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写草虫的古诗句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即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 我心则夷! 出自《诗经·虫草》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对酒》 2.求《诗经.召南.虫草》题解:女子思念所爱男子时的忧伤。 原文 喓喓草虫1, 趯趯阜螽2; 未见君子, 忧心忡忡3。 亦既见止4, 亦既觏止5, 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6, 言采其蕨7; 未见君子, 忧心惙惙8。 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我心则说9。 陟彼南山, 言采其薇10; 未见君子, 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 亦既觏止, 我心则夷11。 译文 听那蝈蝈蠷蠷叫, 看那蚱蜢蹦蹦跳。 没有见到那君子, 忧思不断真焦躁。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愁全消。 登上高高南山头, 采摘鲜嫩蕨莱叶。 没有见到那君子, 忧思不断真凄切。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多喜悦。 登上高高南山顶, 采摘鲜嫩巢菜苗。 没有见到那君子, 我很悲伤真烦恼。 如果我已见着他, 如果我已偎着他, 我的心中平静了。 注释 1.喓喓(yāo腰):虫鸣声。草虫:一种能叫蝗虫,蝈蝈儿。 2.趯趯(tì替):昆虫跳跃之状,阜螽:即蚱蜢,一种蝗虫。 3.忡忡(chōnɡ冲):心跳。 4.止:之、他,一说语助。 5.觏(ɡòu够):遇见。 6.陟:升;登。 7.蕨:植物名,初生无叶,可食, 8.惙惙(chuò绰):忧,愁苦的样子, 9.说(yuè月):通悦。 10.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 11.夷:平。心平则喜。 3.什么是草虫草虫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草虫 【内容】: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1][2]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3]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召南】。 [1]喓:音要,虫鸣。草虫:一种能叫蝗虫 [2]趯:音梯,昆虫跳跃之状 [3]惙:音戳,愁苦的样子 仲春采蕨,正是男女求爱季节 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 【作者小传】: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