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茶酒

1.诗经与茶酒的关联词及注释

《诗经.郑风·叔于田》“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出自女性之口,夸耀猎手叔于善于饮酒。叔于打猎去了,不是里巷中无人饮酒,而是没有人能和叔于相比,因为叔于的确杰出。“饮酒”在这里是衡量一个英雄的标志。

《诗经。豳风·七月》中的“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表现的则是农奴一年四季的辛劳,他们冬天酿酒,经春始成,名为“春酒”。但“春酒”是为奴隶主准备的,他们自己并没有享用的权利。

《小雅·湛露》表现的是周王宴饮诸侯的情形:“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一章)早晨露水浓重,太阳不出是不会晒干的;夜里宴饮如此安闲,不喝醉酒是不能回家的。曹植《酒赋》“或称朝露未晞”句用的即是此典,指高歌痛饮,不醉不归。

《小雅·小宛》说同样是饮酒,但在不同人身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二章)聪明正派的人,喝酒既克制又从容;糊涂无知的人,越喝越醉越疯狂。所以诗的作者充满善意地劝谏说:喝酒者一定要小心谨慎、注意举止仪容,千万不要因为酒而毁了前程,好运一去就不会再回头。

2.关于茶酒的诗词

双井茶送子瞻

(北宋)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词句注释

⑴子瞻:苏轼,字子瞻,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的好友。

⑵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

⑶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⑷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号“东坡居士”。

⑸斛(hú):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

⑹云腴(yú):即指茶叶。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

⑺硙(wèi):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

⑻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

⑼“独载”句:用范蠡事。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五湖:太湖的别名。[2] [3]

白话译文

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

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3.关于茶酒的诗词

双井茶送子瞻(北宋)黄庭坚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词句注释⑴子瞻:苏轼,字子瞻,宋代大文学家,黄庭坚的好友。

⑵风日:风景阳光。日:黄庭坚文集、山谷集作“公”。

⑶玉堂:古代官署名,宋代以后称翰林院为玉堂。森宝书:森然罗列着许多珍贵的书籍。

森:众多茂盛的样子。这里指翰林院珍贵的书籍有很多。

⑷东坡旧居士:指苏轼。“东坡”原是黄州的一个地名。

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曾在城郊的东坡筑室居住,因自号“东坡居士”。⑸斛(hú):古代的重器,十斗为一斛。

泻明珠:说苏轼赋诗作文似明珠倾泻而出。⑹云腴(yú):即指茶叶。

高山云雾生长的茶叶肥美鲜嫩,称云腴。腴是肥美的意思,⑺硙(wèi):亦作“碨”,小石磨,研制茶叶的碾具。

落硙:把茶叶放在石磨里磨碎。霏霏:这里指茶的粉末纷飞。

雪不如:说茶的粉末极为洁白,雪也比不上它。⑻黄州:北宋元丰年间被贬之地。

⑼“独载”句:用范蠡事。相传春秋时期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之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国语·越语》)。

五湖:太湖的别名。[2] [3] 白话译文人间风吹不到日照不到之处,是天上的玉堂,森然罗列着宝书。

我想见你这位东坡的旧居士,在挥笔为文好似飞泻百斛明珠。这是从我江南老家摘下的云腴茶,用石磨研磨细细雪花也比它不如。

唤起你在黄州的旧梦,独驾小舟像范蠡那样泛游五湖。

4.关于茶与酒比较的诗词名句有哪些

关于茶与酒比较的诗词名句: 1.茶为涤烦子,酒是忘忧君。

2.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3.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4.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5.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6.瞻乌爱止。不是檐前闻鹊喜。

上下鸣风,以类相从自感通。 嫌茶爱酒,恶彼芝焚夸柏寿。

说汝言何,一切人言口众多。 7.与君酬酢,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

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 8.在白云流水外,多少莺啼燕语。

遣兴成诗,烹茶解酒。 9.晚餐甘当肉,卯酒薄胜茶。

10.杂然不知名,品品亦自嘉。园翁旋相问,酌酒仍烹茶。

11.年来闭户学崇深,邂逅论文悦我心。 浊酒一杯茶一碗,坐看日影转桐阴。

12.健饭蔬如肉,冲寒酒当茶。 13.园中胜赏亦甚富,此独宜茶兼酒榼。

14.十巡今止。乐事要须防极喜。

烛影摇风。月落参横影子通。

粗茶淡酒。五十狂歌供宴寿。

敬谢来何。再得寻盟后日多。

15.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监落子不因霜。

于中小底最珍藏,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

可人回味越思量。

5.古诗中的茶酒书琴

茶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

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相关茶赋 《茶赋》 作者:苍山牧云 序 人间有仙品,茶为草木珍。蛮名噪海外,美誉入杯樽。

