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赋》的书法有什么特点《文赋》,墨迹本,没有落款,相传是陆柬之所写。 全文为行书,纵26。6厘 米,横370厘米,总计144行,字数为1658个,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 《文赋》乃是陆柬之的远祖陆机的名著。陆柬之是怀着非常崇敬的心情来书 写先人的名作的,陆柬之的逸翰,其先祖的宏文,所以这篇《文赋》又称为“二 绝”。 此帖书法风骨内含,神采外映,字字珠玉,笔笔圆劲。通观全帖,结体稍呈内 敛,章法严谨,笔法妍润淳雅,很显然已然开了赵孟行楷书的先河。 帖文行笔不迟 不疾,既能铺毫求润,又流丽不滞、收笔处交替清楚,敛锋得宜,也偶有回锋,但 无碍字与字之间的顾盼呼应。 尤可注意者是结体不一而极能协调一致。 有时有楷书 之工稳规范,有时有行书之步履轻松,流美成熟,有时有草书之用字,便捷简约, 甚至章草之笔法亦偶尔见之。字形有大有小,有横扁有纵长,错落参差,交相映 衬,使人不觉其弛散,反觉光华生自字里行间。 真迹清朝的时候被收人内府,后来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国民党退走台湾之时 将其带走,现今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2.毛笔书法作品欣赏古诗《舟过安仁》《舟过安仁》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与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全诗字面意思是: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全文赏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看到的情景。两个小孩之所以引起了诗人的注意,是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是奇怪的事。由此可见,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诗人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疑窦的解开,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是恍然大悟:两个小孩没下雨也张开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诗人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孩童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 3.哪些诗词适合写软笔书法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何满子 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软笔书法:有一种叫硬笔书法。毛笔和软笔是两种不同的笔毛笔写字的时候可能要你的腕力 臂力其拿握的姿势不一.软笔可以整体的去练比毛笔相对容易毛笔想练好就要从笔画一笔一笔的练近代诞生了硬笔书法,相对而言,我们称古代的为毛笔书法,严格地讲,并没有所谓的软笔书法,再者书法的灵魂是相通的,不在于硬笔还是毛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