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带常的诗经

1.带“常”字的古诗词

带“常”的古诗:

1、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太常寺宿斋有寄

权德舆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

长年多病偏相忆,不遣归时醉似泥。

3、两仪殿赋柏梁体

李世民

绝域降附天下平,八表无事悦圣情。

云披雾敛天地明。

登封日观禅云亭,太常具礼方告成。

4、丈人观

徐氏

获陪翠辇喜殊常,同涉仙坛岂厌长。

不羡乘鸾入烟雾,此中便是五云乡。

5、晓发方骞驿

苏颋

传置远山蹊,龙钟蹴涧泥。

片阴常作雨,微照已生霓。

鬓发愁氛换,心情险路迷。

方知向蜀者,偏识子规啼。

6、享太庙乐章

萧仿

圣祚无疆,庆传乐章。

金枝繁茂,玉叶延长。

海渎常晏,波涛不扬。

汪汪美化,垂范今王。

7、塞上曲二首

王涯

天骄远塞行,出鞘宝刀鸣。

定是酬恩日,今朝觉命轻。

塞虏常为敌,边风已报秋。

平生多志气,箭底觅封侯。

8、舞曲歌辞•白纻歌

张籍

皎皎白纻白且鲜,将作春衫称少年。

裁缝长短不能定,自持刀尺向姑前。

复恐兰膏污纤指,常遣傍人收堕珥。

衣裳着时寒食下,还把玉鞭鞭白马。

2.求带“常”或“长”字的诗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别瞎说误人子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

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

/search.asp?RR=1&TT=%B3%A4

3.带常,长字的古诗有那几首

一、带“常”字的诗词:1、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唐朝·张说《幽州新岁作》原诗: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共知人事何常定,且喜年华去复来。

边镇戍歌连夜动,京城燎火彻明开。遥遥西向长安日,愿上南山寿一杯。

2、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唐朝·王建《寄同州田长史》原诗:除听好语耳常聋,不见诗人眼底空。

莫怪出城为长史,总缘山在白云中。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唐朝·杜甫《登高》原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唐朝·孟郊《伤时》原诗:常闻贫贱士之常,嗟尔富者莫相笑。

男儿得路即荣名,邂逅失途成不调。古人结交而重义,今人结交而重利。

劝人一种种桃李,种亦直须遍天地。一生不爱嘱人事,嘱即直须为生死。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有财有势即相识,无财无势同路人。

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5、日日花前常病酒。

——宋朝·欧阳修《蝶恋花》原诗: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裹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6、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宋朝·李清照《如梦令》原诗: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宋朝·李清照《清平乐》原诗: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8、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宋朝·苏轼《西江月》原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

把盏凄然北望。二、带“长”字的诗词:1、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唐朝·朱放《送温台》原诗:眇眇天涯君去时,浮云流水自相随。人生一世长如客,何必今朝是别离。

2、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朝·王昌龄《从军行》原诗: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唐朝·王绩《野望》原诗: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朝·杜甫《登高》原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唐朝·李群玉《书院二小松》原诗: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6、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唐朝·刘禹锡《竹枝词》原诗: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7、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唐朝·孟浩然《初秋》原诗: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14、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

——宋朝·晏殊《采桑子》原诗: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朝·杨万里《初夏睡起》原诗: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8、夕阳长送钓船归。

——宋朝·贺铸《添声杨柳枝》原诗: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

鳜鱼肥。9、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朝·纳兰性德《生查子》原诗: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

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10、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

——清朝·谭嗣同《角声》原诗:江汉夜滔滔,严城片月高。声随风咽鼓,泪杂酒沾袍。

思妇劳人怨,长歌短剑豪。壮怀消不尽,马首向临洮。

11、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宋朝·苏轼《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原诗: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

平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茅冈。

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

4.求带“常”或“长”字的诗词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别瞎说误人子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汉武好神仙,为觅长生酒/search.asp?RR=1&TT=%B3%A4。

5.诗名里带常字的诗词有哪些

1、宋代·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释义: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2、两汉·佚名《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释义: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3、宋·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释义: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

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

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4、宋·李清照 《清平乐·年年雪里》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释义: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

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

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5、魏晋·刘桢 《赠从弟》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释义: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6.容易考到的诗经是哪十首

