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诗经带礼

1.带“礼”字的成语或词语

爱礼存羊 释义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

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出处 《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 示例 本朝监学之法,虽参以天下之士,而于国子加厚矣。盖~,以有待也。

(宋·陈亮《国子》) 傲慢少礼 释义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

彬彬有礼 释义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出处 《史记·太史公自序》:“叔孙通定礼仪,则文学彬彬稍进。” 示例 唤出他两个儿子,兄先弟后,~。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 长斋礼佛 释义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

形容修行信佛。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示例 有位姓尹的妈妈,年纪已在五十以上。一人孤居,~。

(郭沫若《牧羊哀话》) 分庭抗礼 释义 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 出处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史记·货殖列传》:“(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示例 知县此番便和他~,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卑礼厚币 释义 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出处 《史记·魏世家》:“惠王数败于军旅,卑礼厚币以招贤。” 示例 朝廷~来延聘他,他在宋朝有多大的前程,要装模作样,高蹈远引,这便是不中抬举了。

(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博文约礼 释义 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处 《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示例 ~,讵穷于钻仰也。(清·王闿运《八代文粹序》) 以礼相待 释义 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顶礼膜拜 释义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

虔诚地跪拜 示例 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 敦诗说礼 释义 敦:敦厚。

诗:《诗经》。诚恳地学《诗》,大力讲《礼》。

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诗经》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 示例 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 焚香礼拜 释义 焚香:点燃香火。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恭而有礼 释义 恭:恭敬;礼:礼节。

恭敬又有礼节。 出处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示例 而且庶士人等……举止言谈,莫不~。(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来而不往非礼也 释义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出处 《礼记·曲礼上》:“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磕头礼拜 释义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

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示例 乜宁礼再三央人,~,他舅恨极,发誓再不上他的门。(清·李观海《歧路灯》第十三回) 敬贤礼士 释义 礼:以礼相待,尊重。

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出处 《晋书·张轨传》:“实子安逊,学尚明察,敬贤爱士,以秀才为郎中。” 克己复礼 释义 克:克制。

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出处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示例 ~,以奉始终。

(汉·班固《东都赋》) 礼坏乐崩 释义 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出处 《汉书·武帝纪》:“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

礼尚往来 释义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出处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2.歇后语千里送鹅毛

扒灰头讲礼书——说里不走理 背后施一礼——没人领情 背后作揖——反礼 赤脚戴礼帽——顾头不顾尾 穿草鞋戴礼帽——不伦不类;不相称 穿破衫戴礼帽——不成体统 穿拖鞋戴礼帽——不伦不类 大闺女退婚礼——不谈了 戴礼帽的偷书——明白人办糊涂事 戴着帽子鞠躬——岂有此理(礼) 顶礼膜拜的小人——一副奴才相 对着镜子行大礼——自尊自敬 飞机上的婚礼——空喜 隔着墙扔糖果盒子——飞礼(非理) 狗戴礼帽——假装文明人 狗熊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过年借礼帽——不识时务 和尚戴礼帽——与众禾同 狐狸戴礼帽——假正经;人面兽心 狐狸给鸡祝寿——不敢受这个礼 黄鼠狼给鸡送礼——不怀好意 见人先作揖——礼多人不怪 节日的礼花——万紫千红 空着手回娘家——无理(礼) 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烂边礼帽——顶好 狼给羊献礼——没安好心 老鼠跑进食盒里——抓住理(礼)了 老相识见面鞠一躬——有礼 两 口子拜年——多余一礼 两手捧寿桃——有礼(理) 泥匠送礼——拿不出手 七姑八舅抬食盒——彬彬(宾宾)有礼 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染坊师傅送礼——拿不出手;伸不出手来 扫帚颠倒竖——没大没小(比喻没有礼貌,老少不分。

) 拾食盒上树——吉(沿)之(枝)有理(礼) 屎壳郎戴礼帽——出洋相;洋相百出 抬着食盒爬上树——言之(沿枝)有理(礼) 套马杆子戴礼帽——细高挑儿(身材细长的人) 屠夫送礼——提心吊胆 孝弟忠信礼义谦——无耻 蝎子戴礼帽——小毒人 新媳妇拜年——彬彬有礼 猩猩戴礼帽——装文明人 熊瞎子拜年——不敢受这个礼 秀才打架——讲礼 严嵩收礼——来者不拒 正月间走亲戚——礼尚往来;有来有往 走亲戚掂牛蹄——两半(瓣)子理(礼) 。

3.《诗经采薇》属于哪种礼

一定要用礼来分的话,《诗经采薇》一首戎卒返乡诗,属于军礼。

《诗经》反映的礼乐文化内容:有燕乐嘉宾,或臣工祝颂天子的燕飨之礼,描写春日田猎的“春蒐之礼”;《小雅·车攻》、《小雅·吉日》描写周宣王会同诸侯田猎;《小雅·楚茨》、《小雅·甫田》、《小雅·大田》等描写写祭祀先祖,祭上帝及四方、后土、先农等诸神;《周颂》中多篇写祀文王、祀天地,可从中了解祭礼;《小雅·鸳鸯》颂祝贵族君子新婚,《小雅·瞻彼洛矣》展示周王会诸侯检阅六军,可分别从中了解婚礼、军礼等。

诗经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上一篇
诗经中思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