茶之荣也!浓茶解烈酒,淡茶养精神。花茶和肠胃,清茶滤心尘。

茶之德也!乌龙大红袍,黄山素毛峰;南生铁观音,北长齐山云;东有龙井绿,西多黄壤林。茶之生也!茗品呈六色,甘味任千评。

牛饮可散燥,慢品能娱情。茶之趣也!为序 春茶肥,秋茶瘦,夏茶薄,冬茶透。

凡有好茶,无不趁天时地利之便,得人勤种良之先。毛峰刚烈,雀舌披银装;龙井清高,泽色逐浅黄。

铁观音,素闻名;质如铁,芙蓉沙绿一冠绝。碧螺春,毛全身;铜丝条,一嫩三鲜古难调。

汤鲜色浓,以茶洗眼可以明目;味高甘醇。以茶入枕可以安神。

得茶疗之效!感香馥蒸腾,与云蒸霞蔚之间,享齿间轮回之韵。得听茶之妙!观紧直冲升,与展叶放香之际,品人生荣辱沉浮。

得赏茶之要!此三者,君子玩茶之得也。 梅有骨而竹有节,水能言而茶能语。

茶有千种,气合万象;汁含百味,寓意沧桑。香茶以待客,色醇而情意重,清烈喻薄厚;浊水而逐人,味淡而友情薄,浓淡比亲疏。

汤色艳而味重,细品当为雅客;香气高而祈红,牛饮必是粗人。茶雾禅云,瓷工陶趣。

饮茶乎,玩情逸性也。大凡对茶当有招宴功夫,君子如茶常饮入味,可引与知己,倘枯坐无友,独盏把杯如喝闷酒,品而无心,味同嚼蜡有何妙哉?抑或遇神品而不细赏,如逢君子而不结交,得神女而泄欲,亦诚人间恶事。

绿茶炒,红茶蒸;白茶晒,黄茶闷。嫩度定品质,条索观外形。

色泽考工艺,整碎参审评。叶本一色,炒烘蒸闷成百味,绿茶之鲜浓,洗尽古今烦恼事。

质缘半株,搓揉切捻焙天香,红茶之甘醴,恰如世间明白人。作歌曰:南方佳木,细叶青青;丘岭叠翠,岩壑争新;入店求市,访之有名;逢家大兴,值抵黄金。

汤肥色丽,光透红匀。健康玉液,灵魂至饮。

跋 恶语醒耳,人厌听之;苦药利病,舌畏尝之。苦臭晦腥之物,虽牲畜尚不以为食料,况人乎?卉以其艳丽而见爱于人,究其性,本与同科芜草质本无别,然境遇迥异,与之同理也。

茶奉盛会,因人成荣;花饰明堂,为香得宠。物以可用之大小,而分高低贵贱;人以利己之缓急,而定远近亲疏。

此世俗之定律,未知物之悲耶?人之喜耶? 酒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

陶潜在《责子》诗中写道,“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苏辙在《次韵子瞻病中大雪》诗中写道,“殷勤赋黄竹,自劝饮白堕”。

据《诗·豳风·七月》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陶潜在《归去来辞》中写道,“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张祜在《题上饶亭》诗中写道,“唯是壶中物,忧来且自斟” 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诗·商颂·烈祖》记载,“既载清酤,赍我思成”。

〔传」:酤 书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国志》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而不学,老而无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读千赋者善赋,观千剑者晓剑。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琴 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周南·关雎》 琴瑟不调,改而更张,虽明旨已行,犹宜消息。--《魏书·崔光列传》 乐琴书以消忧。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小雅·常棣》。

6.《诗经》"肆筵设席"出自哪一篇

“肆筵设席”出自《诗经》中的《行苇》,这首诗写的是周王室贵族与家族成员一起吃喝玩乐的生活。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出自《千字文》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宫殿中大摆宴席,乐人吹笙鼓瑟,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肆,《说文》解释为“极陈也”;设,《说文》解释为“施陈也”,这两个字的本义基本一致,都是陈列、摆设之意。

相比之下,“肆”比“设”的引申意思要多,这里稍做一点解释。《论语 宪问》中有这样一段:“公伯寮(liáo)愬(sù)子路于季孙。

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公伯寮其如命何!’”公伯寮是孔子的一个弟子,后来背叛师门投靠鲁国的掌权者季氏去了,他在季孙面前毁谤同门师兄子路。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孔子,说:“季孙虽然已被公伯寮迷惑了,但我大小也是个政府官员,可以轻而易举地把公伯寮弄死,然后陈尸街头示众。”

孔子婉言谢绝了子服景伯为自己清理门户的好意,他说:“大道如果将会实行,这是天命;大道如果将被废止,这也是天命。公伯寮这号叛徒又能把天命怎么样呢!”这里的“肆”,也是陈列的意思,但陈列的东西比较特殊,是执行死刑后的尸体,后来也指大卸八块的牛羊等祭祀用的牺牲。

别管是尸体还是牺牲,都不能随便乱放,否则就太恣纵了,因此才有了“放肆”这个词。“筵”和“席”的意思也比较相近,都是指供坐卧的铺垫用具,多用竹子、苇草等编织而成。

郑玄注《周礼》说:“筵亦席也。铺陈曰筵,藉之曰席。”

中国上古时期没有椅子,椅子叫“胡凳”是从西域胡地传进来的。在唐朝以前,古人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铺个席子,然后跪坐在上面,今天的韩国人和日本人还是这个传统。

直接坐在地上很不舒服,就在地上铺上席子,席子越厚就越舒服,所以会尽量多铺几层,紧靠地面的一层称筵,筵上面的称席。问题是:同样是竹草编织的东西,为什么“筵”字有“竹”字头而“席”没有呢?因为古代天子诸侯的席子比较讲究,要有刺绣镶边,所以有“巾”部,后来这个字也曾经被写作“席”。

“筵席”多指成桌的饭菜、酒筵。

下一篇
其雷诗经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