直接相关的文字。 笔者以为,整个诗文行文颇有规律性,这对于解读“思无邪”非常有帮助,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的《论语》注释者和《诗经》注释者忽略了这一点,是素质问题吗?是态度问题吗?笔者只能唏嘘再三,为其扼腕不已!笔者以为,只要我们将“思无疆”、“思无期”、“思无斁”和“思无邪”放在一起对比,就不难发现“疆”和“期”是表示空间和时间界限的文字,因为诗文有排比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初步推断“斁”和“邪”也应该与此类似。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斁”字。 “斁”:《诗经全解》的作者们将其释为“厌”,并将“无斁”据杨合鸣《疑难词语辨析。 8.马的名称,在《诗经》中有多少种马的名称,在《诗经》中有多少种 马,在《诗经》中的称谓有五十多个,而现代汉语只用一个马字而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区别? 《诗经》中的马按颜色分,称呼最多。色纯的分,“骊”(纯黑色的)、“駽”(xuān,青黑色的,铁青马)、“驖”(tie,赤黑)。色杂的,分“驳”(不纯,红白色)、“騧”(gua,身黄体黑)、“駂”(也作鸨,骊白毛杂)、黄(黄而杂红的)、駓(pi,黄白杂的,“桃花马”)、骓(zhui,清白杂的)、騂(xing,赤色的,红黄色的)、駰(yin,非白非黑,灰色,有杂色的)、騜(也作皇,黄白相间的)、骐(青黑成纹象棋道的)、驒(tuo,青黑色而有斑纹像鱼鳞的)、驎(骐驎,色有深浅,斑驳隐鳞,今之连钱骢)。 按部位特色分,驈(yu),身黑而胯下白的,股间白色的黑马;驔(diàn),黄色脊毛的黑马,小腿长白毛的;鱼,两眼旁边毛色白的;騵(yuan),赤毛白腹的;骇,四蹄皆白;馵(zhu),后左脚白色的,。按鬃在马身上的突出色彩,分骆,白马黑鬃;雒(luo),黑马白鬃;駵(liu,骝),红马黑鬃;騢(xia),红白鬃。 按品种性质分。骁(xiao),良马;驹,少壮之马;牡,公马;駉(jiong),肥壮的公马;騋,高七尺;骄,高六尺。 按使用分。騑,两旁挽车的马;骖,一车驾三马。又騑又叫骖。驷,一车驾四马。服,一车四马中的两匹。 《诗经》中马的名称如此之多,说明马在早期与人们生活关系的密切,养马成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一项内容。特别是贵族,很讲究养马,所以用毛色来区别马,区分得那么细致显得人们对马的熟悉与认真,同时也说明汉语词汇的丰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光马一样都有这么多词语,可见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对世界事物认知的深刻。马的作用是驾车,一般用三匹或四匹马拉车,马车在当时的交通中很重要,也能显出社会地位和排场。《诗经》中没有骑马的纪录,说明那时人们确实还不懂得骑马。现代生活中马已不重要了,马的细小种类一般人已不注意,因此用一个马字足够了。 9.选择一首诗经中的诗,体会一下孔子的评论是否有道理【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出自《论语·为政》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思”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纯正”,一解为“直”,后者较妥。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思无邪】出处 【诗经·颂·鲁颂·駉】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斁,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10.有关马的诗词名句(不少于55句,急人贫志短,马瘦毛长”、“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好马不吃回头草,好汉不走回头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王翰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王昌龄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龚自珍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观猎》 王维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岑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孟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 陶潜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 辛弃疾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李白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杜甫 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后出塞》杜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