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经·陈风·月出》作者是谁《诗经》原本叫《诗》,共有诗歌305首(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因此又称“诗三百”。 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经》,因此又称《毛诗》。 《诗经》中的诗的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所录诗歌多来自民间,据说,周朝设有专门的采诗官,采集民歌,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 《诗经》中大部分诗歌都出于此。另一部分则为公卿、士大夫向周天子所现之诗,歌功颂德、粉饰太平。 其中,部分诗歌曾有人考证其作者,有臆断者,有有理有据者,不过不很重要。至于《诗经》编撰者,有以为周公者,现在看来无法成立。 另有孔子删诗的说法,也没有说服力。《诗经》所录诗歌时间跨度长,从西周初年直至春秋中叶,涵盖地域广泛,黄河以北直至江汉流域的都有。 汉时,先有鲁、齐、韩三家时,立于学官,后有《毛诗》。《毛诗》盛行后,齐、鲁韩三家诗先后亡佚。 历代解《诗经》者颇多,较好的有宋朱熹《诗集传》、清王夫之《诗经俾疏》、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慊《诗三家义集疏》等。《诗经》存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有十五国风,是出自各地的民歌,这一部分文学成就最高,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 《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 《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孩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后来,《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及《五经》(无《乐》)之一。 《诗经》作品所涉及的地域,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肃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东到山东,南到江汉流域。成书过程《诗经》中最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初期,根据《尚书》上所说,《豳风·鸱鸮》为周公姬旦所作。 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据郑玄《诗谱序》,是《陈风·株林》,跨越了大约600年。关于《诗经》的收集和编选,有“王官采诗”和“孔子删诗”的说法:王官采诗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周朝朝廷派出专门的使者在农忙时到全国各地采集民谣,由周朝史官汇集整理后给天子看,目的是了解民情。 孔子[/url]删诗 这种说法见于《史记》,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的标准编选了其中300篇,整理出了《诗经》。现在通常认为《诗经》为各诸侯国协助周朝朝廷采集,之后由史官和乐师编纂整理而成。 孔子也参与了这个整理的过程。体例分类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风、雅、颂《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对于《雅》的认识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意思,把这种音乐看作“正声”,意在表明和其他地方音乐的区别。也有人说“雅”与“夏”相通,夏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称呼。 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 《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件事物。毛诗序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 一是鲁国人申公,一是齐国人辕固,一是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 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 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 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 2.含有六月的诗句《田家》(唐朝聂夷中全集)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六月》诗经·小雅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绝句》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罗浮山人与葛篇》李贺 依依宜织江雨空,雨中六月兰台风 《早蝉》白居易 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 《香山避暑二绝》白居易 六月滩声如猛雨,香山楼北畅师房 《渼陂西南台》杜甫 高台面苍陂,六月风日冷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李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3.1、《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 2、《诗经·陈风·月出》“1. 2.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 3.鲍照 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 使诗人吃不下、坐不着、拔剑击柱、叹息不已的,不正是因为自己有才不能为国家效力,有翼不能在蓝天奋飞吗?结句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下“才秀人微”的现象作了不平之鸣,写得来情横古今,感慨淋漓。在封建门阀等级制度的桎梏下,或因身世寒微,或因为人正直。曾使多少圣贤、志士困顿终身,壮志难酬。“弃官”以下六句,尽力发挥想象,以还家的乐趣陪衬出行路多艰,仕途多险。语言愈通俗,意思愈高雅;极沉痛的感情,用极诙谐的语调表现出来,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 4.杜甫 诗人游览武侯祠,描写了武侯祠周围的景色,抒发了对诸葛亮崇敬的心情及深切的缅怀。而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更让诗人倍感惋惜。全诗内涵深刻,感人至深。 4.四月熏风,五月梅雨,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你看的这句应该出自路遥写的一个小短篇吧。所谓“四月熏风,五月梅雨,六月稻花,七月蒲草,八月兔葵。”应该是作者为了语境自己写的句子,仿造诗经中的语言,有一种古朴的味道,并没有接下来应该是什么。其实原文出自《诗经 七月》,很多文章中都引用其中的一句或几句。原文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5.诗经里面的爱情诗有哪些《郑风 溱洧》诗写的是郑国阴历三月上旬己日男女聚会之事。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艳阳高照,鲜花遍地,众多男女齐集溱水、洧水岸边临水祓禊,祈求美满婚姻。《周南 关雎》这首诗作者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单纯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卫风 木瓜》,“投我予木瓜,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表达了远古时候青年男女自由相会,集体相会、自由恋爱的美好,女子把香美的瓜果投给集会上的意中人,男子则解下自己身上的佩玉等作为定情物回赠给心中的姑娘。 这首诗带有明显的男女欢会色彩,一是互赠定情物,表示相互爱慕,一是邀歌对唱,借以表白心迹。 《召南 有梅》是少女在采梅子时的动情歌唱,吐露出珍惜青春、渴求爱情的热切心声; 《卫风 淇奥》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赞美了一个男子的容貌、才情、胸襟以及诙谐风趣,进而表达了对该男子的绵绵爱慕与不尽幽怀。 6.六月的诗词原文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轾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7.★“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这些比较适合吧 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 郑风 ·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女对男)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皆臧。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懮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下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