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潘洗尘2017年新诗歌著 名 诗 人、诗 评 家 的 有 关评论 潘洗尘在八十年代很活跃,他的诗歌实践在同代人中具有代表性,而且在校园诗人中还是个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组织者。潘洗尘为诗不求数量,但诗的质地坚实饱满,在艺术上和那个时代的诗风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诗人、评论家:谢冕 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想起1970年的冬天》与《六月,我们看海去》、《饮九月初九的酒》构成潘洗尘的三驾金色马车,奔驰于中国诗歌的原野上,他乘着他的马车,感受远行的艰辛、痛苦和快乐。 -----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张同吾 洗尘是与众不同的人,是重情重义的人,是为风格接风的人,是为尘世洗尘的人。从某种精神层面上说,洗尘或许是这个时代拿来向历史交差或顶帐的角色。 ---诗人李松涛 有一只孤独的山羊,它曾跳跃着奔向六月的海,而它的心终于在九月初九饮酒日莫名地归来。在漫山遍野的新羊群中,疲惫的它甚至早已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小小头羊,但它似乎总是心猿意马,不时地朝天空扬起那双失去对手的弯角。在它忧郁回望的目光中……映出当年的伙伴……身边的幼崽……还有明天的草原……还有无边的瘟疫……它,就是潘洗尘。 ----诗人、评论家徐敬亚 因为洗尘用他的独立话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独有气质,是对个体生命的敏锐与自由精神世界的自觉维护,所以他才唤醒了一代人的心灵,使我们跟随着他义无反顾地奔赴理想。 ----诗人李轻松 潘洗尘并不能代表80年代,但他让我想起那个时代,那是一个永不复返的诗潮激荡的年代。 ----诗人苏历铭 洗尘感谢诗。诗,又何尝不感谢洗尘?当财神与爱神合谋,并以咄咄逼人之势袭向美神与诗神的时候,试想,国人中若再有三五位洗尘,诗坛又当怎样? -----诗人、诗评家谢文利 2.2017有名的诗句六十个字“六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属近体诗的范畴。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一首只有二十四字。 “六言律诗”是根据古代五律、七律诗体发展衍生而来的一种近代新诗体,具体是指每篇八句、每句六个字的律诗。 一首只有四十八个字。 六言诗: 张衡《归田赋》(六十字)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尘埃以远逝,与世事乎长辞。 3.2017春季标语诗歌押韵一般用在诗歌和口号、宣传标语上:《歌美人》原以为猫咪才适合乖张、灵巧的词直至午夜乍醒,幽见你这女子你深居我心,浸淫我的文字你举手投足,宛如蚂蚁爬过羊齿蕨的姿势你蹙眉撒野,像首绝笔的唐诗宋词我不跟随疯狂,内心却疯狂不止我实属文弱书生,早前胸无大志许是落难天使,划落人间时被我看清了样子玫瑰好栽,但蓝色妖姬不是谁都可以挟持你随时可以将我蚕食,哪怕时光戛然至此只是放心不下人世险象环生,旅途棘刺你心如止水,谁都不该令你辱没,心生瑕疵其实我也曾夜观北斗,畅想鲜衣怒马时当幸福来敲门,为你呈现伟岸挺拔的高姿只是成功延时,原谅我风雨不能斜入今世暗夜雷霆大作,我将苟活并继续唯唯诺诺的诗直到攫取王冠,活成想要的王子然后目睹你爱了别人,寂寞成石。 4.《在路上》诗朗诵文章在路上——灵遁者 医院从来不缺在路上的人 火车站从来不缺在路上的人 火葬场也从来不缺在路上的人 我们一直在路上 路过某事某人某地 《在路上》为独立学者,鬼才诗人,灵遁者短篇诗歌作品。诗歌摘录自诗歌集《我已老去》。 扩展资料: 1、作品鉴赏 《在路上》是一首简洁的短诗。我们一直在路上,是对人生的一种描述。词语间的无感情是一种自然的态度,豁达的态度。这正是要传达的诗意。 2、作者简介 灵遁者,原名王银。80后诗人。主要诗集《触摸世界》《笔有千钧》《我已老去》。代表作品《诗人在歌唱》等被广为熟知。灵遁者的作品多被认为是带着肉感的理性。其作品《探索宇宙》被认为是他思想哲理的高度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在路上 5.2017放飞梦想的诗歌当大地苏醒 当万物复苏 你那尘封的梦想 在太阳温暖的沐浴中 在春风和煦的吹拂下 满满的舒展开来 希望 然而 岁岁月月又不同 当暴风肆虐 当酷日当头 你那追寻的梦想 在一路铺开的大地 在一路飞舞的岁月 默默地折叠起来 落寞 你想破开那重重障碍 你想拨开那叠叠迷雾 你想亲近那浓浓绿意 你想走进那勃勃生机 渴望犹如那绿色常春藤一路蔓延开来 弥漫在天空 浸透在每一缝隙 但结果总是徒留枉然 希望在滞留中储存 梦想在落寞中封存 当寂静冲破 当热情苏醒 你那追求的激情 在不断挫败中磨练 在不断锻炼中飞扬 静静地 梦想不断的成长 望采纳,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