诗经卷一 国风一 周南1、国风·周南 关雎(先秦·诗经) 题注:今河南西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陆德明《音义》曰:《周南》,周者,代名,其地在《禹贡》雍州之域,岐山之阳,于汉属扶风美阳县;南者,言周之德化自岐阳而先被南方,故《序》云“化自北而南也”。

《汉广序》又云“文王之道,被于南国”是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章)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二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四章)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五章)2、葛覃(先秦·诗经) 《葛覃》,后妃之本也。

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于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一章)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二章)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三章)3、卷耳(先秦·诗经) 《卷耳》,后妃之志也。

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一章)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二章)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三章)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四章)4、樛木(先秦·诗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一章)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二章)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三章)5、螽斯(先秦·诗经)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一章)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二章)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三章)6、桃夭(先秦·诗经)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

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一章)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二章)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三章)7、兔罝(先秦·诗经) 《兔罝》,后妃之化也。

《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一章)肃肃兔罝,施于中逵。

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二章)肃肃兔罝,施于中林。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三章)8、芣苢(先秦·诗经) 《芣苢》,后妃之美也。

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一章)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二章)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三章)9、汉广(先秦·诗经) 《汉广》,德广所及也。

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章)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二章)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三章)10、汝坟(先秦·诗经) 《汝坟》,道化行也。

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一章)遵彼汝坟,伐其条肄。

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二章)鲂鱼赪尾,王室如毁。

虽则如毁,父母孔迩。(三章)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寘 通:置)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

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

7.求几首诗经中的代表作

关 雎 【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是诗人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恋歌。

关关:水鸟叫声。雎(音居)鸠:水鸟,一名王雎,状类凫鹥,生有定偶,常并游。

参差:长短不齐。荇(音杏)菜:多年生水草,夏天开黄色花,嫩叶可食。

流:顺水之流而取之也。 寤(音务):睡醒。

寐(音妹):睡眠。 思:语助。

服:思念。悠:忧思貌。

辗:半转。反侧:反身,侧身。

琴:五弦或七弦乐器。瑟:二十五弦乐器。

友:交好。琴瑟友之:用琴瑟来亲近“淑女”。

顶端硕 鼠 【诗经·国风·魏风】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劳动人民把统治者喻为偷粮老鼠,发誓要到没有剥削的乐土去。 硕鼠:大老鼠。

一说田鼠。 黍:粘米,谷类。

三岁:多年。 贯:事也。

逝:语首助词,无义。一说同“誓”。

直:同值。 永号:永叹。

顶端静 女 【诗经·国风·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一说刺卫宣公纳媳。

静:娴雅安详。姝(音书):美好。

爱:隐藏。 娈:年轻美丽。

彤管:一说红管的笔。 牧:野外。

荑(音提):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姻。

询:实在,诚然。 顶端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袍:长衣服的统称。 泽:里衣。

戟(己):长一丈六尺,镶有分枝的锋刃。 甲:铠甲。

兵:兵器。 顶端 氓 【诗经·国风·卫风】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个勤劳善良的妇女,哀诉她被遗弃的不幸遭遇。

氓:民,男子。蚩蚩:老实的样子。

一说无知貌,一说戏笑貌。布:货币。

一说布匹。即:靠近。

谋:商量。顿丘:地名。

愆(音千):过,误。将:愿,请。

乘:登上。垝垣(音鬼员):破颓的墙。

复关:诗中男子的住地。一说返回关来。

卜:用龟甲卜吉凶。筮(音诗):用蓍草占吉凶。

体:卜卦之体。咎言:凶,不吉之言。

贿:财物,嫁妆。沃若:润泽貌。

鸠:斑鸠。传说斑鸠吃桑葚过多会醉。

耽(音沉):沉湎于爱情。不可说:不忍说,不堪说。

一说,“说”即“脱”,解脱。陨:坠落。

徂尔:往你家,嫁与你。三岁:泛指多年。

汤汤(音伤):水盛貌。食贫:过贫苦生活。

渐(音尖):沾湿。爽:差错。

贰(音特):差错。罔极:没有准则,行为不端。

二三其德:三心二意。遂:久。

知:智。咥(音系):大笑貌。

躬:自己,自身。淇:淇水。

隰:当作湿,水名,即漯河。泮(音判):通畔,岸,水边。

总角:古时儿童两边梳辫,如双角。指童年。

晏晏:柔和的样。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