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里面的水

1.《诗经》里经常提到的“水”有哪些

《诗经》里经常提到的“水”如下:1、江有汜,之子归。

江有渚,之子归。江有沱,之子归。

——《召南江有汜》译文: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江水静流啊积沙岛,心爱的人儿别处飞。

江水决堤啊又流回,心爱的人儿别处飞。2、新台有泚,河水弥弥。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邶风新台》译文:新台明丽又辉煌,河水洋洋东流淌。

新台高大又壮丽,河水漫漫东流去。3、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出宿于泲,饮饯于祢。——《邶风泉水》译文:泉水汨汨流不息,还是回归入淇水。

回想当初宿泲地,摆酒饯行在祢邑。4、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瞻彼淇奥,绿竹如箦。

——《卫风淇奥》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袅娜连一片。

看那淇水弯弯岸,绿竹葱茏连一片。5、扬之水,不流束薪。

扬之水,不流束楚。扬之水,不流束蒲。

——《王风扬之水》译文:平缓流动的水啊,冲不走成捆的木柴。平缓流动的水啊,也飘不起成捆的柴草。

平缓流动的水啊,也流不动成捆的柳枝。6、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凫鹥在潀,公尸来燕来宗。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大雅生民之什凫鹥》译文:野鸭鸥鸟河中央,公尸赴宴多安详。

野鸭鸥鸟沙滩上,公尸赴宴来歆享。野鸭鸥鸟在洲诸,公尸赴宴来居住。

野鸭鸥鸟港汊中,公尸赴宴位居尊。野鸭鸥鸟在峡门,公尸赴宴醉醺醺。

扩展资料: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以上三部分,《颂》有40篇,《雅》有105篇(《小雅》中有6篇有目无诗,不计算在内),《风》的数量最多,共160篇,合起来是305篇。

古人取其整数,常说“诗三百”。诗经价值:《诗经》实际上全面反映了西周、春秋历史,全方位、多侧面、多角度地记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历史发展与现实状况,其涉及面之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的全部方面——政治、经济、军事、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

后世史学家的史书叙述这一历史阶段状况时,相当部分依据了《诗经》的记载。如《大雅》的《生民》等史诗,本是歌颂祖先的颂歌,属祭祖诗,记录了周民族自母系氏族社会后期到周灭商建国的历史,歌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等的辉煌功绩。

这些诗篇的历史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们记录了周民族的产生、发展及灭商建周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记载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中大迁徙、大战争等重要历史条件,反映了周民族的政治、经济、民俗、军事等多方面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诗经》的民俗价值也显而易见,包括恋爱、婚姻、祭祀等多个方面。

如《邶风·静女》写了贵族男女青年的相悦相爱;《邶风·终风》是男女打情骂俏的民谣;《郑风·出其东门》反映了男子对爱情的专一。这些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表现各种婚姻情状的诗篇,综合地体现了西周春秋时期各地的民俗状况,是了解中国古代婚姻史很好的材料,从中也能了解到古代男女对待婚姻的不同态度和婚姻观。

《诗经》中不少描述祭祀场面或景象的诗篇,以及直接记述宗庙祭祀的颂歌,为后世留下了有关祭祀方面的民俗材料。如《邶风·简兮》中写到“万舞”,以及跳“万舞”伶人的动作、舞态,告诉人们这种类似巫舞而用之于宗庙祭祀或朝廷的舞蹈的具体状况。

更多更正规的记录祭祀内容的诗篇,主要集中于《颂》诗中。这些诗章充分表现了周人对先祖、先公、上帝、天地的恭敬虔诚,以祭祀歌颂形式,作讴歌祈祷,反映了其。

2.诗经里跟水有关的句子

诗经中与水有关的句子:

最为名句:

《诗经 国风 秦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 国风 周南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国风 召南 采蘩》:

予以采蘩,于沼于沚。予以公用,公侯之事。

予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诗经 国风 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3.《诗经》中含有“水”的句子有哪些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吴均《与朱元思书》)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6)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7)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3)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愁。(李白)

(15)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

(16)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唐·李白)

(17)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 。(唐·李白)

4.“《诗经》的河流”是什么

横穿《诗经》的河流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我们该如何解释这些失传的影子,和保留了自由的灵魂 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2,英国诗人库泊说:"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籍典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余温尚存.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歌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 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伴随坠落的星辰,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或许,这是本该继承的宿命 《诗经》里的雷鸣电闪,使一个失去记忆力的人,蓦然想起如此众多的人类的往事.这是一座不上锁的往事的仓库. 4,风雅颂.赋比兴.《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模糊了你的玻璃镜片.《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 哦,在《诗经》里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业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可河边的植物却是极其著名的,它叫做蒹葭.这是一种和爱情有关的植物.我们无法忘记它. 5,蒹葭是因为一位美丽的守望者而出名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时代的爱情,以蒹葭作为标本.我们今天的芦苇,前世都曾经是蒹葭——平民化的身份,也无法篡改其贵族的血统.哦,古老的植物,古老的爱情.正如若干年以后,汉乐府的时代,民歌里的爱情,是以陌上桑命名的(因为一位叫罗敷的采桑女子). 6,《诗经》还帮助我们认识了更多古朴的植物,譬如荇菜,卷耳,苤莒,蘩(白蒿),薇(野豌豆苗),栩(柞树),堇葵……我们通过这些生僻的名字,徒劳地追忆某种遥远的生活和已逝的风景.月光如水的夜晚,窗外洋溢着往事混杂的莫名的芳香,我们仿佛洞察到那些静若处子,纤尘不染的植物,重重封锁住道路,篱笆,井台和远方的家园——像一幅饱经沧桑的褪色的插图.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先民们的起居安息,也隐约散发出温柔的植物的气息. 7,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 我们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8,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徜徉在诗河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5.诗经中与水有关的词语

一、在水一方 出自:诗经 蒹葭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译文: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二、在河之洲 出自:诗经 关雎 【作者】无名氏 【朝代】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三、淇奥 出自:诗经 淇奥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四、汉之广矣 出自:诗经 汉广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五、江有汜 出自:诗经 江有汜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译文: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

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上一篇
诗经语墨
下一篇
诗经佳桐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